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五单元:认数(一)9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认识10(教材第23页的例题及23-24页“想想做做”的第1-7题。)
课时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10的实际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数字10,并了解10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10个一是一个十。
教学具准备
小棒、直尺图等,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瞧,各族小朋友正在跳舞呢!(教学光盘出示主题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观察这幅图来学习数学知识。
二、自主探索
1、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数给同桌听。让一个学生上台数,其他学生对此作评价。
2、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图上的每个小朋友用一个小圆片来表示,那你要拿出几个小圆片?把你们准备好的圆片动手摆摆看,摆好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统计做对的人数。
3、拓展应用。讲述: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0,你能用10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教师巡回检查,并奖励表现好的小组一颗“智慧星”。
4、写10比赛。
讲述:老师知道小朋友的小手一定很痒了,很想动手写写10吧!别急,先看清10,说说你会怎么记住这个10。 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强调10在日字格中的写法。
5、小结。
小朋友爱动手又爱动脑,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
教师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认数、数数)。
讲述:这儿有把尺子,试着把这些数读给同桌同学听一听,好吗?说说你有几种读法。
学生读后讲述:数数可以顺着数,倒着数。检查顺数、倒数的情况。
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述:翻开书第24页,看看辣椒哥哥叫你们干嘛?パ生按要求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检查后,教师讲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出示一捆铅笔,问有几枝,让学生当众数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第3题图,讲述:图上画了山楂和一双手,下面有个田字格,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学生:让我们数出山楂的个数和手指的根数。
让学生仔细数一数,再把数出的数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书写格式)
反馈:你是怎么数的?你为什么这样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比较快)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写数,注意每两个数之间空1格,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好后,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鸭,填在括号里。
提问: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从右边数起呢?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复习>、<,口头比较两数的大小,再在书上独立完成,做完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7、“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后组织反馈。
四、总结评价
谈话:怎么样?唱歌、跳舞、玩游戏、做智力题、吃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第2篇:第五单元:认数(一)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二(教材第25页练习二第1-6题。)
课时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数感,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环节
一、复习回顾 回顾10以内的数,着重在6-10的数。
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
二、进行练习
1、第2题:
学生独立填数。
填好后,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提问:比6大的数有哪些?比6小的数有哪些?
3接近1还是接近10?……
你能学着老师也来提出问题考考老师和同学吗?
2、第3题:
给学生读题,再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独立完成,再交流。
3、第4题:
读一题,做一题,注意分清第几盆花与第几盆有几朵花。
注意进一步体会左、右方位的不同
4、第5、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充分交流。
强调有条理的思考,答案不是唯一,但答案只要填一个。
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第3篇:第五单元:认数(一)7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认识6-9(教材第21页的例题,第21~22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
课时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
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
教学难点
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6~9各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可爱的动物“狗贝贝”及带来的数字娃娃)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练习认数、读数。
2、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
第4篇:第五单元:认数(一)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
教学难点
把1-5各数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
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2、完成第4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
第5篇:第五单元:认数(一)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认识6-9练习课(教材第22~23页“想想做做”的第4-9题。)
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数学学习素材和前面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9,加强6~9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
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6-9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熟练书写6-9各数
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学生:6、7、8、9
2、教师板演写6-9各数,并相机强调每个数的书写要点。
3、在田字格上练习写6~9。
二、进行练习
1、填一填、读一读。(“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说说已经填了哪几个数,还有哪几个数没填?学生在书上□里填数,填好
第6篇:第五单元:认数(一)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一第1-5题。)
课时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数数和数的大小的比较。
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请同学们将我们学过的0-5按顺序从前往后顺数一便,再倒数一遍。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
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让学生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顺序。
根据其中的某个数,摆出学具来表示,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
2、第2题:
谈话:我们用你学过的知识帮
第7篇:第五单元:认数(一)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认识1-5(教材P11页例题,第1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
教学难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呀,经常需要数数,还需要把数记下来,你能告诉同学和老师一些你认识的
第8篇:第五单元:认数(一)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认识=、>和<(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课时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动物头像若干、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2、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