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的描述、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培养阅读能力,感受生动的笔法。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
【教学设想】
《绿色蝈蝈》是一篇自读课文,它妙趣横生,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要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语文,又了解了自然知识。教学中将采用“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猜谜导入
谜面: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猜四种昆虫。
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
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吗?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吗?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都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二、作家作品简介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1915年),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达尔文赞他说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三、阅读感知
速读,用简洁语言归纳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请用“读过全文,我知道了绿色蝈蝈……”的句式作答。(声、形、斗、食、居)
四、品味语言
1、手捧这篇热情洋溢的随笔,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味,最值得回味呢?说说原因。(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教师总结指导。)
2、小结:语言传神,比喻生动,拟人形象,突出特征。
五、片段研读
1、“争斗”部分
(1)进入角色,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段,看看能否读出那种紧张的战斗气氛和观察者的钦佩之情。
(2)“评人读”,展示对最喜爱的一两句话的理解。
参考:--拟人手法运用,平添情趣,亲切形象。
--动词连串使用,突出了蝈蝈这个进攻者的锐不可当之势和被进攻者的懦弱。
--神情活灵活现,如“纵身追捕”等。
--观察者细致,沉醉昆虫世界,折射出人性的关怀。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吗?(学习方法,写作技巧,个人体验)
2、“争鸣”部分
(1)如何表现出绿色蝈蝈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请默读课文自学。
一方面通过比喻变陌生为熟悉。“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另一方面大量使用与音乐有关的名词和形容词,准确地再现了多姿多彩的虫鸣世界。
(2)段尾深情的慨叹,亦庄亦谐,令人动情。
六、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
2、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3、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畅谈自己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和规律,避免泛泛而谈。有所体验的同学,应加以肯定)
七、课堂小结
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我们应该去读读《昆虫记》,因为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也让我们更加富有爱心。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只要同学们专心探索,还有很多个世界等待我们去打开。
八、布置作业
1、针对板书中的五个方面,分别从文中找出或自己编出绿色蝈蝈的美称来。
2、猜谜: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做活,四姐做活不点灯。(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3、说出几个有关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
4、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18.绿色蝈蝈
法布尔
声:尖锐、喑哑、短促、清脆、柔和--()
形:嫩绿、苗条匀称--()
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
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
居:和睦共居--()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初读:筛选主要信息。2.精读:理解文章,欣赏文学性的描述,学习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3.领悟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的人文精神,感受他执着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理解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绿色蝈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绿色蝈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2、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理解式朗读的方法感知内容、理解欣赏。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
课题名称:18课《绿色蝈蝈》教材所在页:第87--91页一、简介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