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声现象”。
2015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讲义
邢贞成声现象
【教学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基础知识】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液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2、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
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A、声源在振动发声
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
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声音的三个特性:
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2015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讲义
邢贞成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
波、次声波。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频率和振幅有什么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5、噪声:
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
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
6、声的利用:
①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②回声:回声定位
③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知识点释疑】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表示声音就消失。因为当振动停止时,原来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下去。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也都能传播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物理学里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固、液、气体既是声源,又是传声介质)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最慢。
2、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1)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如:响鼓还需重锤敲)
同时要注意,响度还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系。
(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如:用硬纸片划梳子)
(音乐舞台上,乐手们对弦乐器的定弦,实际就是在调节音调)(3)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声源的材料、结构决定。2015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讲义
邢贞成3、噪声: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如:上课时,外面有人大声的听音乐,这时的音乐就是噪声)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
(1)控制噪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2)阻断噪声传播。(主要是隔声、吸声和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戴护耳器等)
4、超声波与次声波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主要的特征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呐);能成像(B超)等。(2)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预测海啸、台风)
声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初步学习: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噪声的危害、来源和防治.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2.过程......
仟叶北京路分校第三讲 声现象秋季班初二物理培优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传播。 2.知道声音的特性以及会用其解释声现象。 3.知道噪声的控制......
《声现象》复习教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声音是什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教学过程:1、声音的产生......
声现象一.选择题(共16小题)4.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9.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