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吴文化的教案”。
第一课 家在江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的含义。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3.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环境。4.了解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与吴文化的关系,以及吴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5.交流吴文化地区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和诗歌。6.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江南”的含义。
2.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环境。3.交流吴文化地区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和诗歌。
三、教学准备: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 言
1.教师提问:我们属于什么省份?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我们生活在哪个部分?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在长江南岸,上海和南京之间,有四个珍珠般熠熠闪光的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南。
(二)江南好地方
1.教师讲解: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丽的山水风光、发达的经济、聪慧勤劳的人们。2.学生完成“试身手”中的两道题,同桌交流。
(三)长江三角洲
1.学生自学课文中对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描绘。
2.教师提问: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以及自然环境? 3.学生回答:地理特征:低平。气候特征:湿润。
自然环境:优越。4.学生完成“考考你”。
(四)锦绣江南
学生自学“知识窗”,了解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与吴文化的关系,以及吴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五)课外拓展
学生交流吴文化地区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和诗歌。
第二课 烟雨江南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江南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2. 了解南北的气候差距。
3. 了解江南地区的降雨特征以及“梅雨”的含义。4. 了解江南气候与苏南旱涝灾害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江南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2.了解江南地区的降雨特征以及“梅雨”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 言
1. 教师板书书中古诗。
2.学生朗读古诗,体会江南气候的特征,小组进行交流。
(二)冷暖两重天
1.学生朗读书中对江南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2.学生自学“考考你”。
3.教师提问“考考你”中的问题。4.学生交流“想一想”。5.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三)无边雨朦朦
1.教师讲解:江苏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一般在800—1200毫米之间。苏南地区降水较多,但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2.教师提问“考考你”中的问题。
3.学生朗读书中对“梅雨”的描述,掌握它的含义。4.学生讨论“议一议”。5.学生欣赏“请你欣赏”。
(四)台风威力猛
1.学生观察图片,讨论这是什么天气?怎么办? 2.教师小结:江南气候与苏南旱涝灾害的关系。3.学生齐读文中描述江南气候与苏南旱涝 灾害的关系的句子。
第三课 大江奔流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长江的发源地、全长,及在世界江流中的排名。2. 了解长江的“母亲河”作用。3. 了解长江水系。
4. 了解近几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环境的破坏对长江的影响,及人们应怎样减少洪水灾害。5. 了解长江面临的六大危机,以及我们应怎样治理长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长江的发源地、全长,及在世界江流中的排名。2. 了解长江的“母亲河”作用。
3.了解长江面临的六大危机,以及我们应怎样治理长江。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
1.学生欣赏《长江之歌》。
2.教师提问:歌中描述的是谁?(板书课题)3.学生跟录音学唱《长江之歌》。
(二)滔滔长江水
1.学生看图自学文中对长江的描述,以及“知识窗”中内容。2.教师针对以上内容提问:长江发源地在哪儿?全长有几米?
在世界江流中排名第几?
(三)母亲河
1.教师展示长江对人们生产、生活发挥作用的图片。2.学生具体讲述长江有哪些作用?
长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土壤肥沃,便于耕作;
长江水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减少旱涝灾害的影响;
长江还提供丰富的水源,供沿线居民饮用;
长江还提供便捷的水道,方便货物的运输等。3. 学生自学长江水系。
(四)愤怒的江水
1.学生看“抗洪抢险”图。
2.教师描述近几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环境的破坏对长江的影响,及人们应怎样减少洪水灾害。
(五)长江,请不要哭泣
1.了解长江面临的六大危机,以及我们应怎样治理长江。2.学生小组讨论“议一议”中的问题。3.布置课后小组完成“活动与研究”。
第四课 江南水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烟波浩渺的太湖的位置、面积及在淡水湖中的排名。2. 了解世外桃园天目湖的位置、面积。3. 了解城市明眸金鸡湖的位置、面积。4. 了解京杭运河的位置、面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烟波浩渺的太湖的位置、面积及在淡水湖中的排名。2.了解城市明眸金鸡湖的位置、面积。3.了解世外桃园天目湖的位置、面积。4.了解京杭运河的位置、面积。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 图
四、教学过程
(一)烟波浩渺太湖美
1. 学生欣赏歌曲《太湖美》。2. 教师介绍太湖的有关知识。
太湖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千米,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附近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形成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太湖散布着48个岛屿。
3. 学生讨论“考考你”。4. 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二)世外桃园天目湖
1. 学生自学文中介绍天目湖的内容,然后完成“考考你”。
(三)城市明眸金鸡湖 1. 教师介绍金鸡湖。
金鸡湖位于苏州东部,是苏州的城中湖泊,是苏州市重要水产基地之一。金鸡湖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化城中湖泊公园,面积超过7平方千米,是21世纪苏州“人间新天堂”的象征。
2.学生自己完成“请你欣赏”中的内容的阅读。
(四)悠悠运河情
1. 教师介绍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等等。
2. 学生自学“知识窗”。3. 学生组内完成“活动与探究”。
第五课 江畔峰峦
教学目标 1了解宁镇山脉。2了解“道教圣地”茅山。
3了解著名的“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宁镇山脉。2了解“道教圣地”茅山。
3了解著名的“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教学准备挂 图 教学过程 江畔起峰峦 教师介绍宁镇山脉。宁镇山脉位于南京和镇江之间,是海拔不高的低山丘陵,蕴藏着许多宝贵的资源,是江苏省唯一的铁矿和石灰岩矿的产地,还有著名的温泉。
学生自学“知识窗”。
介绍温泉的形成,以及温泉对治疗疾病和养生的作用。学生小组完成“考考你”。
教师校正答案,注重丘陵与山地的区别。第一福地数茅山
1.到过茅山旅游的学生介绍茅山。2.学生自学“第一福地数茅山”的内容。3.教师提问:茅山位于哪儿?山体呈什么形状? 山的高度有多少?最高峰高多少米? 4.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三山美名扬
学生自学介绍三山的内容。
教师提问:“京口三山”是指哪三座山?“京口三山”位于哪儿? 学生小组讨论“议一议”。
[吴文化教案]吴文化教案课题:第5课 江畔峰峦 第6课 湖光山色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以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类目标)1、了解宁镇山脉的走向、物产与矿藏,吴文化教......
吴文化征文(合集9篇)由网友“竹青”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吴文化征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篇1:吴文化教案 吴文化教案吴文化教案 课题:第5课 江畔峰峦 第6课 湖光山色 一......
苏州历史文化名人小故事大家好,我是来自**系**班的**,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则苏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小故事。苏州被誉为人间天堂,鱼肥稻香,石湖更是如其名,山清水秀,钟毓一处,历代文人......
吴文化展览策划书——2012年3月17号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学生会吴文化展览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吴文化是一种具......
教学目的:1.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2.理解记叙文中说明成分的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体会,发表意见,避免“一统”地灌输内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检查预习,订正生词拖拽(yè) 隋炀帝(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