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设计 教案_友好往来使者教学设计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8:06: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1.6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友好往来使者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识图读图,指出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出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简述鉴真和玄奘的主要事迹和贡献,表达并能感受到他们优秀的精神品质

3.根据史料分析表述遣唐使来唐的特点及贡献,通过小组探讨得出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启示。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处理办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推理出三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策开放。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行走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身着别具风采的唐装,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傲人的自信将国门向世界打开,成为世界友好往来的中心,中国人也有了“唐人”的称号。今天我们就一同回到唐朝来探讨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图片,运用导语简明扼要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从而点明主题,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识图读图,能够指出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出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通过观看视频,音乐欣赏,简述鉴真和玄奘的主要事迹和贡献,表达并能感受到他们的精神品质

3.根据史料分析表述遣唐使来唐的特点及贡献,通过小组探讨得出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启示。

二、进行新课

(一)新课:

1.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探究: 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学生探究,教师指图小结: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菻,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线。

王维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重重宫殿都已敞开大门,各国文武百官都来拜谒皇帝)

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盛况,合作探讨: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有如此盛况? 学生探讨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唐朝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条件

设计意图: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通过问题探究采用边质疑边释疑的办法引导学生完成本目的问题。

过渡:唐朝经济强盛,文化繁荣,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四方来客,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吗?

学生:愿意。但是却有两个人历尽千难万险走出了唐朝去到了别的国家。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二)漫漫征途求佛法——天竺

1.播放《玄奘之路》视频。提问,这个人是谁? 学生回答,玄奘。他去哪里?学生,天竺,他去干什么?学生,学习佛法。

2.展示地图,玄奘西行之路。玄奘从哪里出发,学生回答,长安。最终在哪里学习佛法?学生回答,那烂陀寺。他在那里取得什么成就?学生: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回到长安后有什么贡献,留下了什么著作?学生:翻译佛经,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有什么意义?学生:这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教师:我们来看看中外的一些史学家是怎么评价的?播放视频《玄奘之路9》节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过渡:玄奘也成为中印交往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还有一位“走出去”的高僧就是,学生:鉴真。他去了哪里?学生:日本。他为什么要去日本呢?学生:应日本僧人邀请,传播唐朝的文化。那鉴真怎样去的日本,第几次才到的日本呢?学生:第六次。

(三)茫茫东海传文化——日本 展示图片:鉴真坐像。

教师:鉴真东渡,屡遭挫折,出生入死,最后双目失明,但他还是不放弃,到第六次才东渡成功,到达日本。

教师:鉴真在日本十年,为日本国做了很大贡献,那他有什么贡献呢?

学生: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设计了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郭沫若曾经写诗赞颂道: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思考: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刻苦勤奋、坚持不懈、不畏艰险、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

设计意图:这一内容学生比较熟悉,通过观看图片、分析表格和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情感。

过渡: 现在我们知道“走出去”的两位高僧,都为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作出重大贡献,那么有没有被唐文化吸引“走进来”学习唐朝文化的呢?

学生:遣唐使

(四)唐风满东瀛 展示材料: 2010年6月12日,一艘1:1复制的“遣唐使船”驶入上海世博会,重现当年遣唐使从日本来到中国,开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大门的盛况。史海拾贝:

遣唐使是中国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初期使节团共200余人,乘船2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日本天皇先后19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

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就是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有的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

遣唐使来唐朝有什么特点?

学生:时间长、人数多、次数多、成员职业多,素质高。

合作探究:为什么遣唐使团要源源不断的前往唐朝呢?能不能用课本中的一句材料表达?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能不能解释一下:(唐朝的法制很完备,是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常常去学习。)

遣唐使都是选的优秀青年,那么他们回国之后一定会为国作出贡献。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文化、生活什么影响呢?

学生探讨回答: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仿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唐人的某些风尚。还有哪些方面么?

猜一猜:展示图片,有没有同学学过日语?这些日本文字是什么意思,大家能不能猜一下?

这段日文的意思是:日本所有传统习俗,如茶道、花道、书道、祭祀、陶瓷、古诗词、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服也不例外。展示图片日本和同开宝,唐开元通宝。

这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圆形方孔钱;都用的汉字。

展示服饰,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到了14世纪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

展示日本建筑,唐朝建筑图片,在建筑方面也学习唐朝风格。

设计意图:这一目也是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比较多,我通过问题设置、分析史料和小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问题实质的认识,实现“生生思维对话“的目的。

(五)唐与新罗相友好

过渡:隋唐时期,中国不仅与日本交往密切,而且与新罗友好往来,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唐与新罗的关系”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1.新罗位于 朝鲜

半岛。2.新罗与唐朝交往有哪些方面?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新罗物产居唐朝首位;采用科举制选官;引进唐朝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较简单,又是非重点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小外交官:

展示材料:2015年3月21日,中日韩外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这是三国外长会议两年多来的首次会议,中日韩三国都是近邻,又是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的经济体,历史问题不能回避,但经济合作是“重头戏”。如果你是中国未来的一名外交官,为了促进中日韩的友好合作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你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有实力才有魅力)• 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面向世界)

• 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有容乃大)

设计意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通过联系现实情境和对本课的总结反思,学会理性的分析问题,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归纳处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唐朝对外友好往来,主要学习了与三个国家的交往,哪三个国家:日本、新罗、天竺。还学到两个重要的人物:鉴真和玄奘。通过学习,大家想一想,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开放、活跃、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课后习题

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3.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A. 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4.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5.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带着对上海世博会的良好祝愿,2010年5月19日,日本“遣唐使船”抵达黄浦江水域,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

A. 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B.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C.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 求取佛经教义 设计意图:进行当堂的训练掌握,让学生快速接受并记忆所学知识,实现基础的达标。

板书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日本遣唐使

2.鉴真东渡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人才交流

2.贸易往来

3.文化交往

三、玄奘西游

设计意图: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对外友好往来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对外友好往来文章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对外友好往来文章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1.6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6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