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写作《描写要生动》教案 新人教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 描写要生动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动形象的描写的常用方法、技巧。2.练习如何通过描写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3.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练习如何通过描写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教学难点:将学到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好的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人物、动物、事件、景物等的具体状态,使人读了如亲见亲闻,如亲临其景。
“生动”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它需要在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多方面观察、描绘,准确用词、句式选择和修辞运用中达到要求。
二、写作引导 (一)描写的分类
写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要使自己所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可采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按描写的对象和内容,可以将描写分为: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猫写等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景物)、社会环境猫写。
场面描写。
按描写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与侧面描写。
描写的状态分为:静态与动态描写。【练习】比较下面AB两句语言表达上的不同。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态介绍,后者则从形象、色彩等多方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二)描写要生动
首先,抓住特点、突出重点。无论描写的对象是人、动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邓稼先》一文,就抓住了邓稼先“忠厚平实”的性格特点,写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成功的原因。这一点前面“写人要抓住特征”已经谈过了。不光写人要这样,写其他事物也是如此。例如《华南虎》里,虽然只写了老虎的背面,但从“凝结着浓浓的鲜血”的趾爪,从墙上带血的抓痕,作者写出了老虎的“悲愤”,也就抓住了重点。
如何抓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的特点,如形状、声音、数量、颜色、姿态以及它们的变化等。例如 “雨的声音”:
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的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雨的颜色”: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到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其次,多方面来观察、描绘。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的刻画,表现他们的性格,通过对动物的形态、动作、叫声、习性的描写,刻画它们的特点。在郑振铎的笔下,三只猫的不同就是通过毛色、动作、习性、命运等的不同描写来凸显的,令人难忘。(见课文)
1.从多种感官写。
秋天的风,吹走了春季的“湿”,吹走了夏季的“闷”,带来了一阵清凉。人们都说,秋风是干燥的。
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秋风拂面的感觉。它可以让人头脑清醒,可以让身上的尘埃飞向远方,可以带我们的灵魂走进秋色。秋风一闪,万树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优美的舞姿,那个场面隆重盛大,不亚于盛大晚会的热闹场面,满天飞舞着蝶一般的落叶。叶子之间碰撞出的响声似乎在向大地母亲报喜,离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激动的心情是无以用言语表达的,也不需要表达,因为秋风已经悄悄地告知大地。
【触觉、视觉、听觉】
2.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口技》《王几何》)
3.虚实相结合写。
秋姑娘来到了森林里,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只有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绿的,他们挺直了身体,威武地站在山坡上。秋姑娘又来到了果园里。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里透红的大葡萄,它们相互掩映着自己的身体。太阳出来了,照射在葡萄上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紫色宝石。
桔树上,一个个金黄色的桔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咬一口。假如你剥开桔皮,你就可以看见一瓣瓣桔子就像一弯弯亏月时的月亮,晶莹剔透。
第三、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布封的《马》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马与其他动物相比较,突出了马的崇高和美。【练习】 同一个意思,两种表达。你喜欢哪一句,说明理由。 A.她长得很瘦。B.她瘦得如秋天田野上一颗孤零的高梁。A.天黑了。B.白日害羞地偎进山的怀抱。
A.开学第一天,我很高兴。B.今天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快乐得像只掉进米缸的小老鼠,高兴得忘乎所以了。
A.妈妈给了我一切 B.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妈妈就是温馨的港湾,让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种子,是那一方热土,让我茁壮成长;如果我是一片白云,妈妈就是那蔚蓝的天空,让我驰骋翱翔。
第一组呆板,没有文采,遣词用句平淡无奇;
第二组的句子语言优美,用了很多的修辞,很值得回味。1.比喻
例如: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空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段话中,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比喻,把亭子的样子和它周围的环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我们会想象,亭子的角就像一只老鹰的翅膀,三面山围成一个圆圈,连成一个整体,而高高的山壁一直插上云霄,梅雨潭就像一口深井!这样的描写就具体了,你的文章也就变得生动起来了。2.拟人
例如: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小逗号话说得头头是道,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要不是我们把句子分开,人们一口气读下去,怎么受得了!”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三个拟人句写得非常生动,使人感觉到描写的对象,高粱啊,稻子啊,标点符号啊,蜻蜓啊,小鱼啊,都那么可爱!
