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_湘版小学音乐下册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3:59: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湘版小学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驯鹿》 《冬猎》 《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5.将这三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三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长城放鸽》

教学目标:

1.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以聆听前奏导入

学生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教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歌曲教学

1、出示曲谱

2、听琴试唱歌谱。

3、有感情的读歌词。

4、学唱歌曲。

5、完整演唱。

6、用竖笛吹奏。

7、师生小结

三、下课小结《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唱歌歌曲>,用多种艺术形式体验冬天在雪地里锻炼的欢乐情景.2.在听赏与跟唱歌曲时.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冬天的情景,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学会快乐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与理解音乐,大胆地进行演唱与表现。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冬之景

1.师生律动《铃儿响叮当》

师:欢快的音乐中,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四十分钟吧!2.名言: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源泉。——冼星海

3.生 猜 谜 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千变万化六个瓣。一夜北风花盛开,飘呀飘呀落下来。

师: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小天使? 生:小雪花

4.欣赏视频《雪花的快乐》

师:雪花蕴含着我们的热情与渴望,浓缩着人类艺术的精华。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诗人—— 徐志摩的音乐诗歌《雪花的快乐》吧!

5.板书《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师:片片雪花从天而降,它像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师板书)

(二)、冬之礼——学唱歌曲>

1、听赏歌曲> 师:想一想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歌曲的情绪怎样?

2、朗诵歌词

师: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礼物吗?冬爷爷为什么要送礼物给你们呢?他有什么愿望?请大家一起朗诵歌词吧。

3.师热情范唱 4.掌握节奏

师:你们发现旋律中,那种节奏用得最多?(学生讨论)2/4 X ||

恩(Nu)

②连音练习2 3 4 | 5 4 3 2 | 1-||

Mi

Ma 练习提示:

练习一: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练习二:注意口腔打开,母音在腔体内变化,感受气息的支点作用。

二、讲授新课:

1、新歌教学

①欣赏示范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多媒体播放音乐,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②母音跟唱,熟悉曲调(哼鸣,U)

③朗读歌词,将歌词带入,咬字正确。

深入学唱歌词,从中找出发音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效的练习加以解决。(“外”“涯”“角”几个开口音高音吐字的口腔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④完整演唱歌曲

⑤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1.演唱提示:

1、用缓吸缓呼的换气方式,控制气息的过渡流失。

2、“道”“拂”“浊”“声”“之”“涯”“角”“余”高音用相应的母音逐一解决。

3、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4、表达出歌曲婉转,抒情的情感。

2、拓展训练

①小组成员分别演唱《送别》

②演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③教师做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方案。训练提示:

1、要求学生单独或自由组合同伴上台演唱。

2、开展互评时,可再次聆听示范曲,找差距,建立好的声音回响。

3、歌曲综合练习

①《故乡的小路》

②《半屏山》

③《我有玩具大家玩》

④《小篱笆》

进行儿歌表演。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巩固练习了气息、哼鸣、连音等几种基本的发声方法,并且运用

这几种发声方法演唱了歌曲《送别》,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发声方法的同时体会歌曲的内涵,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唱一次《送别》。

第五单元 古韵新声《梅花》

教学目标:

1.深情的背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2.使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难点:

1.深情的背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2.十六分音符切分的节奏及演唱时旋律的音准。3.结合古诗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情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听歌曲,感受意境。

配乐读诗导入:看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梅花)你们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梅花呢?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所以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无数的诗句,或咏梅言志,或借梅寄情,比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2.聆听歌曲,有感情朗读诗句。

(二)歌曲教学

1.看曲谱听旋律,学习歌谱。

导言:刚才的背景音乐就是我们要学习歌曲的旋律,我们一起看着曲谱聆听一遍歌曲的旋律。(默唱一遍旋律——试识乐谱)

2.解决难点:

导言: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冬天非常寒冷,一阵风吹过,有两朵梅花随风飘落,我们一起来听老师弹奏的旋律,听一听梅花落到哪个音上了?

