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编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下面是一份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一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分类识字:
(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学海拾贝,复习旧知。
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习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思考问题:
(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
(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
(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读出好奇的语气。
4.请孩子们自由读一遍。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第三节齐读。
[教学板书]。
9明天要远足。
睡不着海——各种颜色。
云——洁白柔软。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二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三
一、复习:
出示生词,开火车读。
二、理解学文:
1.按自然段指名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课题拓展法)。
3.展示台:知道了故事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个帮事读得生动,让大家都喜欢听吧!
生先独立练习再展示。
每名同学可以选三名同学给出指导建议。
4.分角色表演读。
5.理解感悟。
(1)出示讨论题: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2)各小组展开讨论。
(3)汇报:
(鼓励学生大胆的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可能有三种答案:一种是花生被摘走了;一种是花生开花后没有结果;一种是花生结果了,没被摘走而是被埋在了土里。)。
(4)体会松鼠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6.小松鼠找不到花生,它会怎么办呢?
同学们先想象,再动笔写一写。
三、拓展学习: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对于植物的果实,你还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学文,要让学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读书就能自己明白这一道理。越是这样浅显易懂的课文,学生越感觉没有兴趣,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低年段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想,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对于文中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同桌两个一个扮演“小松鼠”、一个扮演“鼹鼠”,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兴,这种心情的变化要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对于小松鼠没找到花生时的失落心情,则通过课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花生生长的漫长过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怎样才能将这种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边读书边体会,边体会边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回到课文中多读几遍就明白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通过读书解决的,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原来我这么厉害!这种朗读指导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通过时间的积累学生慢慢会掌握这种方法,慢慢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虽然要实现这一步会很艰难,但我会一直尝试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四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时”“候”“觉”等11个生字,会写“自”“己”“衣”3个生字。掌握3种偏旁“彳”“亠”“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要学会正视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自己又很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送你们上学的时候,当你们看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自己来上学,有没有很羡慕呢?(生答:有)。
2.师:那个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大多好啊!)。
3.师:为什么呢?(因为我再大一些,爸爸妈妈就不用每天辛苦送我上学了。)。
4.师: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和你们一样,有时候能自己系鞋带、穿衣服时,他觉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时候呢,够不到按钮、害怕打雷时,他又觉得自己很小。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小朋友吧!
二、看图读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2.读一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3.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一说。)。
4.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并向老师请教。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3.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口头扩词练习)。
4.巧识字形。
(1)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比一比:己—已自—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本课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出示课件“图图上小学了”。
3.师:同学们,图上这个孩子叫图图。你们看一看,图图在做什么?
4.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然后看图说话。
5.师:图图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时候呢,他又觉得自己很小。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再看一看课文,找找原因吧!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问题。
2.指名回答。
(1)文中一共讲了几件事?(4件事)。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
(3)为什么“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预设:(长大后,父母会渐渐变老……)。
(4)为什么“我”又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引导学生从长大后能自己做或帮助父母做很多的事等方面作答。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交流合作解答疑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小?(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三、指导写字,体验成功。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采取多种形式认读。
2.自主记忆生字。
3.仔细观察生字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好看。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个别难写的字。(学生自由练写,师针对个别指导。)。
[教学板书]。
10大还是小。
大小。
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
不要长大,快点长大。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六
一、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七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八
一、童话导入:我们来给小猴想办法。
1.出示《小猴子捞球》的画面,播放有趣的童话故事。
2.听童话,看画面,提出问题“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议一议“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板书“小猴子捞球”
5.小猴子把球捞上来了吗?怎么捞的?我们来帮小猴子想想办法。
二、口语交际,互相评说:
1.小组讨论:我来帮小猴想想怎么办。
2.全班交流,学生评价。(师随机提示“如果用这种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学生们帮小猴想出了不少好办法,那么他们会采用什么办法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请大家扮演小猴子,四个人为一组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捞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请你完整地给大家讲一讲“小猴子捞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九
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充满童趣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1、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难点:书写“前、蚁”。
1、导入: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话。(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像: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
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1、指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认它们的名字吧!
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认读生字。
a、自主认读。(出示所有注音的生字词)
b、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
c、指名同桌赛读。
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展”、“蜘”、“蛛”;“结”读第一声。
d、愿意读的小朋友一齐读。
3、识记生字。
a、自主识记(看板书:盯着这些字,读一读,把它们记在脑子里。)
b、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c、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4张生字卡片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蜻蜓、蝴蝶是小动物的名称,“展”、“运”、“网”不是。注:如果学生以偏旁归类也可以。)
4、巩固练习(生字去掉拼音):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过渡: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的字和小动物有关。
a、小组讨论(带有“虫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b、全班交流。
出现所有的“虫字旁”的字,印证学生的发现。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a、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出示: 蜻 蝴 ……
虫 青 虫 胡
b、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c、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宇旁”时,一横改一提。
3、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认识很多的字。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a、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b、“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怎么样写才好看。
c、“再看”黑板。同生指导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自由练读课文(写字快的学生可以多读几次,慢的学生可少读几次。)
1、我会认。
a、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b、“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举起来,读三次。
2、我会说。
a、“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卡,上部分是小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上台来举着那张图卡先带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个动物朋友。
b、“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c、全班交流:你还在哪儿看到过今天学习的生字?
