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教案 局解教学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食品教学大纲教案”。
臂,前臂前区和手掌 目的与要求:
1. 上臂前群肌肉的位置,大致的起止,功能和神经支配 2. 肱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
3. 重要神经(正中,桡,尺,肌皮神经)的走行和分布。4. 肘窝的边界,内容物及彼此间的位置关系。5. 前臂前群的肌肉位置,层次,功能和神经支配。6. 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和分支及生理意义。
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
简介内容:
1. 上臂前群肌肉的位置和神经支配。
2. 肘窝的边界,内容物及彼此间的位置关系。3. 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和分支及生理意义。
示
教:
手掌的标本讲述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重点掌握重要的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及支配。2. 前臂肌肉的层次和位置关系。
小
结:
1. 提问肱动脉的走行及分支。2. 提问学生手掌皮肤的神经支配。
3. 总结本次课程出现的血管神经的变异。
图
示:
掌浅弓和掌深弓的形成。
臂后部,前臂后部(手背),背部浅层 目的与要求:
1. 桡神经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2. 前臂后群肌肉的层次,位置和大致的起止,功能和神经支配。3. 前臂后部及手背的神经和动脉的分布。4. 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
5. 肩带肌的位置,大致起止,功能及神经支配。6. 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
7. 背部浅层肌肉和竖脊肌的位置,大致起止,功能及神经支配。8. 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层次。
9. 背部的神经和动脉(副神经,胸背神经的走行,位置和所支配的肌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的走行和所供应的肌肉。)
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
简介内容:
1. 前臂后群肌肉的层次和神经支配。2. 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3. 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4. 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层次。
5. 副神经的走行,位置和所支配的肌肉。
示
教:
对学生背部深层肌肉的操作和辨认进行指点。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辨认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2. 让学生体会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3. 注意寻找肩胛区和背部的血管和神经。
小
结:
1. 提问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
2. 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形成和穿行结构和前后都成的差异。3.总结本次课程出现的血管神经的变异。
图
示:
鼻烟窝的形成,内容物。
腹部(腹前壁)目的与要求:
1. 腹前壁的解剖层次。2. 腹直肌鞘的形成。
3. 腹股沟管的形成,内容物,精索被膜的形成与腹壁肌肉的关系。4. 腹股沟三角的形成及意义。5. 直疝与斜疝的形成及鉴别。6. 股环的形成。
7. 网膜囊和网膜孔的形成。8. 腹膜陷凹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辅助教具:
挂图三张。简介内容:
1. 简介腹前壁的解剖层次。
2. 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的走行,分布和腹壁浅动静脉的起止,走行和分布。3. 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止,走行和形成的结构。4. 腹直肌鞘和腹股沟管的形成。5. 腹股沟三角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6. 大网膜和网膜囊和网膜孔的形成和生理意义。7. 腹膜陷凹的形成及临床意义。
示
教:
在学生解剖腹股沟管和腹股沟三角时给予示教,并提醒其注意腹壁的层次。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注意腹壁浅,旋髂浅动脉的保护。2. 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