指导:两个音的音高不一样,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唱一唱)

3.唱曲谱:

导言:这段旋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自己对旋律的感受再来演唱一遍曲谱。

4.加词演唱:

导言:这样好听的曲子加上这样有韵律的诗,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我们来唱一唱。

5.演唱歌曲(演唱第一乐段)

学生看曲谱演唱,听完后看到问题解决。① 注意咬字清晰,每一个字的归韵 如“墙”字的ang,“寒”字的an...老师演唱第一、二乐句,学生模仿演唱。

导言:诗已经唱完了,我们听听作曲者是如何表现的? ② 完整听歌曲,为歌曲划分乐段

导言: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为什么?(同学们展开议论)

导言:大家认为谁的表述最准确?教师总结。③ 自己学习第二乐段

导言:同学们自己来把第二乐段唱一唱。6.对比旋律线:

① 分析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旋律线,进行旋律线对比,体会情绪不同。② 从旋律线中感受音乐情感,唱出感情。

指导:气息的连贯、语气的亲切,特别注意高音的气息支持,把声音送出去,再送回来的感觉。

③ 找出最能表现梅花坚强性格的一句? “凌寒独自开”

读这一句诗并演唱。指导:在唱“凌寒”时不要把声音冒出去,而要借“数枝梅”的音高唱出,这句主要是抒发出情感,唱出赞美之情。

7.介绍曲作者:

导言:听了同学们的演唱,然我感受到了,你们都像一个一个古代的小诗

人,你们想知道这么动听的曲子是由谁来作曲的吗?

介绍曲作者——郑秋枫

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歌曲,我们来说一说郑秋凤作曲家作曲的风格是亲切,自然,真实的反应艺术作品,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冬天美丽的画面,在雪白的雪中出现了好多鲜艳的梅花......(三)拓展

【阶段目标】有感情的朗诵学过的梅花的诗词,在学习梅花坚强的品质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喜爱。

师:正是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和梅花有关的艺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下面让我们在欣赏梅花绘画作品的同时,朗读一首我们曾经学过的描写梅花的诗词。有很多诗歌都是赞美梅花的,我们来欣赏一首由毛主席谱写的诗词《卜算子 咏梅》

1.同学配乐朗诵

2.同学小结从梅花身上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通过唱梅、颂梅你们从梅花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预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坚强不屈,这也正是同学们所要学习的品质。结束语:同学们: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文化,古诗新唱正是对我们民族音乐和文化的传承,在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学习到更多好听的古诗歌曲,最后让我们再来演唱一遍《梅花》来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梅花三弄》《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2、使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风格等知识。

3、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5、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教学重点

1、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2、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难点: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2、提问:中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导入课题。

3、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引入新课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二、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1)播放《梅花三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视频。(2)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古琴音色有什么特点?曲调有什么特点?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意境?

(3)聆听《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想象一弄、二弄、三弄所表现梅花的形象。

(4)唱一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让《梅花三弄》主题音乐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5)讨论:“三弄”指什么?

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6)分段欣赏《梅花三弄》,引导学生想象各乐段表现的意境。(7)全曲欣赏,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内涵。

三、欣赏古曲《渔舟唱晚》

(一)理解乐曲:

(1)纯听音乐,初步感受,充分想象。(2)反馈、讨论

(3)板书课题,分析,介绍题目来源、作者及背景

(4)前部分欣赏,细节分析。

(二)小结: 结构、音色、指套

(三)开端部分讲解 :

(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

(四)师总结。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学习四四拍的指挥手势。

2、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创造能力。

3、使学生体会歌曲思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及学会打四四拍指挥手势。教学难点:

了解八分休止符、全音符、装饰音,并演唱准确。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了晚上看到圆圆的月亮时,会想些什么?古代有一位诗人,在月圆之夜,不仅思念自己的亲人故乡,而且还写了一首诗——《静夜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根据李白的《静夜思》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板书课题

