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案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染病教案免费”。
第三课手足口病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知识,并知道预防的小常识。教学重点:正确预防手足口病。
【教学用具】 媒体、挂图。【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6天。
二、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三、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所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染,这就是很多孩子并没有直接接触到手足口病患者却被感染的原因。但是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四、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但是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另外也可以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它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因此要做到: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认真洗手。
2.不直接饮用未烧开的自来水,少吃生冷食物。准备生食的蔬菜、水果时,要注意清洗干净。使用过的餐具、奶瓶,应及时清洗、消毒。
3.避免直接接触患手足口病儿童,特别要避免使用患病儿童的餐具或便盆。4.不要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尽量少去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可使用肥皂、84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它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传染病的知识主讲教师:农彩月 授课地点:学校打教室授课时间:2016年5月15日2016年5月20日教学目的: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
传染病教案 传染病教案 课题第18章第一节传染病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并说出其病因 (2)使学生了解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3)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
第十八章《传染病与免疫》教案3月: 一、教材分析:这部分知识是近年各类生物试题中重要的内容,虽然内容少,但开放性强。通过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和免疫的复习, 了......
第一节 传染病教案教学目标: 1传染病的病因和常见传染病 2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3说明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和预防措施 导入:夏天出现的传染病患者,为何要小心? 授课:一传染......
《预防春季传染病》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2、通过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