3. 切割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二者有时不好区分)时注意轻柔,不要伤及血管和弄乱层次。4. 注意保护腹股沟管各壁及其内容物。5. 保护腹壁下动脉。
6. 打开腹腔时不要翻动腹腔内容物。
7. 认真体会网膜囊和网膜孔和腹膜陷凹的形成。
小
结:
1. 腹壁的解剖层次。2. 腹直肌鞘的形成。
3. 阑尾切口及层次(学生自学)
4. 提问腹股沟管的形成,内容物和精索被膜的形成与腹壁肌肉的关系。5. 提问腹股沟三角的围成,意义。
6. 直疝与斜疝的形成及鉴别,让学生自学手术方法。7. 提问股环的形成。
图
示
1. 腹壁静脉的回流方向。2. 大网膜的形成。
腹膜后隙和腹后壁 目的与要求:
1. 肾和肾上腺的位置,毗邻,肾被膜的层次和肾蒂的形成。2. 输尿管的起止,行程和狭窄。3. 腹主动脉的位置,分支和分布。4. 下腔静脉的合成,位置和属支。5. 乳糜池的合成,位置和形态。
6. 腰丛的位置,组成,主要成分和分布。7. 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的位置。8. 腹后壁的肌肉的起止和作用。辅助教具:
挂图一张。简介内容:
1. 肾被膜的层次和肾蒂的形成。2. 肾上腺的血供。
3. 输尿管的形成和狭窄。4. 乳糜池的合成,位置。5. 腰丛的主要神经。示
教:
在学生找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的位置时,给予示教。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观察肾三层被膜;注意肾蒂的内容物及排列;有无副肾动脉。2. 注意以腰大肌为界,其外侧,内侧及穿出的神经及作用。3. 腹腔神经节和乳糜池的位置。4. 肾上腺的血供。
5. 左右肾上腺静脉和睾丸/卵巢静脉的注入差别。小
结: 1. 提问学生肾被膜的层次和肾蒂的形成。
2. 总结腹主动脉的位置,分支和分布和下腔静脉的合成,位置和属支。3. 腹腔神经节和乳糜池的位置和相关知识点。4. 腰大肌周围的腰丛的神经分支。5. 要求复习下节课内容和准备考试。图
示
腰大肌周围的腰丛的神经分支。
股前区,内侧区,小腿前,外侧面(足背)目的与要求:
1. 大腿前群和内侧群肌肉的作用,N支配及分布。2. 股三角的形成及内容物。
3.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的形成和内容物。4. 股管的形成和内容物。5. 收肌管的形成和内容物。
6. 股动脉的分支和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走行和支配。7. 小腿前区和外侧区的肌肉分布和作用及神经支配。
8. 胫前动脉的走行和供应及腓总神经的走行,分支和支配。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
简介内容:
1. 股前区,内侧区的皮神经的走行和分布。2. 大隐静脉的走行和收受。3. 腹股沟浅淋巴结的排布。4. 阔筋膜及其形成的结构。
5. 简介股三角,肌腔隙和血管腔隙,股管,收肌管。
示
教:
找寻穿动脉及演示肌腔隙和血管腔隙的形成。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提醒同学皮肤的切口一定要浅,防止损伤深层结构。2. 找寻大隐静脉的属支和伴行的三条动脉。3. 注意保护收肌管及其前壁穿出的结构。
4. 注意内收肌群的层次结构及短收肌前后走行的闭孔神经的前后支。
小
结:
1.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的形成和内容物。2. 管的形成和内容物。3. 收肌管的形成和内容物。
4. 内收肌群的层次结构及短收肌前后走行的闭孔神经的前后支情况。
图
示:
大隐静脉的属支和伴行的三条动脉。
结肠上下区脏器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胃,十二指肠,肝,胆囊,胰,脾的位置,毗邻,形态;及动脉支配和静脉回流。
2. 腹腔干的分支。
3. 胆汁和胰液排出途径。
4. 胆囊三角的形成,内容物和临床意义。5. 空回肠的位置,形态,构造和血供的区别。
6. 大肠的位置,分部,形态特点,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
7. 阑尾的位置及其变化,体表投影及其临床意义。阑尾动静脉的特点。8. 门静脉的位置,合成,属支,门静脉与腔静脉系的吻合和侧枝循环及其临床意义。9. 结肠上下区的各脏器结构的位置关系及毗邻。
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
简介内容:
1. 腹腔脏器的分区。
2. 板书讲解腹腔干的分支,提醒同学变异的情况。3. 板书讲解胆囊三角的形成,内容物和临床意义。4. 讲解胆汁和胰液排出途径。
5. 简介阑尾的变异情况及寻找方法。6. 图示门静脉的合成及变异。
7. 门静脉与腔静脉系的吻合和侧枝循环。
示
教:
分离腹腔干时给予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分离腹腔神经丛,(大胆但不要破坏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勿完全游离血管。
2. 仔细观察并保护好胃左静脉。3. 保护好Treitz韧带,不切断。
