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第二课时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夹竹桃第二课时教案”。
《少年王冕》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通过品读自悟重点词句,学习王冕身上的优良品质。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感受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王冕的少年时代是艰辛坎坷的,请你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王冕哪几个年龄段里发生的故事,找出有关年龄的词。
2、交流:
板书: 七岁 十岁 十三四岁 十七八岁
根据这四个年龄,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四段,用“//”再没断后做上标记。
3、哪个年龄段的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你感兴趣的段落再读一读,思考,这个段落写了什么? 生边读,师请个别同学读,评价。
4、刚才你们读书的时候,刘老师听了几位同学的朗读,他们都读的有声有色,现在谁来说说每一段写了什么? 板书: 家贫 放牛 学画 成才
5、你如能把这几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先在下面练说一下。(后指名说)
6、王冕的少年时代虽然很不幸,但他的品德却如他写的墨梅那样,清香四溢,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人? 板书 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二、读第1、2节
1、渡: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章中去细细品悟王冕是如何孝敬母亲的。
2、引读:王冕七岁时,父亲就____________,靠母亲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七岁丧父后,家境十分贫寒)
是啊,孤儿寡母,收入微薄,这样的日子怎样熬得过去呀!
3、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冕小小年纪就特别懂事。轻声读第2小节,划出王冕的语言,多读两遍,并在旁边写下闪过你脑海的词语或句子。
4、交流
(1)指名读(看大屏幕,谁来读读王冕的话)(2)“闷得慌”找反义词“快活些”
(3是真的不喜欢读是吗?为什么不读了呢?(非常爱读,体谅母亲)师提示:往前读,往后读,前后贯通地读,对人物形象会有更全面的了解。
(4)王冕是多么渴望读书啊,但是考虑到母亲的艰辛,他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说这话是母亲的心情如何?王冕又是怎样的语气呢?请同桌扮演母子,加上其提示语读一读他们的这段对话。A.自由练读 B.指名同桌读 C.师生共读
5、小结:多么懂事的孩子,他是要让母亲安心啊。否则,母亲该会多么自责呀!同学们这就是孝。
(王安石的〈梅花〉 王冕的〈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身对人生的态度以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毛泽东、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在重点句子和词语上做记号,也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写体会。先交流孝敬母亲的句子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通过“闷得慌、不如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贴补家用”等重点语句体会王冕的孝敬母亲。
贴补家用:感受到王冕很小就知道体谅母亲的难处。(板书:弃学放牛)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两句话,能否读出前后两句话中的矛盾来?(明明说在学堂闷得慌,为何放牛的时候还要带几本书去读读呢?)
2、结合上面母亲说的话“小朋友呀,不是我要耽误你„„„„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从“不是我耽误你”“实在供不起”“只好”体会母亲不舍得小朋友去放牛,内心充溢愧疚)此时母亲的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伤
心,难过,酸楚,愧疚)
体会朗读。(指名两人,集体朗读)
3、母亲实在没方法,只能让小王冕到秦家放牛,内心很难受,母亲的这种难受心情我们还能在课文2—4自然段其他的句子中体会到吗?
(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从母亲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母亲心中的不忍和酸楚)
那老师想到此时母亲内心是无比酸楚的,他人家的小朋友每天开开心心去学堂读书,而自身的小朋友却要给人家放牛,想到这,泪水应该是夺眶而出才对呀,怎么是“含着眼泪呢”好像少恰当啊?
(因为母亲知道,王冕是个懂事的小朋友,当着他的面流泪会让小朋友十分难受的,所以“含着眼泪”这一神态描写是非常恰当的。)师过渡:我们从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这一细节描写仿佛听到母亲在说:“小朋友,假如不是你父亲去世得太早,假如不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实在没方法,我怎能让你小小年纪不去学堂读书,就去给他人家放牛啊。小朋友,你能原谅我吗??”
4、那现在你觉得王冕和母亲说自身在学堂里闷得慌,要去放牛,而放牛却要带着几本书读读还矛盾吗?
不矛盾,王冕说自身在学堂里闷得慌为了宽慰母亲,以此减轻母亲内心的愧疚。那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善解人意,非常懂事)而带几本书读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那么王冕的话该怎么读好呢??(指名朗读)
5、课文中还有能够突出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句子吗?
