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人教版七下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追寻人类的起源
题解
何而来?是神创人类,还是通过劳动进化,或者你还有别的看法,请以“人类起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结合科学知识发挥你的想像力。要求:合理发挥想像,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从人到猿
我刚刚写下“从猿到人”的题目,门便被敲响了。
打开门,我吃了一惊,差点将手中的笔扔掉„„门口赫然站着我文章中的主人公猿人。范文
我揉揉眼睛,再细看,没错,一个毛茸茸的猿人龇牙咧嘴地站在我对面。猿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张开的嘴才合拢归位,忙拉出一把椅子说:“请坐、请坐。”猿人也不客气,一抬腿蹦上椅子。“老祖宗驾到,有失远迎,不知您是为何事而来?”猿人说:“看到你写的从猿到人的文章,觉得你犯了个逻辑性的大错误,特赶来纠证,以免贻害后人。纠正一下,我不是你的老祖宗,恰恰相反,你是我的老祖宗。” 我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呢?您生活在50万年以前,我们现代人就是经过这漫长的进化过程而延续下来的。”
“此言差矣,我生活在距你们50万年以后,你们经过漫长的进化而使我们延续下来的。”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人类是在不断地进化,进步,怎么能倒退呢?” “倒退?怎么能是倒退,恰恰是实实在在根根本本完完全全的进步。”
我给猿人开了一瓶纯净水。在屋里踱了几步说:“你瞧,我现在直立行走,这就是进化的表现。” “站立行走迟早要被爬行所代替。站立行走改变了人类正常的发育机理,造成你们现在的人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心脏病、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症状。现在人类已发现每天爬行一段时间有益于健康,人逐渐要进化到爬行的。”猿人说罢还得意地摇了摇尾巴。
道:“对喽,这正是进化到猿人时代的情景。”猿人蹿到我的书桌前,用手指蘸着墨水在我的稿纸上写了四个大字:从人到猿。
人类的起源
当一个婴儿会咿呀说话的时候,他常会问:“妈妈,我是从哪?”妈妈会说:“你是从妈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妈肚子里来的。”“那妈妈你是从哪里来的?”“外婆那里来的。”“外婆又从哪里来的?”“——?“是的,我们从哪里来的呢?
相传大约在2300万年至1800万年前。在热带雨林地区和广阔的草原上,有一种古代灵长类动物——森林古猿活跃在那里,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后来森林古猿不断分化和迁移,逐渐分化为罗摩猿和森林猿。
后来有人类学家在肯尼亚的特南堡上,找到了一种古猿化石,据说是腊玛古猿的化石,腊玛古猿生活在距今约1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腊玛古猿在人类祖先演化的历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类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的第一阶,恩格斯称他们为“正在形成的人”。
相传人类学家于1924年发现南方古猿的化石,地点是在南非金伯利亚以北,相传距今有500万年之久。它们还分为粗壮型和纤细型两种,一般认为:粗壮型是南方古猿发展中已经绝灭的旁支,而纤细型则是人类的祖先。然而1901年,荷兰籍医生杜布阿在爪哇梭罗河边发现了一种已,灭绝了的生物的遗骨化石,它具有人和猿的两重生活构造特征。杜布阿把它命名为“直立猿人”认为这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中间环节之一。这一发现和命名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关于人类起源的热烈争论,这场争论直到1929年12月发现了北京猿人才宣布结束。后来我国科学家将同一进化程度的人类化石统称为猿人。猿人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中间环节之一。
而成村在30万年至5万年内的智人则是我们的现代人类的祖先,据说智人有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之分,早期智人又称为古人,晚期智人又称为新人。
从猿人开始,他们已懂得用火,并懂得用火将食物煮熟了吃。用一些石制的简单的工具,用来猎取和战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劳动创造了人,而物择天竞,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定律又使人类不断进化和优化。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题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犷()野悲chuàng()沟hâ()疮()痍chàng()然 ..污sâ()xián()......
一、生字新词第六单元复习资料巢 (cháo)瞅(chǒu)雏(chú)呷(xiā)垂蔓(chuí màn) 眼睑(jiǎn)眸子(mïu)流泻(liú xiè)斑斑驳驳(bān bó) 生意葱茏(shēnɡ yì cōnɡ lïnɡ) 细腻(nì)......
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学案(苏教版七年级下)课件www.daodoc.com【重点难点提示】重点、难点提示.欣赏、背诵名家诗词,陶冶自己的精神情操。2.品味、积累名篇名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
www.daodoc.com 中考资源网29.马一、所在单元(第六单元)二、授课学时二课时三、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
www.daodoc.com 中考资源网20.《口技》教案教学目的: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