名句欣赏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
3.化用诗文名句(引用)
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底蕴,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拿来”为我所用!诗句化用有明用、暗用两种!明用就是直接引用;暗用,巧妙地化用,有了自己的创造成份。
明用: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幸福是什么》
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气势贯通,音韵和谐,显得文采飞扬。
【练习】 请同学们比较下面两组语言: (1)生活中处处有美美是多姿多彩的。
(2)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善用比喻、拟人,辅以排比,加上描写,写出的句子迥然不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既点明了美“处处都有,”又表现了美的“多姿多彩”,形象、可感!)
第四、锤炼词语
1.善用动词
例如“老大爷伸手沾了沾口水,从一叠零钱中摸出一张五角的纸币,又捻了捻,才递给售货员。”
寥寥几笔勾勒出老人的外貌,更胜一筹的就是那成功的细节描写,那一“沾”一“摸”一“捻”一“递”极富层次感,而且把老人爱惜为数不多的钱的情怀也表现出来。
【练习】修改动词,使之更生动
A.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爬下床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B.天啦,要迟到了。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了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2.善用成语
精心运用成语、俗语、谚语,能形成一种和谐美。成语的特点是形式简洁,意蕴丰厚,可以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成语连用还可以增强语势,读来铿锵有力,悦耳动听。词汇丰富关键在于平时注重积累,头脑中储厚丰富,使用时就会左右逢源,运用时妙语连珠。
独步江畔,有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百花争艳,有留连戏蝶时时舞的生机勃勃,急湍素潭,清波回旋,花瓣成舟,春风拂面,细雨润肤,别是一番春风花草香的闲情雅致。
独步高山,始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争奇斗艳。一花一瓣,一枝一叶,润如唇膏,细如丝发,汇细雨纷纷,成百花怒放,巍峨高山,云雾缭绕,苍穹变幻,自缘身在此山中,只觉春来到。
春,从未矫揉造作,搔首弄姿,附庸风雅,她只将比干七窍之心,带着春和细雨,送往晴空和月下,普洒人间! ——《感悟美好》
3.句式选择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杨二嫂
错落有致的长短句式,寥寥几笔,就凸显了杨二嫂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略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短句简洁有力不啰嗦,长句形象生动显本质,这个句式以鲜明的态度写出了作者对杨二嫂既气又恨又怜悯的情感。(三)能力提升练习
1.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谈话。
树叶(感激地)说:(排比)
阳光(谦逊地)说:(比喻) 参考:
树叶:①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②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使我的生命充满活力。
阳光:①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②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
2.锤炼恰当的动词填空,并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还可以恰当添加其他的描写方法。比比谁填得好!
天啊!要迟到了。我(①)开被子,(②)下床来,(③)过校服,(④)上鞋子,(⑤)进洗手间,(⑥)出牙刷,(⑦)上牙膏,然后(⑧)下毛巾,在脸上(⑨)了几下,(⑩)出屋子。示例:天啊!要迟到了。我狠狠地踹开被子,慌忙跳下床来,一把拽过校服,蹬上鞋子,三步并作两步蹿进洗手间,抽出牙刷,随意涂上牙膏,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胡乱抹了几下,火急火燎地冲出屋子。
三、写作实践
根据在本课中学到的“描写要生动”的写作方法,先当堂完成“片段作文”,再从后两题中任选一题,课后写一篇作文。
1 写作描写要生动教案a、我吃饭。 B、今天(时间),我在家(地点)吃了饭。点评:叙述完整,交代清楚。但没有一个鲜明的中心,缺乏灵魂。 C、今天(时间),我在家(地点)吃了饭,很开心。(难得在家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
一、生字新词第六单元复习资料巢 (cháo)瞅(chǒu)雏(chú)呷(xiā)垂蔓(chuí màn) 眼睑(jiǎn)眸子(mïu)流泻(liú xiè)斑斑驳驳(bān bó) 生意葱茏(shēnɡ yì cōnɡ lïnɡ) 细腻(nì)......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0分)吞噬 ()告罄 ()jǚ()丧泅() ...biān骨()léi弱()wú宁()余xiá()对峙()逞能()湛蓝()斑lán()...悲怆()shùn()间jī......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言讫()聒噪()自诛()摩挲() ....shē()欠wù()那yì()语点mǎo()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