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演讲课程教学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大纲英语演讲”。
英语演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演讲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32/2 课程类别/性质:通识教育/选修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英语演讲是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讲授英语口才、基本演讲类型、演讲技巧,分析演讲实例,使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英语演讲,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演讲能力及沟通、领导能力,并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辨的能力,达到使学生学会演讲稿的写作方法以及提高在公共场合演讲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从属项目关系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无
三、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
1.了解演讲语言、演讲谋篇的基本特点。
2.了解英语演讲技巧,做到语言上能达意,并且学会充分调动各种非语言因素进行表达。
3.具备能够在公共场合进行英语演讲的能力。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 公众演讲的基本概念(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演讲的定义、演讲的类型、演讲的目的、演讲的特征以及演讲的构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公共演讲以及组成演讲的必要元素。重 点:演讲的类型以及构成。难 点:演讲的构成。第二章 演讲稿的特征(2学时)
教学内容:演讲稿的作用、要求、特点和分类;以及如何准备演讲稿。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基本特征。重 点: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可讲性和鼓动性。难 点:如何充分准备高质量的演讲稿。第三章 演讲稿的写作(10学时)
教学内容:定题演讲的三大组成要素:内容、结构和语言。内容要有明确的观点,要选择恰当并且新颖的题材和角度,要有充分支持观点的论据;清晰的结构会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应当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语言要准确、恰当并具备一定的美感和煽动性。
教学目标:让学生具备能够写出一篇完整的演讲稿的能力。重 点:如何写出完整的演讲稿。难 点:语言的得体。第四章 演讲台上技巧(4学时)
教学内容:演讲台上的常用技巧包括:克服怯场,演讲前要充分准备,演讲中要注意语音效果,要正确使用肢体语言,要与观众有眼神的交流,不要让观众的反应影响情绪等。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适当的演讲技巧,提高演讲的效果。重 点:各种常用的演讲技巧。难 点:肢体语言的使用。第五章 演讲佳作赏析(4学时)
教学内容:演讲佳作赏析,包括:历年英语演讲比赛决赛视频,美国总统公开演讲,乔布斯在斯坦福毕业典礼演讲以及电影《国王的演讲》。
教学目标:通过经典演讲的赏析,让学生学会演讲技巧的实际应用。重 点:演讲片段的特点分析。难 点:分析揣摩不同场合的演讲特点。第六章 演讲实训(10学时)
教学内容:通过模拟演讲比赛等情景,给学生实际应用所学演讲技巧的实践机会。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演讲实践经验。重 点:英语演讲技巧的实践。
难 点:活学活用所学的演讲知识的技巧,达到最好的演讲效果。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1.《英语演讲比赛参赛指南》,宿玉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2.《英语演讲实训指南》,(美)吉布森(Gibson,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3.《大学生英语演讲》,柴瑞琴、吉哲民,国防工业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六、授课方式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视听材料为辅助。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与具体事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新信息点、重点、难点,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用恰当的例证加以说明。
教学手段: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合理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及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七、考核方式
成绩的评定由任课教师负责,主要从学习态度与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成绩分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制定人: 审核人:
英语演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语演讲课程编号:学时/学分:32/2课程类别/性质:通识教育/选修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一、课程目标与定位英语演讲是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本课......
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制订,2006年修订)课程编号:100191英文名:The Art of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and debating课程类别:专业选修学分:2学分课时:32课时主......
《研究生英语演讲I》教学大纲为指导我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英语演讲课程的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大纲。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班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英语演讲》教学大纲四川美术学院 英语教研室 肖红(一)课程性质沟通能力成为合格人才的必要素质,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学生的一大弱项。然而使用英语作为工具的沟通能力的训练......
附件1: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