4. 注意有无除肝左右管以外的副肝管。5. 注意胃右动脉的发出位置的变异。
6. 注意门静脉合成的变异情况(肠系膜下动脉的注入变异)。
小
结:
1. 总结本次课的血管变异情况,组织学生讨论。2. 总结胆汁排出途径。3. 提问Calot三角。
4. 总结阑尾的位置变化的体表投影,结合阑尾炎讲解相关临床知识。5. 门静脉的合成及其侧枝循环,提问学生其临床意义。
图
示:
1. 解腹腔干的分支。
2. 胆囊三角的形成,内容物。3. 胆汁和胰液排出途径。4. 门静脉的合成变异。
颈部浅层 目的与要求:
1. 颈外静脉和颈前静脉的走行和注入。2. 颈丛的皮支走行和分布。3. 颈部的分区。
4. 颈深筋膜的分层及所形成的结构。辅助教具:
挂图一张。简介内容:
1. 颈阔肌的其止和作用。2. 画图表示颈部的分区。示
教:
颈深筋膜的分层及所形成的结构。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皮肤切口要浅,防止损伤颈阔肌。
2. 颈阔肌切割要浅,保护好深层的血管神经。
3. 分离枕小神经的时候注意保护胸锁乳突肌后缘浅出的副神经。小
结:
1. 提问颈丛的皮支走行和分布。2. 复习颈部的分区。图
示:
颈部的分区。
颈外浅层,颈动脉三角,颈根部 目的与要求:
1. 颈外动脉的走行和分支和颈内静脉的走行及属支。
2. 副N,迷走N,舌下N,颈攀,颈部交感干,颈丛的走行和分布。3. 斜角肌间隙的形成和内容物。4. 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及其供应。5. 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走行。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简介内容:
1. 颈外动脉的走行和分支。
2. 副N,迷走N,舌下N,颈攀的形成和走行。3. 斜角肌间隙的形成和内容物。示
教:
1. 锁骨下动脉的分支。
2. 副N,迷走N,舌下N,颈攀的形成和走行。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在离断胸锁乳突肌时保护好副N。2. 保护好颈攀。
3. 注意观察有无颈中神经节。4. 注意有无副膈N。
小
结:
1. 总结本节课出现的神经血管变异。2. 提问斜角肌间隙的形成和内容物。
3. 副N,迷走N,舌下N,颈攀的走行和支配。
图
示:
斜角肌间隙的形成和内容物。
面部浅层,腮腺区,头皮,颞窝 目的与要求:
1. 面部浅层的神经走行,分支和作用。2. 面部血管的分支和分布。3. 头皮的层次。
4. 上颌动脉的分支(理论)。
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简介内容:
1. 面部浅层的神经走行,分支 2. 头皮的层次。示
教:
颞窝和颞下窝的血管,神经的分布。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修洁面肌的时候注意保护浅层的血管神经。2. 以腮腺管为界寻找面神经的终支。
3. 面神经与三叉神经有吻合,注意保护和观察。4. 在颞肌的深面试寻找颊神经(感觉神经)。小
结:
1. 提问学生头皮的构成及各层次的特点。2. 总结本节课所发现的血管神经的变异情况。3. 布置期末标本考试的事宜。图
示:
头皮的层次。
舌骨上区,舌骨下区 目的与要求:
1. 舌骨上肌群的起止和作用及神经支配。2. 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和内容物。
3. 舌骨下肌群的起止和作用及神经支配。
4. 甲状腺的位置,毗邻,血管走行,神经(喉上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支配。
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简介内容: 1. 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和内容物。
2. 简介甲状腺血管走行,神经(喉上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支配。
示
教:
甲状腺血管走行,神经(喉上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支配及其位置关系。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分离甲状腺时候注意保护血管神经,注意观察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2. 注意有无甲状腺最下动脉和甲状腺中动脉。
小
结:
1. 提问学生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和内容物。
2. 甲状腺血管走行,神经(喉上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支配。3. 舌骨上下肌群的起止和作用及神经支配。
图
示:
甲状腺血管走行,神经(喉上和喉返神经)的走行和支配。
臀区,股后面,小腿后面(足底)目的与要求:
1. 臀区主要的肌肉的起止,作用及神经支配。
2. 臀区主要的动脉和神经的走行,供应或支配部位。3. 大腿肌后群肌肉的起止,作用及神经支配。4. 掴窝的构成及内容物。
5. 小腿后区的皮神经的分布和大小隐静脉的走行情况。6. 小腿肌后群的起止,作用和神经支配。7. 胫后动脉及胫神经的走行和分支。
