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教案A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教案中国结”。
王从华 2015.09
九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形式美及其法则》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形式美以及多样统一、对比、节奏、对称、均衡、单纯齐一等形式美法则,并会运用这些法则分析美术作品。
第一部分:游戏导入
引导学生通过摆苹果的小游戏,体会不同的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激发学生对形式美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部分:认识形式美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在此基础上,总结什么是形式美。
第三部分:运用形式美法则分析作品
从自然界、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均衡、对比、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知道如何运用形式美法则分析艺术作品。
第四部分:学习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活中的形式美,尝试运用形式美法则分析美术作品。
本课件有一个视频链接,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旨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舞蹈中的节奏。视频设置为单击后播放。教师可在提出观看视频的要求后,点击视频画面,进行播放。教师也可以随时点击视频外的页面空白处,停止视频的播放,进入下一页。
本课件有两个音频链接,一个在《雪原图》的页面,一个在《百老汇爵士乐》的页面,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件作品传达出的不同画面节奏。音频设置为单击后播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点击小喇叭播放音乐。音乐播放期间,教师可随时点击页面的空白处,停止音乐,进入下一页。
第2课《线条的表现力》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全课共有39张幻灯片,运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给人以直观感受;教学环节清晰,内容明确,简单易学。具体内容分为八个部分:
一、观察感受
请学生细心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线具有哪些不同的形态,和不一样的美感。
二、概括提炼线条
我们可以用曲、直,粗、细,流畅、顿挫等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感受。
三、艺术家笔下的线条
艺术家笔下独特的线条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个性和风格的显现。
四、案例分析
以“树”这一身边非常容易找到的物象为题,用线条进行表现。1.了解树的形态特点
2.欣赏画家笔下的树
五、作业要求
明确作业要求和步骤,出示教师示范作品《胡杨树》(炭铅)。
六、展示与评价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拓展
第3课《速写练习》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本课为一课时,共有31张幻灯片,内容结构为十部分。欣赏名家作品,立足现实生活,以引导学生兴趣和理解为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需要调整部分内容前后顺序,或者重新取舍组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问题,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一、导入部分
以一组动态图片和速写作品相对比的方式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兴趣。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速写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二、速写的基本用途
1.训练造型的功课。2.记录生活的手段。3.收集更多的素材。4.抒发丰富的情感。5.准备创作的小稿。
三、速写的工具材料
速写工具材料的选择很宽泛,无论铅笔、钢笔、毛笔还是炭精棒,都可以画出很有味道的速写来。
四、速写的表现形式
展示了单纯用线、线面结合和勾勒出基本物象再加些简单色彩的作品。
五、画速写的注意事项
六、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速写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对速写有更进一步的直观感受,为接下来的创作实践奠定基础。
七、思考与讨论
八、学习建议
九、拓展延伸
十、结束语
第4课《工笔花卉》
工笔花卉用线精致考究、设色匀整细腻又长于变化,呈现出雅俗共赏、浓淡相宜的艺术面貌。本课件中利用视频、图片等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理解并学习传统工笔花卉的一般表现方法和步骤。
第一部分:导入
通过海棠花摄影图片与音乐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启发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并引出教材中的重点作品《海棠蛱蝶图》。
第二部分:学习新知
一、工笔花卉的笔墨特点
(一)用线精细考究
(二)设色均匀细腻。
二、工笔花卉的绘画步骤
(一)花卉写生
(二)拓稿
(三)白描
(四)渲染
第三部分:课堂实践
根据课前收集的照片资料,写生一支花卉,并对写生稿进行整理,将其用白描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进一步绘制成一幅工笔画小品。
要求:构图合理
刻画细致
线条流畅
设色匀整
第四部分:课后拓展
第5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全课共有29张幻灯片,运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给人以直观感受。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和学习明暗变化与形体立体感之间的关系。课件通过“你知道物体的明暗是怎样产生的吗?”“物体的明暗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这两个瓶子,哪个立体感更强?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明暗产生和变化的规律、油画作品中的明暗关系、明暗的表现方法、明暗与质感,详细介绍了如何用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并出示多幅学生作品供学生欣赏。
明暗的产生:1.光影效果。2.物体固有色的作用。
明暗变化的规律:在光线照射下物体呈现的明暗变化及物体本身的颜色变化。
油画作品中的明暗关系:针对明暗关系比较明显的油画作品分析,发现色彩与明暗之间的联系。
明暗的表现方法:介绍简单的表现技法。
明暗与质感:金属、玻璃等不同质感的物体都能通过明暗的变化体现出来。
绘画步骤:
1.直线起稿看比例。2.亮面暗面要分明。3.深入刻画立体感。
学生作品欣赏。
第6课 《黑白装饰画》
1.本课件第1页标明了课题。
