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演讲内容新_防震减灾演讲稿

演讲稿 时间:2020-02-27 21:42: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演讲稿】

防震减灾演讲内容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防震减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筑起生命的防护墙 为生命加把安全的锁》。请看一段视频。地震以其排山倒海之势,瞬间便使山河移位,生灵涂炭。这里曾经风景如画,鸟语花香,可转眼间山河破碎;这里的人们曾经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可转瞬间成为一片废墟;曾经这里是为人祈福,佑人平安之所,可在天灾面前,神仙却连自己都无法保佑。这里曾经是知识的海洋,孩子快乐自由的成长;可是如今,在那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山河呜咽,花草落泪,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在那曾经充满生机的校园里,再也看不到那活泼的身影,调皮的模样,再也听不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了,愿逝去的灵魂在天堂得以安息。

当我们扼腕长叹上天不公平的时候,却有一所学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无一人伤亡,创造了中国地震史上的奇迹,它就是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它的校长叫叶志平。让我们记住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吧—叶志平!他每年把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的维修上,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严格细致到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

无独有偶,1995年我省苍山5.2级地震时,没有人因地震而直接伤亡,但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恐慌,导致拥挤、跳楼,使300多名学生受到伤害,留下惨痛教训。

两相对比,叶志平校长的做法,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朋友们,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中,总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防险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今天,希望通过科普知识的宣讲让我们更多的了解防震减灾知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第一篇古今地震知多少

在二十世纪,我国甘肃、四川、西藏、云南、台湾、河北等地相继发生了十次重大地震灾难,在地震中丧生的人数达到约70多万人,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无家可归,给人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建国前发生的地震地震中,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高达83万人。特别是发生在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的郯城地震,震级为8.5级,波及8省161县,死亡5万多人,是当时全国总人数的千分之三,史称“旷古奇灾”。今天我们看到的熊耳山大裂谷就是那次地震留下的地貌,几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能从现在乱石林立,巨大的山裂中感受到当时地震的惊天动地的力量以及巨大的破坏力。

朋友们,让我们牢记这些灾难,共同走进地震知识的殿堂,去揭开地震的那并不神秘的面纱吧!

第二篇地震知识知多少

那么什么是地震呢?地震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动。它像台风、暴雨、火山喷发、海啸一样,是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要认识地震就得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它的活动规律。

地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墁、外核、内核。如果用一只鸡蛋来表示的话。地壳相当于鸡蛋壳,地墁相当于鸡蛋清,中心层是蛋黄相当于外核与内核。

活动规律:由于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造成了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做缓慢运动,在这些巨大力量的长期作用下,有些岩石会发生倾斜、变形,当地球内部的能量积累到足够大时,一些本身比较脆弱或有些轻微裂隙的岩层就会在这种力量下产生剧烈的震动,这样地震就发生了。

让我们通过图片来了解地震中的几个概念:震源和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级和烈度: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

地震是我国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地震是我国群灾之首,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地震的分类:根据成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地震,一类是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中危害最大,发生频率最多的是构造地震,约占90%,像唐山、汶川、雅安等地发生的地震都属于这种地震。

下面让我们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一下全球地震的分布带,而我国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汇处。

通过我国地震分布图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地震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所以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省处于郯庐断裂带,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

朋友们,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让全民了解地震,掌握防震减灾的知识,更好的保护好我的生命,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地震的破坏力虽强,但并不是没有一点震前预召的,我们的地球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总是提前给我们以预示: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震异常:地震异常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

微观异常:指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才能观测出的地震异常。宏观异常:由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

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气象异常等

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异常: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动物异常行为平均在震前6小时出现,震前2 ~3小时达到高潮。

在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之前就曾出现了大量蜻蜓乱飞,青蛙上街、桃花凌雪绽放,大量鱼涌水面等动植物反常表现。

还有地震云的出现。大震预警现象主要有地声和地光

(1).我们来看一组地光的照片。地光是地震前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报。虽然时间很短,瞬时即逝,但当观察到这种地震前兆后,应该利用这个短短的时间,争分夺秒,立即采取防避措施,减免生命财产的伤亡损失。

(2).地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内。根据地声传来方向,可判断震中方向。一般讲,地声小,震级小;地声大,震级大;地声脆,震源浅;地声闷,震源深。因此,听到地声时,就应果断采取临震避险措施。

地震宏观异常的预报效能已经得到了验证。中国第一次利用宏观异常对余震预报取得成功是在河北省邢台地震现场。1966年3月26日在宁晋县百尺口6.2级地震前,邢台地震工作队提出了三条预报依据:即震中区水位急剧涨落、井水翻花、发浑和动物异常行为反常。

