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乐理课教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主讲人:刘杉 2013
第六章 自然大小调式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自然大小调式的音程结构、调式特征等。
2、了解西方音乐史中不同时期大小调式的应用及功能性在调式中的作用。重点难点:
调式、大调式、调的五度循环、等音、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唱名法。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10课时
大小调体系,大调式、小调式,以及两者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调式总和。教学内容:
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
(1)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并以一个音为“中心音”,这样便形成了调式。(2)音阶:调式中的各个音按照音高关系从主音到相邻八度主音的排列叫音阶。
2、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1)自然大调的结构(2)自然大调的音阶特征(3)正音级与副音级
3、调与调号
(1)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
(2)调号: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调号。(3)升号调(4)降号调
4、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
(1)等音调:两个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而且具有同样的的调式意义,称为等音调。(2)调的五度循环: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度循环。
5、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
(1)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六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2)旋律大调:在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在下行时第六第七级降低半音,这样的称为“旋律大调”。
6、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1)稳定音级:I
III V(2)不稳定音级:II
IV VI VII(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扩大),减音程向内(缩小)。
7、唱名法
(1)简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法。(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首调唱法、固定调唱法。
8、自然小调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2)自然小调的基本特征(3)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 正音级:I
IV
V
(调式骨干音级)② 副音级:II
III
VI
VII(调式非骨干音级)
(4)平行调:在自然调式中调号相同,音列相同的大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9、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
(1)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七级升高半音,即称为和声小调。(2)旋律小调:降自然小调的第六级第七级都升高半音,即旋律小调。
10、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1)稳定音级:I
III
V(2)不稳定音级:II
IV
VI
VII
11、辨明各种大小调的要点(1)看调号和临时升降号。
(2)注意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注意旋律调式中的临时升降音级。(3)旋律的结束音往往是主音,(4)将旋律中的音按音阶排列,便于分析。
第八章 中华民族调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同宫系统各调及中华民族五声调式、七声调式的音阶结构及特征。
2、了解三种七声调式的渊源,在我国民族调式主要指的是何种民族及区域的音乐。重点难点:
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系统调、民族调式的分析方法、中古调式。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1、五声调式:由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五声调式。
2、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1)没有半音、即没有小二度。
(2)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是大二度或者小三度。
(3)仅有一个大三度宫——角,可看做是五声调式的特征。(4)五声调式的骨干音,I
VI
V 级。(5)五声音阶的音级标记:同七声音阶相同。
3、五声调式的扩大:清角、变宫、变徵、闰。
4、七声调式
(1)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所构成的调式叫七声调式。(2)我国传统的其声音阶
① 清乐音阶:加入清角和变宫 ② 雅乐音阶:加入变徵和变宫 ③ 燕乐音阶:加入清角和闰
5、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
(1)同宫系统调:宫音相同的诸调式称为“同宫系统调”。
(2)同宫系统调的特征:主音不同、调式结构不同;宫音相同、调号相同、音列相同。
6、判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
(1)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关系找到宫音。(2)根据结束因为主音来确定调式。
(3)注意调式中有无偏音,判断是否为五声调式的扩大。
7、中古调式
(1)中古调式:中古调式又称教会调式,源于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2)中古调式:利底亚、混合利底亚、弗里几亚、多利亚等
第十章 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掌握调性的远近关系。
2、了解西方音乐在不同时期创作中调性的运用。重点难点: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同主音大小调的骨干和弦、同宫系统各调及近关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1、近关系调
(1)近关系调:调号相同或调号相差一个升降号的各个调,都称其为近关系调。(2)调号相同的两个调(关系大小调或平行大小调)(3)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两个调(4)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两个调
2、同主音大小调的骨干和弦
(1)同主音大小调:主音音高相同的大调和小调称之为同主音大小调。
(2)同主音大小调中主音、属音、和下属音上所建立的三和弦称为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
(3)骨干和弦:在第 I
IV
V级上构成的和弦都成为骨干和弦。
3、自然小调及变体各调的特点
(1)自然小调:有三个特征音与小三和弦。
(2)和声小调:有两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一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3)旋律小调:有一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两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4)同主音大调:没有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三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
4、自然大调的及变体各调的特点
(1)自然大调:有三个大调特征音与三个大三和弦。
(2)和声大调:有两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一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3)旋律大调:有一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两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4)同主音小调:没有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三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
5、同主音五声调式
(1)同主音五声调式:凡主音音高完全相同的各个五声调式,均称为同主音五声调式。
① 主音相同:表现在各调式虽不同,但他们的主音都一样 ② 宫音各异:表现在相邻的两个调式都是角音与宫音的互换。③ 调号不同:宫音不同其调号就不相同,调号是以宫音来决定的。
第十一章 调式变音及调的交替与转换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移调、移谱的四种方法,能熟练对转调做出清楚的判断。
2、了解调式变音、半音阶的定义及实际应用。重点难点:
转调、离调、调式交替、移调。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1、转调
(1)转调的概念:由前一个调进入到后一个调,并在后一个调上结束,称为转调。(2)近关系转调:
① 相同调号转调
② 相差一个降号转调 ③ 相差一个升号转调(3)远关系转调:
① 同主音关系转调 ② 相差两个升降号的转调(4)中华民族调式的转调
① 近关系转调 ② 远关系转调
2、离调
(1)离调的概念:由主调临时转换到副调,在副调上既不做巩固,又不作停留,只是短暂的、过渡性质的,并且很快又回到主调,称之为离调。(2)离调举例
3、调式交替
(1)调式交替的概念:音乐中两个不同的调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称之为调式交替。(2)大小调式交替:在大小调体系中,由于同主音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并存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调式转换。
4、移调
(1)移调的概念:在调关系中,将某一作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从一个调移到另一个调叫做移调。
(2)移调的应用:主要应用在声乐作品,器乐作品中。(3)移调的主要方法:
① 同名移调:通过改变调号,将调的音名保持不变的移调。
② 非同名移调:某调移调之后,旋律各音名与原调不同,称之为非同名移调。③ 改变谱号的移调:通过改变谱号,使后调隔音的音名不变的移调。④ 移调乐器:奏出的实际音高与记谱音高不一致的乐器,叫做移调乐器。
课题: 音及音高 课时:二课时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们更加详细地了解音的产生、音的性质、乐音与噪音、乐音体系、音名与唱名等音乐理基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音的产生 2.音......
乐理教案((共19篇))由网友“孟献贵”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乐理教案,欢迎阅读借鉴。篇1:初中生的乐理教案 【班 级】 06级1班【授课时间】 9月17日上午第一节【授课地点......
基本乐理教学计划及授课进度授课班级 :音乐本科班、专科班、(侧重舞蹈音乐班及舞蹈班) 授课时间 :一学年,共计 62学时。共4学分,每学期2学分。 授课周数 :第一学期 14周,28学时;第二......
一、课程简介基本乐理包括了音乐学习中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习和声、作品分析、复调、作曲等课程前的基础理论课。其内容包括了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音高......
第二章音的长短教学目标:学习、认识音的长短,从记谱法层面对“音的长短”形成理性认识。 重点难点:单纯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 教学方法:讲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