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案)_甲午战争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21:20: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甲午战争教案教学设计”。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2-3-8 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3-9 讲述近代人们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能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二、【教材简析】: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频繁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应用抗争。本课围绕“侵略”与“反侵略”这两条主线。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叙述了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相继而起的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概况,2.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展馆参观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问题分析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通过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用历史语言概括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刻理解落后不就要挨打,闭关则衰、开放则兴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基本概况

难点:理解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五、【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明白“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出示图片和课题:出示丘逢甲的图片和春愁的诗。

生:朗读诗歌,回答问题:这首诗写于那一年?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台湾割给了哪个国家?

根据学生回答导入到“甲午中日战争”。

过渡: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四个展厅一一参观)1.教学环节一——展厅一:战争的背景

师:出示材料,明治天皇的御笔信,材料两则。生:阅读材料,分析甲午战争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设计意图:明确甲午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展政策的必然结果。

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

2.教学环节二——展厅二:战争的过程

师:出示甲午战争过程线路图,引导学生用历史语言描述战争的过程。生:讲述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感人一幕。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爱国官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旅顺大屠杀”。

3.教学环节三——展厅三:战争的结果

师:出示战争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师:出示慈溪太后和明治天皇的图片和观点。生:试着分析甲午战争中国为何败?

师:出示《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出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图,回顾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与之对比,理解列强的侵略有沿海深入到内地,说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

生:根据条约内容,说说带来的危害。

师:出示台湾地图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师: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你有何看法?

生:《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师:出示材料,结合课本P94内容,说说甲午战争对日本和中国各有什么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4.教学环节四——展厅四:战争的余波

师:仔细观察教材图8—12,思考问题:1.甲午战争后,列强以哪种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列强还以哪些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对中国会带来什么危害?

师:出示诗歌和图片,找一找: 哪些国家在中国有势力范围?它们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

在此基础上出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师:(叙述)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出示问题:1: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为什么被各国接受?

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有何影响?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参观带给你什么样的感悟?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八、【板书设计】: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战争背景 2.战争经过 3.战争影响 4.战争启示

九、【反思】

本节课是在805班上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所以设计问题的时候难度不大,以“是什么”的类型为主。最后一个环节是感情升华,“对于甲午战争的惨败,你对于现在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感想”。

一节课的设计时间把握上,前面25分中左右是“甲午战争”,10分左右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最后5分钟是交流“甲午战争的启示”。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总体状态良好。但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还有待提升,比如问道“由P94图8—12这幅图反映日本对于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就回答不出来。反映出学生的解题思路还不够清晰。对于这道题,首先抓住图中的“八幡制铁所”这是一座工厂,由此得出“建工厂”是当时的侵略方式,因此答案是“资本输出”。

所以,之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会从材料中的信息提炼知识点是难点,也是重点,应该加强训练。

2015.5.20 卢海华

第八单元第一课《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一课《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张娜陈林平玉弟、戚仁良一、【课标解读】:课标:2-3-8 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说教材本课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分为三个子目:甲午中日战争、《......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教学设计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教学设计重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帝国主义对拉美的侵略难点:对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手段: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一、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教学中......

冲刺教案02列强侵华与中国民主革命

2015年小高考历史冲刺教学案 编辑:陈贵元 审核:韩书荣 编号:15002 高二历史复习课冲刺教学案(必修)【复习课题】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复习重......

甲午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

下载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