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即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反复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根据诗歌意境,能够借助想象,运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诗歌画面。
4.歌颂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资料助学】
1、 作者: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自学导航】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2、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3、根据学法自学古诗。(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点拨: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的意思。爱:真爱,留恋的意思。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红于:比……还红。二月花:春天的花。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合作探究】
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
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想象漫游: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有何感想?
4、.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白云生处有人家”胜于“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原因。
【质疑释疑】
【对比阅读】
词见课后练习三
1、范仲淹《渔家傲》描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范仲淹《苏幕遮》主要抒发了什么情绪?
3、《山行》与范仲淹的两首咏秋词对比,情调有何不同,从哪些词句中可看出?
【达标检测】
1、下列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①衡阳燕去无留意。()
②四面边生连角起。()
③山应斜阳天接水。()
④芳草无晴,更在斜阳外。()
2、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寐:
②黯乡魂。
黯:
③明月楼高休独倚。
休:
3、“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为历代读者所喜爱?
作业:
请你根据《山行》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其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反思】
班级:___学习小组: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批改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山行》 (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山行》教案(北师大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二、教学重......
《山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熟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阶段的古诗词学习还是得注重量的积累,只有大量的阅读背......
【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2、体会浓浓的亲情,学会理解并接受亲人的爱。3、领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自主学习】1、 了解作者杨新雨:出生于张家口市,祖籍山西五台山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