2.课件第2页为导入内容,展示两幅装饰画作品,请学生指出它们的差别。差别非常明显,即:左图为黑白装饰画,右图为彩色装饰画。目的是让学生对黑白装饰画有初步印象。
3.课件第3页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喜欢欣赏黑白装饰画。4.课件第4页说明了黑白装饰画的定义。
5.课件第5页就教材装饰画主图从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6.课件第6页总结了黑白装饰画的三个特点。7.课件第7页请学生就黑白装饰画表现手法进行区分。8.课件第8-12页列出了五种黑白装饰画的创作手法。
9.课件第13-18页举例说明了创作黑白装饰画的三种方法。方法一用例图详细说明了创作步骤,方法二和方法三以例图加以说明。
10.课件第19页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建议,供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水平进行作业选择。
11.课件第20-24页为学生作品。作品类型分别为动物黑白装饰画、花卉黑白装饰画、静物黑白装饰画、风景黑白装饰画和人物黑白装饰画,学生可以参考。12.课件第25页为评价内容,可以此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在班级进行作业评比。13.课件第26页为知识拓展,提供了几种黑白装饰画的实际应用,学生如有兴趣可以尝试。
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的。全课共有33 张幻灯片。内容结构为七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需要,调整前后顺序,或者重新取舍组合。
一、导入部分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五角星,同时出示纸牌做的五角星,让学生体会不同之处在哪儿,为理解“二维”和“三维”的概念作铺垫。
二、从二维到三维的基本概念
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维度的概念和三维造型的特点。
三、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一般过程
介绍了一些学习的基本步骤,并穿插半立体造型的实践活动。
四、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常用方法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介绍了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四种常用方法。
五、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广泛应用
展示了不同设计方法创作的作品,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突出了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
六、学习建议
七、评价建议
第8课《走进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世代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历史文化底蕴。本课通过大量民间美术作品,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视觉体验,让学生感知民间美术独特的美感和表现特点,及其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系,充分体验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课件分为六个部分:
导入环节:以过春节庆祝的方式——贴窗花、贴春联、舞龙灯、吃年饭等进入本课学习。
一、民间美术
展示民间美术在家居环境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
二、民间美术的种类
1.绘画类(版画、年画、壁画等)2.雕塑类(泥塑、面塑、木雕等)3.玩具类(泥玩具、布玩具等)
4.染织类(蜡染、扎染、刺绣、补花等)5.服饰类(民族服装、嫁衣、绣花荷包等)6.剪纸 7.纸扎灯彩 8.皮影 9.其他
三、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
1.以谐音表达美好寓意。
2.吉祥民间图案的寓意——将某一形象进行简化作为代表。3.象征法——借某一物象来表示一个概念,使人产生联想。
四、民间美术精品赏析
秸秆扎刻技艺、剪纸欣赏。
五、课堂小结
第9课《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全课共有27张幻灯片,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主要围绕民间艺人的配色口诀展开。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并结合民间艺人的设色口诀,引领学生自主分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规律,最终能够独立设计具有民间味道的色彩作品。教师应尽量搜集一些民间工艺品进行现场展示,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问题,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课以实物展示作为导入,通过设问“民间艺人有什么配色秘笈吗?”揭示课题,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的求知欲。
一、引导学生自主提炼民间美术色彩特征
以实物展示,师生共同感受、探讨的方式走进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归纳民间美术色彩的特征。
二、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
以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的配色口诀为基线,展开对民间美术配色特点的学习。
三、做个小小民间美术家
自选图形,设色、填色。巩固本课知识。
四、学习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意义
联系实际,从衣、食、住等方面明确指出,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第10课 民间工艺品制作1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全课共有25 张幻灯片,内容结构为五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需要,调整前后顺序,或者重新取舍组合。
一、导入部分
复习前两节课所学知识,观看糖人制作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二、介绍民间泥塑及造型特点,引出本课制作内容——泥塑 简单介绍泥塑概念与民间泥塑作品。
重点介绍民间泥塑的造型特点——装饰、夸张、寓意。
三、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
介绍泥塑的制作步骤及方法,并配以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以十二生肖为题创作,检验学习效果。泥稿完成后再讲授上色方法。
四、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创作过程。
五、作品展示,教师总结