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 简介内容:
1. 臀区主要的动脉和神经的走行。2. 掴窝的构成及内容物。
3. 小腿后区的皮神经的分布和大小隐静脉的走行情况。
示
教:
甘油标本展示髋肌,并给同学讲述各肌的起止及神经支配。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注意臀部肌肉的切割方法(在肌肉的中部切开,然后向两侧翻起)。2. 注意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及其分支的高度。3. 保护好小腿后部的皮神经及大小隐静脉。
小
结:
1. 臀区主要的肌肉的起止,作用及神经支配。2. 掴窝的构成及内容物。
3. 讲述踝管的构成和内容物及其位置关系。
图
示:
图示掴窝的形成。
小骨盆,会阴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构成。2. 盆筋膜间隙的位置,内容物。3. 直肠和肛管的血管,淋巴及神经。4. 子宫的固定装置和子宫的血管。
5. 髂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及其分布区域。6. 闭孔神经,骶丛和自主神经的走行和分布。7. 坐骨肛门窝的形成,内容物。
8. 会阴浅隙和会阴深隙的形成和内容物。9. 睾丸被膜的层次。
10。会阴的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和分布。辅助教具:
挂图四张。简介内容:
1. 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构成。
2. 子宫的固定装置和子宫的血管。3. 坐骨肛门窝的形成,内容物。4. 睾丸下降的过程。示
教:
男女盆膈和尿生殖膈的形成,会阴的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和分布,男女性生殖器官的示教。
巡回指导:(指导操作重点)
1. 体验盆筋膜间隙,膀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2. 输尿管的走行及其与输精管和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3. 体会固定子宫的装置。
4. 注意髂内动静脉的变异情况。小
结:
1. 提问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构成。
2. 让学生总结肛管的齿状线上下的血管神经淋巴回流的差异。3. 总结本节课出现的血管神经变异。4. 强调下周考试纪律。图
示:
睾丸下降的过程。
胸壁,胸膜,纵隔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肋间肌的走行方向和血管神经的分布情况。2. 胸膜的分布和胸膜腔的形成。
3. 纵隔的位置和分布及各部分的内容物及毗邻。
4. 心包的形成和心包横窦和心包斜窦的位置和临床意义。5. 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走行和收受。
6. 膈神经,迷走神经,交感干,灰白交通支,内脏大小神经的走行,支配。7. 胸导管的起止和走行。辅助教具:
挂图 简介内容:
1. 简介胸部的构成。
2. 简介肋间肌的走行方向和血管神经的分布情况。3. 胸廓内动脉的分支,尤其为心包膈动脉的意义。4. 胸膜腔的分部及胸膜隐窝的形成。
5. 简图讲述纵隔的划分及各部分的内容物。
6. 简介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走行及交感干,灰白交通支,内脏大小神经。7. 简介胸导管的起止和走行。操作重点:
1。胸壁的打开注意保护胸膜,不要划伤手。
2.取肺时和纵隔胸膜剥离时注意保护膈神经,迷走神经。3.心包的切口方法。
4.注意左右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走行的差异及喉返神经的形成。
5.勿损伤胸导管。
6.开胸时切胸骨柄尽量靠上,后位肋骨则尽量向后,保证开胸后的视野大些。
示
教:
在学生打开胸壁和纵隔时给予指导,尤其指导要保护好神经血管和胸导管。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按照讲义上的步骤方法进行操作。
2. 纠正学生使用解剖器械的错误,提醒学生的操作要轻柔,注意保护好不明的血管和神经。
3. 胸壁,纵隔胸膜剥离和取肺时指点学生注意保护膈神经,迷走神经和胸导管。4. 让学生体会胸膜隐窝和心包横窦和心包斜窦。
5. 让学生查明左右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走行的差异及喉返神经的形成情况,对照教科书加深记忆。
小
结
1. 总结肋间肌的走行方向和血管神经的分布情况,提问学生临床穿刺位置。2. 提问左右膈神经,迷走神经的走行的差异及喉返神经的形成情况。3. 让学生回去复习有关内脏神经的知识,(本书的136-141页和系统解剖学)4.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板
书
1. 画图讲解纵隔的形成及内容物 2. 画图讲解黑白交通支的形成。
胸前区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胸前壁的体表标志和体表标志线。
