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贵阳童谣丝娃娃教案及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风娃娃说课教案反思”。
贵阳童谣:丝娃娃(大班语言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随着本土意识的抬头,乡土语言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在贵阳方言说的标准的孩子已经不多了,对保护地方方言不利,所以我们想通过“童谣”来让幼儿了解、熟悉和学会贵阳话。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活动选的内容也富有贵阳特色,想通过游戏教学让孩子能对童谣和方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让孩子感受一下念童谣的乐趣。
教材分析:幼儿园童谣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学习生活同时还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将贵阳的地方方言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吸收,童谣有教育意义,使幼儿容易明白。
学情分析:受到环境的影响小朋友们习惯了用普通话交流,从而在公共场合不习惯讲贵阳方言,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设计了贵阳童谣“丝娃娃”来让幼儿了解、熟悉和学会贵阳话。
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2.通过游戏形式能有节奏的朗诵童谣。3.激发热爱家乡语言的情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贵阳方言有节奏的诵读童谣。活动难点:一边朗诵童谣一边游戏。活动准备:童谣图示、丝娃娃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出示丝娃娃)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贵阳的特色小吃,小朋友知道是什么吗?”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实物丝娃娃,教师:“当当当当,那就是丝娃娃!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观察一下丝娃娃的样子,并且尝一尝丝娃娃的味道”两位小朋友观察、品尝丝娃娃,教师:“请你们描述一下丝娃娃的样子,说一说丝娃娃的味道”,幼儿描述。
教师小结:“丝娃娃在贵州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小吃之一,把切成丝的蔬菜,如黄瓜丝、萝卜丝、鱼腥草(折耳根)等,包在皮里面,包好的丝娃娃外形很像襁褓中的婴儿,浇上特制的蘸水,它的味道酸中有辣辣中有酸,吃起来清脆可口”。
【设计意图:通过丝娃娃实物引发幼儿的兴趣,目的让幼儿对丝娃娃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唤起幼儿有关丝娃娃的生活经验。】
二、出示图片,导入童谣。
1.第一遍朗诵。教师:“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丝娃娃,现在我们来听一听一首关于丝娃娃的童谣,平时我们都用普通话朗诵,今天我们用我们的家乡话贵阳话来朗诵吧”教师一边指图示一边朗诵童谣,教师讲解童谣内容,教师提问:“这首童谣真有趣,请问你记住哪一句呢?”幼儿回答。教师:“那小朋友们用贵阳话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边童谣吧”。
2.第二遍有节奏的朗诵。幼儿通过边拍手(两下),拍腿(一下)的形式有节奏的朗诵童谣。
3.第三遍分组朗诵。先对幼儿分组,再分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如:一位幼儿扮演“黄瓜丝”一位幼儿扮演“胡箩卜丝”等,剩下的一位幼儿扮演“丝娃娃皮”)。
4.第四遍朗诵。集体朗诵童谣。
【设计意图:在幼儿已经初步认识丝娃娃的基础上,用贵阳话导入童谣,并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更加理解童谣的内容。】
三、游戏
1.拍手游戏。教师:“这首好听的童谣还可以玩游戏,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示范一下吧”,教师邀请一位幼儿共同示范用拍手的形式朗诵童谣,教师提示童谣内容,全体幼儿玩拍手朗诵童谣游戏。
2.石头剪刀布游戏。教师:“刚才我们用手来玩游戏,现在我们一边说童谣一边用脚来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吧,邀请一位小朋友与我一起示范”,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双脚并拢代表石头,左右两边张开脚代表布,前后张开脚代表剪刀),请全班小朋友自己找到一位小伙伴共同游戏。
【设计意图:由于幼儿在上一环节对童谣的节奏表现不够充分,于是通过以下两个游戏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进一步有节奏的用贵阳话朗诵童谣,增加童谣的趣味性。】
四、结束
教师邀请全班小朋友一起品尝丝娃娃。
附:
贵阳童谣“丝娃娃” 贵阳小吃多,听我说一说。街(gāi)头最常见,颜色最鲜艳。
薄薄一张皮,丝丝裹里面。酸辣爽口味,开胃身体棒。请你尝(sang)一哈,贵阳丝娃娃。
贵阳童谣“丝娃娃”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选的内容也富有贵阳特色,想通过游戏教学让孩子能对 童谣和方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让孩子感受一下念童谣的乐趣。
这一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将贵阳小吃“丝娃娃”进行了原创,以学习方言童谣为重点,以两人合作协调拍击为难点,目标的定位也较适合,易被大班幼儿所接受。在整个过程中,从体验丝娃娃的味道入手,成功唤醒幼儿已有经验,自然引出新童谣《丝娃娃》,通过一系列图片提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看看、说说、玩玩中体现了张弛有度、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层层推进、逐步提升。尤其是难点的解决巧妙而自然,利用拍手游戏帮助幼儿学会与同伴左右手协调地拍击,促进了目标的达成,与主题紧密联系。
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主观察、集体讨论、游戏体验等途径,建构自己的经验感受,提升了对民间童谣的兴趣。
在导入部分,请两位幼儿观察、品尝丝娃娃,此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出示图片,导入童谣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当老师用贵阳话朗诵童谣时幼儿都很新奇,在教学中,老师鼓励幼儿用贵阳话说童谣时部分幼儿有点害羞,有一个幼儿杨梓豪,在朗诵是时,前几遍一直用普通话进行朗诵,当老师发现时,鼓励他,引导他利用贵阳话进行朗诵,通过不断的努力杨梓豪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利用游戏(情景游戏,拍手拍脚)让幼儿更加理解童谣,通过游戏等形式来学习儿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比较兴奋,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还不断提供幼儿相互合作、交往的机会,促进了同伴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幼儿进一步获得情感满足和认知需要,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从而成就了真实有效的课堂。
本次活动通过学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方言童谣《丝娃娃》,别具村野风味,自然纯朴,让幼儿亲身感受到中间蕴含的浓郁地方特色,体验唱童谣、玩童谣的乐趣,萌发出爱家乡、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
金华幼儿园 2017年6月
《可爱的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做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2、引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
童谣教案 梳子 黄海涛 细雨是天空的梳子,公路是大地的梳子,小鱼是河流的梳子,风儿是小草的梳子,轮船是大海的梳子,妈妈呢,是我家的梳子,把家梳得整整齐齐。 教学内容:梳子教学目的......
童谣就是童年的歌一、念背童谣师谈话:同学们,有人说,童谣就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有多少童年,就有多少童谣。是啊,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多少美丽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丝娃娃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丝娃娃作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