第10课《民间工艺品制作》2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全课共有31张幻灯片, 内容结构为四部分,教学内容脉络清晰。内容安排:欣赏部分简略,从题材、寓意、造型特点、色彩特点和材料几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民间工艺品,了解民间工艺品的特点。重点介绍民间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展示泥塑小马和北京民间工艺品“毛猴”的制作过程。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具有独具特色的泥塑工艺品,课件中对于泥塑的制作过程有较具体的介绍。北京“毛猴”的制作,录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北京“毛猴”萧掌柜之子完整的制作过程,直观而生动,让学生了解“毛猴”作为老北京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留存着老北京人的美好回忆。
通过对两种民间工艺品制作过程的介绍,让学生有了较形象的认识,感受到民间工艺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通过学习并完成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加深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掌握一两种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和理解。
一、欣赏民间美术
以问题“为什么民间美术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引出民间工艺品的造型、色彩、题材、寓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以及美好、朴素的情感,理解为何民间美术扎根于民间,经久不衰。
二、学习制作民间工艺品
1.泥塑小马的制作。2.北京毛猴的制作。
通过介绍具体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习民间工艺品设计制作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
三、学习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一两种民间工艺品。
四、拓展
第11课《戏曲与美术》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全课共有45张幻灯片,内容结构为六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需要调整前后顺序,或者重新取舍组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问题,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一、中国戏曲在我们身边
以小游戏导入,“你在哪些场合可以看到以下物品?”引起学生对戏曲物品的关注,引出本课主题。接着以四个调查问题让学生感知戏曲就在我们身边,这四个调查会让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学生都有所了解和感悟。之后出示的是中国地方戏曲和戏楼照片,可以引起学生共鸣。
二、感受戏曲的魅力
1.美轮美奂的京剧脸谱 2.精致华美的戏曲服饰
精选戏曲舞台上《怜香伴》《贵妃醉酒》《古城会》的人物服饰图片,学生可以感悟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穿着的服饰区别和细节美感。3.感受戏曲魅力——精彩纷呈的舞台动作
戏曲舞台中所有动作都有程式,都有舞蹈美感,很多美术作品也是根据这些带有舞蹈美感的动作进行变形和设计。
三、欣赏艺术家用多种美术形式表现戏曲艺术
这部分列举了中国画、速写、雕塑、邮票等美术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根据戏曲人物或戏曲元素为主题进行创作的。
四、利用戏曲元素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
1.观察造型,进行写生。2.提炼造型,卡通风格。3.夸张脸谱图案、提取脸谱色彩。4.提取脸谱的部分图案。
这四种方法为不同能力学生设定,可以单一应用,也可以综合应用。
五、学习建议
六、学生作品
第12课《如何欣赏工艺美术》(选修)
本课件使用PowerPoint软件,操作方便。全课共有43张幻灯片, 内容结构为六部分。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主要围绕如何欣赏工艺美术的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欣赏经典工艺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理解工艺美术的基本门类和概念,并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会从品类形式、材料工艺、题材内容和文化历史方面描述、分析工艺美术作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需要,在图片内容上有所取舍组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再设置一些问题,便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引入课题
视频导入,以问题“这段视频展现的是美术的哪一个门类?” 明确本课的主题内容为工艺美术,了解工艺美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工艺美术产生视觉印象。
一、介绍工艺美术的类别
以问题“你能归纳工艺美术作品的种类吗?”引导学生总结出工艺美术的类别。
二、如何去感受和欣赏一件工艺美术作品
从品类形式、材料工艺、题材内容和文化历史方面引导学生欣赏、评述不同种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探究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学习建议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欣赏活动。
四、课堂小结
五、评一评
六、课后拓展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李锦洲第1课长河漫步(第一课时)(1)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源流,了解彩陶、青铜器、兵马俑有关知识以及审美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
编写教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步骤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下面是一些教案的实际运用案例......
初中美术教案九年级下:第一课 画布上的阳光一、教材分析 《画布上的阳光》本课《画布上的阳光》是“欣赏·评述”的类型课,作为本套教材中学阶段三个独立的欣赏课教学单元之一......
教案的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必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清晰地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编写教案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反......
九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案 第一课 《走下神坛》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教学活动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现象和代表作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