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元教材分析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49~52页着重教学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第53~55页联系实际问题教学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56~57页是一次实践活动。在本单元中,安排了两则“你知道吗”。其中第一则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第二则以北京时间早上7时为例介绍了世界几个知名城市的地方时间,让学生初步知道“时差”。
1.认识24时记时法的教材编写特点。
这部分教材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引入24时记时法,第二段是讲解24时记时法,第三段是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想想做做”密切配合各段的教学。
2.形象地展开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
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
3.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 单元设计意图 1.认识24时记时法的教学思路。
(1)联系实际教学24时记时法。
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教学时一方面要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24时记时法。
(2)设计较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教是要充分注意到这个难点。在学生已经知道一天里有两个8时、两个10时、两个12时等的基础上,首先要利用例题连贯的三个钟面讲述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接着利用线条上的0~24时教学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换。先分别讲了上午8时、中午12时与晚上8时转换成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试着把16:00和18:30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3)扎实、灵活地安排“想想做做”。
2.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要形象地展开。
(1)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
(2)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求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方法。
(3)“想想做做”选择学生身边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题复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24时记时法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创设现实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并归纳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比较出两种不同记时法的异同及其特征,能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互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教具钟、本校作息时间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引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出示课题) 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理解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二、结合生活实际,主动探索24时记时法的规律
1、谈话:天渐渐地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了。(课件显示钟面时间和小朋友起床的画面)谁能说说小朋友是什么时间起床的吗?
2、谈话:你能用两种不同的记时法分别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提问:从深夜0时到中午12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经过了多少时?
3、(课件显示钟面时间和小朋友上课的画面)谁能说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上课?
4、谈话:你能用两种不同的记时法分别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吗?
唤起学生已有的的经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
5、小结提问:你是怎样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的?6、我们在大年夜的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守年岁)
是深夜12时,这个时候,用24时记时法就是几时?它与第二天有什么关系?
2、24时转换成12时记时法
师:生活中,除了电视里,还有哪儿用24时记时法?
出示:车站站牌、肯德基营业时间、百润发营业时间、银行营业时间。
结合学生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应用
1、谈话:你们非常顺利地解决了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时间的的问题,顽皮的小闹钟也来凑热闹,时针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游戏,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通过给钟面画上时针和根据钟面上的时间,可能在做什么,让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
四、课后延伸
。 通过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让学生及时巩固24时计时法。
教学反思
课题: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重点与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课前准备:节目预报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
…………
下午2时六一剧场
下午4时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七巧板
…………
晚上6时30分大风车
晚上7时新闻联播
…………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欲望。
二、
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1、教学整时的计算
出示节目预报表。
组织交流,要知道“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首先要知道什么?
小结计算方法。
2、教学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计算
出示时间线段图。
组织交流,引导两种思路。
小结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00到16:30是1小时30分,合起来是3小时。
(2)先算12:00到16:30是4小时30分,再从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6:00是1小时30分,所以是3小时。
2、完成P54(2)
3、完成P54(4)
出示:
(1)百货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时。
(2)快餐店:6:00到9:00是3小时,中午11:00到1:00是2小时,下午5:00到8:00是3小时,合起来是8小时。
(3)超市:周一至周五8:00到22:00是14小时,周六至周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时。
引导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
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方法的灵活性。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在第5题除了书上的问题,再提出一些求火车在相邻两个车站之间运行时间,或在某个车站停靠问题,要注意控制所提问题的难度。
教学反思
新课标第一网
课题:周末一天的安排 第3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写自己周末一天的安排计划表,增强时间观念,学会合理计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操作活动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时间观念,学会合理计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课前准备:针对书中的情境,准备相应的练习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了解小华的作息时间表
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6:30起床
6:40-7:00早锻炼
7:00-7:30吃早饭
7:30-8:10做家务
8:10-8:40做作业
8:40-10:00到新华书店购书
10:00-11:30看课外书
11:30-12:00吃午饭
12:00-13:10午睡
13:20-16:20参观动物园
16:20-18:00看电视
18:00-18:30吃晚饭
18:30-20:00制作航模
20:30睡觉
www.xkb1.com
在活动中,重在让学生体会24时计时法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同时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休息学习时间。
二、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三、课后拓展
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制作一张时间安排表
通过解决周末一天安排的安排表格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熟练计算经过的时间。
通过学生安排自己自己周末一天的活动,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反思 Xkb1.com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单元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单元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知识技能:1、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2、 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二......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第七单元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二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用“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表达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另一部分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