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六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音乐教案 课题 《 同一首歌 》
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
表演《同一首歌》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掌握歌曲并会演唱。
1、感受歌曲,了解音乐的性质,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激发儿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彩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新学期寄语: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每一个同学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踏着春的脚步,伴着春的歌声,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同学们,新学期新任务,你有信心做好吗?好,老师忠心希望你们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在学习中一马当先,在生活中吉顺呈祥。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茁壮成长,像登鹳鹊楼一样步步高!
复习上册教材歌曲。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语: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我们进行了《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性质: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提问:(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我为这首歌制作了一部非常美的MTV,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小结: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课题:《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二、基本部分: 1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读歌词。4学习歌曲。5随音乐拍手。6分段学唱。7齐唱歌曲。8指导不足之处。9自评、互评。
三、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讨论
四、结束部分:小结。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万马奔腾,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象。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复习。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演奏家。
3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4复听全曲,同时随音乐打拍子。5学唱主题音乐。6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小黄鹂鸟》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鸟的美好感情。
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部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演奏《筷子舞》随音乐边唱边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银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银杯》,培养学生热爱蒙古族音乐,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连接中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复唱时正确演唱。教学难点:正确演里二声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1、2、3、4、听音乐问好。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随音乐打拍子。
4、掌握音乐的强、弱。
5、齐唱。
6、指导不足之处。
7、反复练唱。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1、象。
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曲的音乐主题。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通过欣赏平原我的心、化妆舞会、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感受了解外国音乐的魅力并了解两首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内容、旋律特点及音乐形 63、节奏训练。
4、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
2、介绍音乐的作者。
3、介绍音乐的风格。
4、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5、了解本曲。
6、随音乐打拍子。
7、学着哼唱本课主题音乐。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红河谷》
教学目标:
1、2、学唱歌曲《红河谷》。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两首歌曲。能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2、听音乐问好。发声练习。
3、复习。
4、节奏训练。
5、导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范唱带。
2、教师范唱。
3、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习本课歌曲。
5、随音乐打拍子。
6、掌握音乐的强、弱。
7、齐唱。
8、自评、互评。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 >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随音乐打拍子.5.掌握音乐的强.弱.6.齐唱.7.指导不足之外.8.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 >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对阿根廷的音乐表出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为歌词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
乐句的关系.9 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音乐背景.3.感受音乐的意境.4.复听全曲.5.听想唱做.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学习应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这这首歌曲.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点:准确视唱二声部歌曲.10 教学难点:高低声部应使声部均衡.协调.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学习歌词.5.随音乐打拍子.6.掌握音乐的强.弱.7.齐唱.8.分段演唱.9.自评.互评.三.结束部分:小结.一、自我介绍
课题 《茉莉花》11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始。我是来自泰师附小的一名音乐老师,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师就可以了。
二、导入新课
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总结歌曲内涵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8.尾声: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
四、小结:下课。
课题:期中复习
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中考核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教室的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聆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为歌词不达意配旋律时,应注意小乐句与大乐句的关系.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连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如果想知道的话请闭上眼睛,老师马上送出。不过,请不要作弊喔!(师萨克斯演奏改编的《茉莉花》)
茉莉花洁白、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传唱着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
录音: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样,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己分组讨论一下。
分组讨论。(生回答问题,反馈讨论的结果。)师在听的时候注意抓住以下几点关键词:
节奏、方言、流行、民族、情景„„
好了,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这两首《茉莉花》的 15 第一句,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出示两首《茉莉花》主题旋律。(师钢琴伴奏,生跟唱两句歌词。)请大家拿出口琴来,我们来演奏第一条旋律。(生口琴汇报练习成果。)老师来演奏第二条旋律。(师单簧管演奏)
大家刚才又重温了两首《茉莉花》的主旋律,谁来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请同学们从节奏、旋律上来分析!
课件:《茉莉花》歌词。
(师钢琴伴奏,生用普通话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接下来老师再提一个问题:
假设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你们说怎样来区别他是来自哪儿?
录音:江苏民歌《茉莉花》 课件:拼音。
想不想听老师用方言演唱?老师也是刚学的,唱得不好请不要见笑!来掌声鼓励鼓励。
刚才我们所学的方言其实就是江苏省的方言。俗话说:“宁听江苏人吵架,不愿听浙江人说话。”江苏人说话、唱歌都是很柔的,带有江南水乡婀娜多姿的韵味。课件:江南水乡图
大家能不能带着江苏方言柔美的特征再来唱一遍《茉莉花》?
录音: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片段 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
课件:《图兰多特》剧照
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重温当时的情景? 录音:歌剧《图兰多特》选曲片断《聆听东边升起月亮》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假如你是一名导演,你如何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用几分钟的时间表现出来?
我们来看看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仅用了8分钟,选用了哪些内容来将中国几千年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的?
