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案模板 时间:2022-10-03 05:36: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王宝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及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学会把握陆诗的感情基调;

2、 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投影导入新课: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大家都学过的一首诗,请问:这是哪朝哪位诗人的诗?

对!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歌。那么,他在这首诗歌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也写词,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他始终坚持抗金,至死不渝,上面《示儿》诗就是明证,因此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抒发此类情感的诗歌《书愤》,一同感受诗人那“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

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一般就按2-2-3拍的节奏来读。本诗抻何韵?有什么好处?答:每联第二句押an韵,天成节奏和韵律,读起来回环上口,具有音乐美,给人以情韵流容的艺术感受。)

2、要求学生据此方法齐读、熟读。

三、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鉴赏品味诗歌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明确: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推崇,诸氏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尽管蜀汉地狭人少,他仍毅然上表北伐,颂古为了非邻居作者自负为卫国良将,却“报国欲死无战场”。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宗起先的全降派身上,用“千载”名反洁,到现的委婉含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5、这自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从早年豪迈到晚年的悲愤,概括了一生的心事和抱负,洋溢燥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膛的悲愤。

6、小结: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五、简析陆游爱国诗歌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民族矛盾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兴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1、 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引》

2、 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3、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六、课外搜集陆诗,加深这方面的认识。背诵这首诗。

王宝杰

《书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书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书愤》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书愤》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三),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书愤》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的: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

《书愤》导学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编制人:罗宏涛审核人:刘增杰【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诗人陆游生平及其诗作,理解这首诗的内容。2.技能目标鉴赏这首诗的艺术写作手法。3.情感目标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情......

《书愤》教案(高二必修)

书愤【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2、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3、掌握诗歌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

下载《书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