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教案_教案逍遥游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5:49: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逍遥游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逍遥游”。

《逍遥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庄子其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说理方法;总结文中的语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质疑、讨论理解文中“绝对自由”的思想,鉴赏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批判其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不合理因素。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说理方式。教学难点

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关系的整理。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过程

⑸结尾一节,读出对几种人的不屑以及结论的肯定。

四、师生质疑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提出难解语句,师生讨论解决。

2.教师以

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而且,庄子自己也很难达到他所主张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所以,他一方面强调大至鲲鹏小至尘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小大之辩”。只有把庄子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去审视,才能更好地认识庄子其人及其文。

五、鉴赏

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中。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一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予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作业:搜集庄子有关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逍遥游 庄子

1.世间万物有所待:(1)鲲鹏——形体的变化(描写)——有所待

——依赖巨风(六月息)(2)野马、尘埃 也有所待,善用比喻

(3)大舟、草芥,想象奇特(4)蜩与学鸠,也有所待 物

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辩:(自然界)(1)小知不及大知(2)小年不及大年 ——补充验证前文(3)汤之问棘(4)斥鷃之语

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人世间)(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

(3)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逍遥者

——追求绝对的自由(主旨)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教学目标 1.积累“志、图、名、置、穷”“奚以……为”等文言词句。 2.理清思路,背诵前三自然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3.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的描述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

逍遥游教案

2012学年第一学期长兴中学高二语文教案023—025主备人胡晓玲《逍遥游》(节选)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2.把握《逍遥游》的基本思想及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说理......

下载逍遥游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逍遥游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