2. 掌握锁骨上神经,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外侧皮支)的走行和分布;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和肋间后动脉的外侧皮支的走行和分布范围;胸腹壁静脉的走行和收集范围。
3. 掌握深筋膜的分层和锁胸筋膜的位置和穿行结构。4. 胸大肌,胸小肌作用及神经支配。5. 头静脉的位置和收受范围。6. 乳房的构造和淋巴引流。辅助教具:
胸壁挂图一张 简介内容:
1. 讲解局解的重要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局解的方法和应用思维。
3. 讲解注意事项(尊敬死者,磨刀,保持卫生等)。4. 介绍胸前区的解剖层次。
5. 介绍离断肌肉时和分离血管神经时应注意的事项。6. 简介本次课学生应该观察到并掌握的基本结构的名称。示
教
示教一具标本,让学生了解应用解剖学器具的方法和本次课的操作步骤。回答学生的提问。巡回指导:
6. 检查学生能否按照正确的解剖学方法进行操作,并提问学生体表标志。7. 辅导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器械,并教授相应的操作技巧。8. 在学生离断胸大肌时给予指导和示教。
9. 让学生辨认已经解剖出来的解剖结构并联想其功能。小
结:
1. 重申解剖方法和解剖器械的使用,并且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解剖思维。2. 就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并纠正错误。3. 扼要总结一下本节课要求和重点。4.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腋窝的内容
腋 窝
目的与要求:
1.掌握腋窝组成(一尖一底和四个壁的形成)。
2.前锯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的作用及神经支配。
3.腋窝的内容物:腋动脉的位置和分段以及分支的发出位置和分布范围。
4.腋静脉的位置和收受范围。
5.臂丛的形成和分支以及分布或支配区域。6.腋窝淋巴结的分群情况。辅助教具:
腋窝挂图三张。简介内容:
1. 介绍腋窝的构成和解剖层次。
2. 简介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的发出位置和分布范围。
3. 介绍臂丛的分支(包括胸长神经,胸内外侧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腋神经,桡神经的形成和分布区域或支配区域)。4. 简介三边孔和四边孔和内部走行的结构。
5. 简介本次课程的操作步骤并再次讲解解剖器械的用法和解剖思维的形成。示
教
示教一具标本,使学生了解到如何打开腋窝以及清除视野内的脂肪,并让学生辨认淋巴结并复习解剖学器具的应用和了解本次课的操作步骤,回答学生的提问。巡回指导:
10. 指导学生按照讲义上的步骤方法进行操作。11. 纠正学生使用解剖器械的错误,提醒学生的操作要轻柔,注意保护好不明的血管和神经。12. 在学生离断胸小肌时给予指导和示教,并提醒学生一定注意保护胸长神经。13. 指导学生寻找出腋动脉和臂丛的分支,并让学生注意可能存在的变异现象。14. 让学生辨认已经解剖出来的相应的解剖结构并联想其功能。小
结
1. 重申解剖方法和解剖器械的使用并强调解剖学思维的重要性。2. 和学生一起学习腋窝的淋巴结群的分布情况。3. 提问本次课程的相关知识。
4. 总结本节课的要求和掌握的重点。
5. 要求学生总结解剖经验和心得,预习下次课的内容。
局解课感想这学期是我们开始学习医学的第一学期,九周的时间就学完了系统解剖,紧接着就是充满刺激与挑战的局部解剖。有些想学医的人报考中医院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医不......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无二、熟悉1.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2.常用的解剖器械及其使用。 3.常见结构的解剖方法。三、了解1.局部解剖学定义。 2.人体分部......
《局解解剖学》试题A卷答案(09级临床医学专业适用)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额肌,枕肌2、椎前筋膜,脊柱颈段3、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4、乳房、胸肌筋膜5、腓肠肌内侧皮神经、腓......
填空(40分)选择(10分)名解:头皮,胸腰筋膜,颈袢,腹股沟三角,腕管,股管,膀胱前隙(七选五) 问答:乳房的淋巴回流左右肺根毗邻的异同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动脉血供,静脉回流,甲状腺肿大的症状,手术切......
RECORD SHEET FOR DISSECTION PROCEDUREDate:Members: 熊莹,张淑敏,印小毛,程雨,梅林Operator: 梅林Aistant: 熊莹Region of Diection: 下肢ⅠDiection Record:(1) 翻皮:自耻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