“从此,王冕白昼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母亲„„„„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舍不得,同学们,当时王冕几岁?十岁,你们现在多大?假如你放学回家看到桌子上有好吃的会怎样?而王冕有了好吃的想到的是什么?)通过对比,感受王冕的孝敬值得我们学习。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树阴下看书。”
师总结提升:舍不得吃好的,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学习。这两个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来,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赞美王冕的孝顺、勤学。那么现在来看这个黑板上的“弃学放牛”,我们是否感觉到这个“弃”字上面是否缺了点什么?对了,应该加个省略号。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过渡:十岁的王冕渐渐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年,他读了不少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课文5—6自然段是通过哪件事的描写来写出王冕
勤奋好学呢?(板书:学画荷花)
1、边放牛边勤奋苦读的王冕怎么会想到学画画的呢?
因为王冕看到了雨后的美丽景色,想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该多好。
2、那王冕看到的是怎样的美丽景致呢?请同学们用“ ”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认真读读,体会美在哪里?
(1)美在颜色。(黑云镶着白边,湖水是通红的,山上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树木是青翠欲滴的,树枝绿得可爱„„)(2)美在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老师仿佛听到了微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你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3、教师评价引导:有静有动的画面,最好美的自然之景。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眼前的这美景是谁带给我们的?
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如此美丽的景色?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王冕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的小朋友。谁再来读大自然这本书,美美地读一读王冕细心观察到的美景?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
4、有没有同学已经能够把这一美景记忆下来了?(褒扬)请你展示一下你超凡的记忆力。
5、假如你也看到这幅美景,你会怎么做呢?
6、当时,王冕看到这样的美景,发生了什么想法,请你把王冕当时想到的用 “
”画出来。仔细读读,从你画出的句子中,你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哪句话让你感受到的?
(一个自强不息的王冕,一个充溢自信的王冕„„„„)
(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你能把它改成不带问好的句子,意思不变吗?)
朗读这个句子。
7、王冕说“人在画图中”,那王冕放牛都三四年了,他怎么到现在才想到要学画画呀?
你能用课文第5节中的一句话来解决老师的这个疑问吗?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什么道理呢??(要孝敬母亲,要学会自强自立,要博览群书,要学会从自然中发现美,学知识„„)
是啊,王冕通过自己勤奋读书,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懂得了学会仔细观察大自然,欣赏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过渡:的确,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动了王冕,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画荷花。齐读自信而又好学的王冕的话:“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
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8、下定了决心,王冕开始学画。这王冕学画的过程,我们有能体会到些什么呢?
(1)引读:起初画得不好,„„那荷花的精神„„没有一出不像真的。
(引导学生想像三个月中王冕不断努力的画面)看着这惟妙惟肖的荷花,我仿佛看见王冕„„„„„„
(2)引读: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理解“高手”(技能特别高明的人)这里指(王冕画荷花的技艺已经很出色了)。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也可以感受到王冕已经成长为画荷高手了?(争先恐后)
四、感悟写话
老师这里有一个填空,试试看,谁的想像力最丰富,谁是描写的高手?
王冕是画荷花的高手,他画的荷花()。
提示:我们可以说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还可以动静结合。
你们出神入化的想像,你们精彩的描绘,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王冕画荷花的勤奋,感受到了他画的荷花神奇的风姿。
四、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引读:到了十七八岁,王冕„„„„。他每天„„„„。
母亲十分欢喜?此时母亲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看到儿子成了读书人,有出息了,而且知恩图报)
五、谈话总结
少年时候的王冕就是这样有滋有味地生活着,他这样地孝敬母亲,又是这样地勤奋好学,作为同是少年的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少年的王冕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老师推荐你们课后阅读《儒林外史》,相信你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孝顺母亲 “弃”学放牛
板书:少年王冕
勤奋好学 学画荷花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提问:少年是一段好时光,作者抓住了王冕的哪些年龄段来写的?(十岁十三四岁十七八岁)2、作者按时......
24《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3、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
少年王冕(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出示图片)同学们猜猜这图是谁画的?白老师特别喜欢画荷花,因为荷花有着“出污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白老师特别喜欢一位画......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3、通过品读自悟重点词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