师小结:民乐、武术、京剧、以及被誉为“第二国歌”的《茉莉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在《茉莉花》婉转、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课题:复唱>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音乐传统教育,让歌声融于思想教育之中.2.指导学生进行编创活动,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准确指导学生学唱的能力.教学难点:准确视唱并学习吉剧的特有韵味.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范唱带.2.教师范唱.3.有节奏的读歌词.4.复唱时要细心分辩音乐的强.弱.5.要正确演唱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意境.6.齐唱.分组演唱、个人表演唱 7.声音要协调.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内容: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
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材分析:
《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电子琴、电教媒体课件、录音机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演唱《洛列莱》
1、师简介歌曲背景。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
2)轻声试唱歌谱。
3)唱词。
4)完整演唱。
5)有感情的演唱。
4、师弹琴。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魔法师的弟子》感受那优美奇妙的音乐。
2.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准确指导学生学唱>,准确视唱并学习旋律的特有韵味.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节奏训练.4.导言.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范唱音乐.2.随音乐打拍子.3.仔细听范唱曲旋律.4.分段进行模唱.5.注意正确演唱.6.唱好音乐的强.弱.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速度较慢,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的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来了。
1、师简介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 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 聆听《黄鹤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聆听《黄鹤的故事》感受优美的乐曲曲调。
2.指导学于进行音乐创作,加强学生的音氏不素养,提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准确指导学生学唱旋律选段,准确哼唱并学习旋律的特有韵味.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 1.介绍乐曲.2.完整聆听乐曲《黄鹤的故事》.3.说一说听乐曲的感受 4.反复聆听 5.一段段的模唱.6.正确的进行模唱.7.复唱《罗列莱》
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 教学内容:
一、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
二、表演《军民大生产》、《翁嘿呀》。
三、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二、演唱是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三、通过学习这些歌曲,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教材分析:
《军民大生产》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曲调健壮豪迈,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
《翁嘿呀》是吉林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连连夯》是一首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节奏鲜明、铿锵、活跃,节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调质朴、开朗、雄壮,展现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电教媒体、音乐教材等。第一课时 10-2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表演《军民大生产》
1、简介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师弹琴。
4、师生小结。
1、了解歌曲背景。
2、聆听歌曲范唱。
《军民大生产》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曲调健壮豪迈,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
三、下课。
第二课时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表演《翁嘿呀》。
1、师介绍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师弹琴。
4、师生小结。
1、了解歌曲背景。
2、聆听歌曲范唱。1)有感情的读歌词。2)听琴唱歌谱。3)唱词。4)完整演唱
4、师生小结。
《翁嘿呀》是吉林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三、下课。
课题:复唱> 教学目标: 1.学唱这首歌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并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22 2.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节奏和间高,来演唱这两首歌曲.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时要注意三拍子和四拍子的拍子结构.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2.随音乐打拍子.3.随音乐分段演唱.4.正确的表达音乐的情绪.5.正确的演唱.6.演唱时要唱出音乐风格.特点.7.注意三拍子歌曲的特点.8.齐唱.9.自评,互评.三.课题:聆听> 教学目标: 1.欣赏男声独唱>使学生感受男声独唱的特色,其风格潇洒,充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23 满着青春的活力.聆听《连连夯》
2.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教学重点:练习打击乐合奏应用口念熟节奏,再合作.并逐渐由乐句过渡到乐段.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4.节奏训练.5.导言.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听全曲.2.介绍歌曲的作者.3.介绍歌曲的背景.4.让学生感受歌曲.5.复听时随着哼唱.6.描述音乐内容.三.结束部分:小结.结束全课.课题: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24 1.学唱歌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并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2.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高,来演唱这两首歌曲.3.听想唱做通过视唱训练,增加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时要注意三拍子和四拍子的拍子结构.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二、聆听《让世界充满爱》 1.介绍歌曲背景。2.播放《让世界充满爱》
问: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3.再次播放
问:歌曲的风格是通俗的还是其他类的歌曲?通俗歌曲再节奏上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唱唱吗?
4.跟着音乐哼唱
5、请生讲关于“友谊”的故事。
6、师生小结:“让世界有真心的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 1.了解歌曲背景。2.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3.再次聆听并回答问题。4.跟着录音哼唱并即兴表演。5.讲一讲关于“友谊”的故事。
6.师生小结。这首歌曲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对友谊的珍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念!
三、师生情、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作品,让同学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意。
欣赏乐曲《我们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编创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期末复习
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课题:期末考核
16—2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考试
一、复习歌曲及其歌谱
1.《同一首歌》 6.《银杯》 2.《小黄鹂鸟》 7.《拉库卡拉查》 3.《红河谷》 8.《茉莉花》 4.《罗列莱》 9.《军民大生产》 5.《嗡嘿呀》 10.《敖包相会》
二、考试办法 个人抽签考试。
三、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总评成绩 40% 60% 100% 优、良、及、待及。
四、总结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1、明确新学期教学目标、任务要求2、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暑假生活,提出新的希望。3、学习本学期必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1、唱好本学......
第一单元:心中的赞歌教学内容:1、唱歌:《美丽的星座》2、唱歌:《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3、聆听:《在灿烂的阳光下》教学目标1、巩固在小学的音乐学习中所已具有的良好习惯.具有参......
学唱歌曲《我爱北京**》活动目的:1、跟着音乐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尝试用拍手动作拍打音乐的节奏2、感受歌曲愉快、跳跃的情绪活动准备:歌曲《我爱北京**》 **挂图活动过程:......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 芬芳茉莉课 型 综合课时 2课时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 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
第一单元 我的祖国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