注意!并非所有的宏观异常都与地震有关

所以当我们发现宏观异常,要及时报告给地震部门,由专家对异常进行科学判别!地震预报的发布:地震预报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如果处置不当,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地震专家在内都无权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意见。

当我们听到各种有关地震的消息时,要冷静并认真分析,不可轻信和再传播。要听信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的直接声音,打击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维护社会安定。

第三篇地震防护知多少

在地震强大的地动山摇的震撼力面前,我们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无法阻碍地震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牢记防震减灾的知识,在灾难面前将伤害降到最低。

从地震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叫大震的预警时间。地面颤动时间往往是逃生的最佳时间,大约有十二秒左右。

所以我们要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 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如果我们身处室内,在平房或一楼可瞬间逃到安全的地方,要选择跑。如果处于高的楼房或其他室内,我们要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要选择躲。

如果在室外,我们要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寻找活命三角区。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可以构成三角区的空间去躲避

地震时倒下的梁与物体会形成一个三角区,物体越结实形成三角形空间就越大。如果在室内这些地方都将成为我们的活命三角区(看图片)

很多人不懂这个三角区,所以他们教孩子这样!

假如地震发生,你不能这样做(1)躲到桌子,床下和汽车里

(2)靠墙站立或蹲下(3)站在门框边上

假如地震发生,我们应该这样做:(1)、迅速寻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2)、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

再次强调,如果你想在大地震时活下来!请记住“活命三角区。请切记:小震时,防砸伤,找掩蔽物。大震时,防压伤,找三角区。

学校作为人员集中地,孩子的安全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当地震发生时,正确做法:当无法立即逃出时,要以比桌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的旁边。

当能逃出时,面对地震我们要抓住关键的时间,用书包或书本护住头部,听老师的指挥从安全通道有序的撤离到空阔的避难场所去。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牢记防震减灾知识,人们编了一段好听好记的地震自救歌。• 你拍一,我拍一,地震自救要学习.你拍二,我拍二,镇定自若不要怕.• 你拍三,我拍三,安全有序往外散.你拍四,我拍四,疏散不及钻桌子.• 你拍五,我拍五,被困废墟把嘴捂.你拍六,我拍六,相信自已会得救

• 你拍七,我拍七,救助未到不要急.你拍八,我拍八,如有可能往外爬.• 你拍九,我拍九,听到声音要求救.你拍十,我拍十,战胜困难贵坚持.让我们通过一段地震逃生的视频来更好的掌握防震减灾知识。

在生活中,并不是我们掌握了防震减灾的知识,地震就被我们吓跑了,就不会在我们身边发生,一旦在地震中遇到危险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果遇到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如果被埋怎么办——实施自救

加固环境、保存体力、包扎伤口、敲 击 求 救

切记:被埋下方莫要慌,搬开杂物扩空间。不要乱叫保体力,包扎伤口自救护。保护支撑防余震,先露头部呼吸畅。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自救成功的例子:

震后72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据统计,震后第一天救出存活率为90%,第二天为50-60%,第三天仅剩下20-30%。但汶川地震后,很多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5月17日凌晨,红白中学职工李克成被困在废墟中106小时后成功获救。地震后,李克成被埋在废墟下,他摸到了一个学生用的作业本和一个矿泉水瓶子,他喝自己的尿液,用作业本纸充饥,等到了救援。

互救小常识:时间就是生命。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救人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生”,后救“人”。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救援力量。

第四篇熊耳山地震遗址保护策略篇

熊耳山地质结构复杂,拥有国内最长的地震大裂谷,是目前我国仅有的六处崩塌开裂典型地震遗址之一。2006年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熊耳山裂谷遗址的发现和命名,填补了我国东部地区历史地震遗址的空白。所以要开发与保护并重,切不可本末倒置。

第五篇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亲爱的朋友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抗震救灾,凸显人间真情。在荒凉与废墟面前,在一次次的天灾面前,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一次大地震会教我们清醒不少,我们这个世界,有的人不幸死于象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也有不少人是死于无知。

防震减灾,杜绝人祸,警钟常鸣,居安思危。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更有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防震减灾知识。做安全的使者。愿天佑中华,福佑你我,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携手同行,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更多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更多的生命加一把安全的锁吧!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摘抄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摘抄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

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

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手抄报,是指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媒介,是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下面是关于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的内容,欢迎......

防震减灾黑板报的内容

防震减灾黑板报的内容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4.将门打开,确保出......

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内容

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内容近年来我国强地震频发,不但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形成严重的威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分享。防震......

下载防震减灾演讲内容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防震减灾演讲内容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