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的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红蜻蜓教案”。
《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两声部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和谐地演唱《红蜻蜓》,感受合唱之美。2.以情带声演唱歌曲,表达追忆童年的歌曲意境。教学重、难点
1.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学生音准不易把握。
2.《红蜻蜓》歌词虽然通俗易懂,却在平白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词曲结合,浑然天成,是一首非常难得的优秀儿童歌曲。在教学中,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控制,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开始两小节从“
”情绪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非常深情。第二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由于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朴素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童年时代,你第一次遇见蝴蝶的心情是怎样的?
下面欣赏一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吗?(蜻蜓)PPT出示一组红蜻蜓的图片引入。
二、学习歌曲 1.认识谱子 调号: 1=F 拍号: 34 小节线: I 终止线: II 各种表情记号: 各种力度记号: 2.学唱谱子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2)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
(3)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4)分小组唱曲谱。3.学习歌词。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同学们在演唱时,请注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及时换气。(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二段歌词。(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
4.学习第二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二声部谱例)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注意提示学生划拍唱)。(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3)分小组唱曲谱。
5.合唱曲谱。(《红蜻蜓》歌曲学习)
(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唱两个声部曲谱。(2)两个声部合起来唱曲谱(轻声)。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唱自己的声部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
(3)两个组互换声部练习。6.合唱歌词。
(1)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教师注意倾听两个声部的音准,针对不准的音,让学生多听,使两个声部声音谐和。
(2)教师钢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二、三段歌词。
三、歌唱方法
1.注意气息的运用。
歌曲《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四三拍指挥图示)
(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
(2)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
(3)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合唱歌曲(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2.注意节拍。
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
(1)用深情、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歌词,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
(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
3.完整演唱歌曲。(《红蜻蜓》伴奏)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1)轻声演唱。(2)气息悠长。
(3)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
童年的幻想正在实现,我们像小溪流出山涧,流向江河,奔向大海,伴着生活的航帆,愿晚霞中的红蜻蜓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四年级音乐《红蜻蜓》教案李 丽一、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试着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红蜻蜓》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红蜻蜓》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蜻蜓》教案,欢迎大家......
《红蜻蜓 》教学设计人音版音乐教科书第八册孟灵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唱歌曲。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通过二声部的演......
音乐教案《红蜻蜓》 教学内容: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