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案_密度的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2:31: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密度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密度的教案”。

妙山中学

彭士心 教材说明

《密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知识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2.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密度的单位,会求物质的密度。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1. 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是本节课的重点; 2. 密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刻度尺、烧杯、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金色的项链

设计理念

课堂上,用阿基米德的故事情景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给学生一些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知识的火花。本节课采用边将边实验的探究式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亲自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和反思、合作和交流”等科学探究的环节,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和生产实践,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物质存在着的其中一种属性——密度。

这堂课将分组实验搬进教室,淡化了教室与实验室的区别,重视物理实验的功能。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师(引课,显示图片):从前,有一位皇帝叫工匠打造了一顶用金子制成的皇冠,当工匠送来美丽的皇冠的时候,皇帝怀疑工匠偷了他的金子,用其他的材料混在了皇冠中,但是他又没有证据也不想锯开制作精美的皇冠,于是他叫来了当时最聪明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让他来解决这个难题。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阿基米德是怎么解开这个难题的吗? 生(欲望强烈):想知道。

【用物理经典的科学故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创设情景。】

二、师生共探究,鉴别不同的物质。

1. 鉴别下面哪个是铜,哪个是铝?(老师拿出两个同样形状的金属。)生:可以看它们的颜色,黄色的是铜,银色的是铝。师:对了,这为同学观察很仔细。

2. 鉴别下面哪个是铝,哪个是铁?(老师拿出两个形状和颜色都相同的金属。)生(马上讨论开来,一会儿就有人积极举手):一个轻的是铝,重的是铁。

师:哦,这位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出相同体积的铝要比铁轻。说明是个生活的有心人。

3. 鉴别颜色相同,但是体积不同的金属,哪个是铝,哪个是铁? 生(有疑惑,讨论时间加长。)

师:这就不能仅凭颜色和轻重来判断,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难题,如何准确地判断物质的成分。

【师生交往互动互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在比较中思考,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理念。】

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

师:同一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之间究竟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讨论并进行猜想)

猜想一: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猜想二: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猜想三: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并来检验大家的猜想。

生(小组讨论,经过师生的讨论得出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物块的质量;

2、用刻度尺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与高度,计算出体积;

3、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四、实施实验探究方案

1.分工明确,人人参与。

师:在同学们的桌上准备了这个实验方案需要的器材,大家先不要动手。各小组成员要分工具体,责任到人;测金属质量,测金属的高、直径,计算金属的体积,以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交流发言等。实验时间为15分钟,完成的小组在表格上写上各自的组号,并交给老师用幻灯片投影。

【明确分工,使人人参与,有条不紊,既保证实验探究顺利进行,有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 分组实验

全班共分10小组,按照刚才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检查落实各小组的分工情况,并对一些小组进行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

五、总结交流

生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生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其大小与本身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生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师:很好,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结果可以看出,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由教师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并让学生看书本66页常见物质的密度,查找表中的最大与最小密度的物质分别是什么。以及气体密度的前提确定。

师:现在大家知道阿基米德是怎样帮皇帝解决难题的吧。生:知道,只要测量皇冠的密度就可以了。

六、小结与巩固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了物体的密度? 出示图片:分层的鸡尾酒和躺在死海上的人。

想一想:“铜比铝重”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生答:在不知道体积的情况下,是不能判断质量的大小的。应该说:铜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小。

课堂练习:

1、一块砖的密度是1.5 g/cm3,把它平分成两块,每块的密度是

()

A、0.75 g/cm3

B、1.5g/cm3

C、3 g/cm3

D、不能确定

2、关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是一个定值,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让学生小结知识内容,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强调本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密度的探究,使我们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这种思维程序。

密度教案

教学目的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

密度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密度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

密度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初步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2、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理......

密度教案

密度教案示例之一(一)教学目的1.掌握密度的概念。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教具演示实验用具:1分米3的木块1个,小黑板1块(......

下载密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密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