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备考教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政治复习课教案”。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一、【背景资料】
2010年1月1日,在中国和东盟19亿人民的共同期盼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调剂资源余缺,参与世界资源的分配,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创建了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
(2)发挥比较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各自先进科技成果,增强各方自力更生能力。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不仅有利于中国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分工链,还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积累经验。对东盟国家来说,则可利用中国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实力、工业体系和市场缓冲力,带动东盟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应对跨国公司挑战,共同促进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双方加强互利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交流,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借鉴东盟在某些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2.哲学常识
(1)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双向互动、竞争开放的合作平台,将为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后,双方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
(2)发展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无到有,到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等,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3)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来分析。中国—东盟既合作又竞争,在合作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强化合作。
(4)量变与质变的统一。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2003年正式实施“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成功完成,自贸区在2010终于全面建成。
3.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机构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的对外职能。
(2)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中国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分工链;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积累经验。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是中国和东盟各国谋求长远发展战略,努力争取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的结果。中国与东盟由竞争走向“合作双赢”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各成员国积极履行各项责任和义务,这表明,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发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科技等领域。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是我国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促进东盟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既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精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
②两国之间有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③两国贸易是基于各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两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名列前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中国与东盟十国携手抗击金融危机,逐渐消除关税壁垒,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
A.国家性质决定国际关系 B.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存在7、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意义。
材料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合作也将发生积极变化:将由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由各自独立的板块市场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辩证法联系观的什么观点?
材料三: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通过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特别是自由贸易区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成为中国与东盟十国重要的正确政策选择。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2、C3、D4、C5、C6、B7、C8、B9、C10、B11、D12、(1)有利于双方携手抗击金融危机,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共克时艰、互利共赢;有利于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的发挥优势扩大出口和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全方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互补,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有利于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相信任,将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一个更高水平。双方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2)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也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合作也将发生积极变化:将由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由各自独立的板块市场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双方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3)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通过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特别是自由贸易区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这是中国与东盟十国重要的正确政策选择。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背景资料】2010年1月1日,在中国和东盟19亿人民的共同期盼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规则1: 定义对于此附件:(a)“缔约方”意为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1 导言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随着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已变成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战略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勾画与实施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市场时间表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09-12-31发表评论>> 视频播放位置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建自贸区基本文件以来,双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小组成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下,迈向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新的世纪,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无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