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医妇科学说课”。
月经后期(共1课时)
主讲人:沈波
教学目标: 应知:1.月经后期的症状;
2.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3.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运用:1.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教学重难点:1.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课前准备:安排学生预习课本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讲解,问题诱导,学生理解掌握
一、组织教学:学生静息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三、新课讲授:
(一)月经后期的症状:月经周期推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可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二)肾虚证
主要症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头晕气短;
腰膝酸软,性欲淡漠;
小腹隐痛,喜温喜按;
大便溏泄,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症候分析:1.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主症。
2.头晕气短:肾虚导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行头面。
3.腰膝酸软,性欲淡漠:肾虚的辩证要点。
4.小腹隐痛,喜温喜按:中阳不足,寒主收引。
5.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肾司二便。
6.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均为肾虚的表现。
治法:温肾助阳,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
方解:1.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杜仲 怀牛膝 :补肾;
3.当归:补血活血;
4.炙甘草:调和诸药。
(三)血虚证
血虚症候: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
经行小腹绵绵作痛;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
爪甲不荣;
舌淡,苔薄,脉细弱。
症候分析:1.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主症;
2.经行小腹绵绵作痛:气血不足以滋养;
3.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血虚不能上行;
4.心悸失眠:血不养心;
5.爪甲不荣:血虚不能濡养筋及爪甲。
6.舌淡,苔薄,脉细弱:血虚之征。
治法:补血填精,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
方解:1.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杜仲
枸杞:补肾;
3.当归:补血活血;
5.人参:大补元气;
6.炙甘草:调和诸药。
四、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讲内容。
五、思考大补无煎与当归地黄饮的区别?
中医妇科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绪言1 中医妇科学定义: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 中医妇科......
[键入文字]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总论1.《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 四乌贼骨—芦茹丸 。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 睡忍痛,慢临盆 。 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定义、范围与特点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1、掌握:历代中医妇科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及重要学说。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中医伤科学》教案何 伟授课名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第一节,共三节)授课人: 何 伟 教授学生专业: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层次、年级:本科 2002级骨伤专业方向授课时间:1学时教学目的......
1.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2.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