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物理功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机械功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机械功、功率。机械功、功率是“机械和功”这一章的第二节,是为下一节学习“机械能”打基础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功的原理”的基础,更是高中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知道功的概念,知道功率的意义。
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过“力”、“物体的运动”相关知识,对“力”和“距离”这两个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将生活中的“做工作”与物理学中的“做功”混淆,对费
力而未做功的现象不易理解。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功的概念。做功有大小,做功有快慢吗?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本设计期望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找到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不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计算功的大小,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功率有关的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
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
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
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为机械功、功率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建立机械功的概念,并能实际测量物体做功的大小;通过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功的概念的基础上,1
让学生测出自己走上楼梯和跑上楼梯所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不同同学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的人,上楼时做的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怎样才能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在需要中寻找方法,最后得到功率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功的概念建立。方法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物理学中的“做功”与生活中的“做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了力不一定做了功,在学生知道了功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例并通过讨论、辨析,搞清怎样才算做了功。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活动、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做功”与”做工作”的不同;做功不仅有大小,还有快慢之分。通过学生
实验、举例辨析等自主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能达到最佳的结合。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及主要环节
活动ⅰ阅读讨论
阅读活动卡p16上的小故事,讨论问题。
阅读教科书p13“机械功”,建立机械功的概念。
情景ⅰ视频
观察描述一些力做功、力未做功的情景。
活动ⅱ 讨论
讨论做功的要素,知道机械功w = f·s。
活动ⅲ应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分析例题,巩固练习。
活动ⅳ学生实验
进行活动卡p18活动,记下自己两次登楼的高度和所用时间。
活动ⅴ分析数据
比较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多少;比较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快慢,完成表格填写。活动ⅵ比较快慢
进行活动卡p18交流与合作,完成表格填写,寻找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情景ⅱ 应用
一些常见机械的功率。
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机械功”的概念,体会“机械功”的含义。第二环节通过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感受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七、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引入
1.阅读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
回答问题。
在两人用力大小和移动物体距离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两人贡献大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关注“力的大小”及“移动距离”这两个量。
新课
2.机械功
问题
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观察、讨论
观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述观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小。讨论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阅读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
体会1焦的大小。
知识应用
3.应用
问题
任何情况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
活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例题
计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
教科书p14例题1、例题2。
布置作业
①教科书p17,1、2、3题。
②学生实验
测一测自己上楼做的功。设计方案,测量自己走上楼和跑上楼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测量数据填入活动卡p18的活动表格中。
第二课时
引入
1.分析实验数据
分析活动卡p18上表一中测得的实验数据。
如何比较自己两次做功的多少?
如何比较自己两次做功的快慢?
做功有快慢吗?做功多的做功一定快吗?
新课
2.功率
问题
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结论
相同时间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
做相同的功比较所需时间的多少。
采集数据
任选几位同学的登楼梯数据,填入活动卡p18表格二中。
问题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不同同学做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结论
比较物体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符号为
p。
公式:p=w/t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瓦 = 1焦/秒。
体会1瓦的大小。
功率单位的由来
介绍瓦特。
知识应用
3.应用
视频
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功率的大小。观看汽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铭牌。例题
教科书p15例题3、教科书p16例题4。
阅读教科书p16阅读材料、sts另一个功率单位——马力的由来。布置作业
教科书p17,4、5、6题。
初中物理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通用16篇)由网友“louiskoo168”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中物理教案,欢迎参阅。篇1:初中物理教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超声波的应用学生查找、交流信息、应用......
初中物理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初中物理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名雕装饰”为你整理了“初中物理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初中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