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隆中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师大第九册语文教案”。
《隆中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
2、积累字词,归纳文言知识。
3、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远见卓识。
4、学习高度凝炼的语言,理解详略得当的选材。
5、分析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6、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一、导入
歌曲: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初步讲解
1、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徭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出示三国鼎立形式图片
2、作家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夏县司马营村)人,世称涑水先生。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一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最优秀的一部通史巨著。对我国以后的史学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他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按年代顺序排列实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2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1年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另附目录及考异各30卷,共300多万字,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巨著。司马光为《资治通鉴》耗尽毕生精力,书成后两年,于1086年逝世,终年67岁。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识记字词。
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各自有哪些特点?
3、理清文章结构。
4、圈点疑难,感知文意。
(一)积累字词
颍川()猖蹶()汉沔()挟天子()存恤()戎越()胄()殆()欲信大义()诣()
(二)翻译课文
(三)阅读理解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诸葛亮远大的政治抱负,为下文做铺垫
2、司马徽说诸葛孔明是“伏龙”、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这两个词有什么含意?徐庶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伏龙”“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是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刘备说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出对汉室江山的焦虑之情。“凡三往,乃见”既说明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
4、诸葛亮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因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于为敌的结论。
5、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可以结为外援。
6、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7、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作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四、谈感悟
结合历史、《三国演义》谈谈你心目中这葛亮。
五、课外作业
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归纳文言知识。
3、背诵并默写课文。
4、完成《尖兵题典》。
5、预习《三顾茅庐》。
隆中对【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文言课文,积......
亿库教育网http://www.daodoc.com初三语文学教案课题:《隆中对》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
武松打虎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
百合花一、教学目标总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小说构思和语言上的特点,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具体目标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咀嚼本小说......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yyq168”为你整理了“北师大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北师大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