1、过渡:小朋友们真不错,刚才学得很好,现在看看你们读书读得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学唱、生表演唱。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
4、引背。
5、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6、表演背。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我先说,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出示“前”、“空”。学生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1、出示课后实践要求。
听,我们的学习伙伴在说什么呢?(播放录音)
2、提出实践要求:小朋友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5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十
1、熟读、背诵古诗,感知大意。
2、认识13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3、处理课后练习,积累词语。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用自己的方法识记一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感悟诗中大意,学习文中二类生字。
一、导入。
在宋代有一个人叫范成大,与尤、杨万里、陆游合称“四大家”。他很有才气,多次做官,他常常写一些描写农村风俗的诗。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带农忙的时候,他来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黄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麦也到了扬花授粉的阶段,油菜花多数都已经谢了,可是却不见人影,原来人们在大忙的季节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飞过。看到了此情此景,诗人范成大写下了《夏日》这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一)读诗、赏诗,感悟诗意。
1、老师配乐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感悟古诗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诗中的意思。汇报。
(二)处理文中的二类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类生字,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进行出声认读。
2、通过组词的方式学会应用这些二类字,重点讲肥、稀、惟、蛱、篱。
3、巩固复习二类字。
猜字游戏完成。
三、朗读、背诵古诗。
四、作业:熟背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一类生字的认读及其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复习二类生字(卡片)。
二、学习一类生字。
梅:形声字,可用拆字法识记。木﹢每=梅。
1、梅,落叶乔木,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味酸。2、梅花。3、梅的果实,本课取此意。
杏:会意字,指一种果子,即杏子。杏子是一种果树,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药,所以木下加个“口”。
肥:会意字。从肉,从巴。肉作偏旁变写为月。本义指胖,左“月”是肉的变写,右“巴”像一低头坐睡的人形。可灵活识记为:懒人整天吃了就低头坐着打瞌睡,所以肉很肥。引申为土地富饶、肥沃。
字谜:月儿长尾巴,胖得像猪娃;庄稼一枝花,全靠他当家。
麦:字谜“春夏交替”。“下面折文脚,上面王出头;此物获丰收,餐餐吃馒头”
采:爪字头儿。
菜:字谜:采草而非草,每餐离不了。
一种植物(草字头)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这当然是“菜”了。比较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色彩,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来用脚踩,加上草头就是菜。
无:字谜“天脚下拐弯”
三、练习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古诗,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复习一、二类生字。
二、处理课后练习。
1、连一连。
2、读一读。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3、写一写。先读后写。
4、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针对学生反义词的训练。
5、背一背作为知识的积累,初晓诗中大意,背诵全诗。
三、作业。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十一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4)春笋掀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人们梅花。
涌动盛开挨着片片彩云。
人流一朵一朵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散发清香。
(多)(美)。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十二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带壳花生)因为它特别香,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吃它。其实不仅我们喜欢,小松鼠也很喜欢吃它。有一次,小松鼠发现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可是它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读音)(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文字。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置疑:哪些发音有困难?
4.根据学生提出的难读字,及本课的生字,出示带音节词卡。(指名三个各读一遍,老师注意纠正,然后由一个人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识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领读。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说一说记字方法。
5.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再次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
2.同学们按字的结构给字分类。
3.分类指导书写。
4.同桌互查,交流写字心得。
(五)总结。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十三
本组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实验过程,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弄明白。
《全神贯注》,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而体会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有关罗丹的资料袋可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读读,以丰富对课文人物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课文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可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场景来理解。
《父亲的菜园》要了解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样,要抓住对人物描写的语句重点学习和体会。
口语交际、习作:这是本学期第二次写人的作文(第二组实际上也是写人的)。作文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选择材料,即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把一个人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
1. 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教时:13课时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十四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
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知道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经买来了车票,第二天9点到西安我听了很高兴。第二天我一大早起来,9点以前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很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猜猜看。
3、教师板书:晚上9时上午9时。
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怎样变成21时的?
时刻。这种方法教普通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普通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探究新知。
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时?
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
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间是怎样过去的?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怎样计算经过时间?
在书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16580124.html】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欢......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分析1一年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分析1一年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