二、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1、放录音,听歌曲《静夜思》。

2、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配乐朗诵,体会感情。

四、教授歌曲,学习指挥。

1、师范唱,生小声跟唱。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较慢、节奏—舒展、声音—柔和、力度较弱,并使学生了解4/4拍)

2、师教唱歌曲。师一句,生一句。

师适时讲解八分休止符,全音符,装饰音,并多加练习巩固。

3、生随师琴声唱,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区分第二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和第三乐句的第一个音的不同,及表现感情的4、集体唱,师弹琴伴奏。

5、指名唱。

6、分组唱,并分组用乐器伴奏。

7、学习四四拍的指挥手势。(1)师示范,生模仿。(2)师带着边指挥,边唱歌。

(3)指名指挥,两边的学生乐器伴奏,老师弹琴伴奏。共同表演唱歌曲《静夜思》。

五、结束

同学们,唱得真好,可以当小歌星。“每逢佳节倍思亲”希望你们回去把这首歌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和思念。

第六单元 小小音乐剧

《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段落模唱歌曲,为创作《东郭先生》的角色表演做好准备。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教学难点

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讲《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二、范听歌曲:

在欣赏完乐曲之后,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组织孩子进行角色分析为表演做准备,而是请学生总结了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不要被畜生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三、反思质疑:

问:为什么东郭先生会被郎的花言巧语所蒙骗,而农夫却没有上狼的当呢?

孩子们对提到的问题很感兴趣,因为《东郭先生与狼》这篇课文他们在三年级就学过,只是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如:因为农夫知道不能相信畜生的话。如:因为农夫知道狼是吃肉的。

如:因为东郭先生太仁慈了,心地太善良了。等等„„

学生回答这个答案时,我接受了这个意见,但同时提出疑问:你说东郭先生仁慈,很善良,难道农夫不善良吗?农夫还救过蛇呢,只是在被蛇反咬一口,经历这个血淋淋惨痛的事实教训之后,农夫再也不相信畜生的花言巧语了。还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一只蚊子落在东郭先生的胳膊上拼命的吸血,东郭先生发现了:哪怕这只蚊子长得很漂亮,哪怕这只蚊子也会人言,哪怕这只蚊子也是苦苦哀求,38

你们说东郭先生会不会放过这只蚊子?(学生纷纷发笑,说肯定会打死蚊子)

师问:那这个时候东郭先生为什么会狠心地打死蚊子呢?他不是很善良,很仁慈吗?

四、此时又结合音乐剧,边问一边模仿东郭的书呆子气,让学生领悟„„

问1:东郭心肠软,赶紧跪下地,说一句,别客气,把那老狼呀嘛忙扶起,藏进书袋里。东郭先生还跟狼客气„„

问2:他自己做的决定,救了一个畜生,那么他就得自己承担后果。可东郭先生尽管两腿抖得急,认为好心没好报,说老狼不仗义,实在没教育。说狼没教育„„

问3:如果你在生死关头碰到人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而东郭先生呢,他是咋做的?——拉着农夫评理。在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要评出个是非曲直来,(摇头)真是愚顽不灵„„提醒学生:遇到了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死读书,读死书,不晓得联系实际,不晓得灵活变通、活学活用,典型的“高分低能”儿。任何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亦是,语文亦是,就连唱歌跳舞都是„„(举例证明:做一个舞蹈动作——它是插秧;做一个双手前推——来源于洗衣服„„)——只知道理论,文字,不知到联系实际,缺乏生活实践,这种人是最容易受骗上当的。

五、师总结:

1、不要做一个高分低能儿。要把我们学到的东西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和生活不是分离的。

2、做一个感恩图报的人,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3、不要被畜生(包括类似于畜生的人)的花言巧语蒙骗,对这种人我们要毫不留情,坚决消灭,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受害的轻则可能是我们自己,重则——有可能祸及家人。

六、带着对故事近一步的理解,跟录音机一起模唱歌曲。

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大垛庄小学音 乐 教 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1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备课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备课一、学生情况分析: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安峰中心小学音乐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2015年 月 日1 第一单元 中国娃 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1《编花篮》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3、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