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写作要点(精选7篇)_讲话稿写作

发言稿 时间:2022-03-13 07:17: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发言稿】

讲话稿写作要点(精选7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讲话稿写作”。

第1篇:讲话稿写作要点

讲话稿写作要点

给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行的两个建议:

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记住各类公文结构、措辞等,尤其是一些套话,掌握各种文体开头与结尾处的不同等。对于初写公文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照着原来的文件来,他怎样你就怎样。

2、多抄多写。公文语言讲求严谨、简洁,多写多练习会进步很快。真正的写作天才并不多见,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其实不难,但是要会抄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经验是:先根据写作主旨拟出一个公文提纲,再根据每部分的需要,抄一些内容来充实。借鉴与整合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相信你的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

正文: 领导讲话写作要点

讲话稿是领导在各种会议上讲话时所用的文稿,往往带有表态性、指导性、宣传性和鼓动性等特点。一般讲话稿的内容要经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代表领导集体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观点,故还具有限定性、适合性、鲜明性、原则性的特点。要写好讲话稿,使其既体现集体决策,又适合讲话者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认为,要想写好讲话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了解写作背景,构思好讲话稿的结构和内容,体现限定性

写讲话稿首先要了解清楚会议的相关情况。如是什么样的会议,面对的听众是什么样的人,文化素质高低,参加人员多少,是否有上级领导在场等。然后根据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其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方面的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要把握好讲话稿的内容,当说什么就写什么,模糊之词尽量不要用,不该说的内容坚决不要写进讲话稿,以体现限定性原则,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讲话稿首先要实而有情。讲话稿是运用实话实说的形式与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人信服。讲话稿的写作,切忌言之无物。其次要大而有理。讲话稿离不开讲大道理,要始终站在比普通人高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写讲话稿要把握好分寸,大要大得恰如其分,高要高得合情合理,若有可能,可以把大道理拆成一个个便于大家理解的小道理,这样就会让人更容易接受,切忌大而无当的大话、空话和套语。第三要教而有诚。尤其在写应吸取的教训和批评教育方面的讲话稿时,要多把自己摆在受教育者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受教育者的真实想法和做法,以体现出针对性。要把握好讲话的轻重分寸,既能点到痛处,又要尊重对方,把善意贯穿于施教的全过程,使人们能为讲话者的真诚所感动,乐意接受讲话者的批评。

二、领会写作意图,使讲话稿适合讲话者的口味,体现适合性

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讲话稿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属于被动型写作即“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要想以自己之笔写出讲话者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讲话者的意图搞准摸清楚。讲话者对自己将要作的讲话,有时会提出比较成熟的见解和构思,但更多的时候是只有想法和见解,甚至连要点都没有。讲话者已有成熟见解和构思的,比较容易处理,只需毫无遗漏地将其记录下来并转化成顺畅的文字就可以了。对讲话者的要点和意图,则要敢于将自己考虑到的,在拟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次性提出来,请讲话者明确指示处理意见和办法,切忌在动笔之后再三番五次找讲话者问这问那;对连要点都没有的拟稿任务,则要全面思考,深刻分析,力争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避免不断返工。因此,撰稿者平时就要多站在讲话者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注意从客观上把握一段时间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注意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并力求贴近讲话者的所思所想。要经常主动地接近讲话者,多与讲话者进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以沟通思想,交换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一旦发现分歧,要在充分尊重讲话者意见的基础上,尽量作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弄清分歧的原则,以提高认识,达到共识,切忌唯唯诺诺,不懂装懂,白白放弃深入了解讲话者意图的良机。

三、突出个性,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力求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体现鼓动性

讲话稿的写作者要想使讲话者的讲话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因此,写作讲话稿时就要突出讲话者的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要使讲话者的讲话突出个性特征,就要科学地组织讲话材料,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切实为实现讲话者的工作目标服务。另外,强调讲话稿的个性,也是为了讲话者的讲话有助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这就要求讲话稿中能充分展现讲话者的自信和魄力,正视前进中的困难,坚信事业能够成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讲话稿只有突出个性,才能够紧紧抓住听众,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从而使讲话化作听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工作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

四、列好提纲,充分准备,尽可能把讲话稿提前送到讲话者手中,体现原则性

讲话稿写作前拟提纲是写好讲话稿的基础和前提。在拟提纲的过程中,对自己不懂或不甚清楚的问题要请教一些有经验的领导和同志,以避免出现笑话。首先是要注意导向性、教育性、启发性、说理性、示范性和科学性。因为讲话者的讲话不光是指示与要求,更是一种导向,是要求人们通过讲话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与发展方向,是要人们知道自己应当怎样去做。其次要努力做到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切忌随心所欲,不着边际。第三要开门见山,有的放矢,让人一听就知道讲什么。第四要反复修改,并提前把讲话稿送到讲话者手中,以便于讲话者把握政策高度,查缺补漏,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收到预期效果。

第2篇:领导讲话稿之讲话稿写作要点

讲话稿写作要点

【篇1:讲话稿写作要点】

讲话稿写作要点

给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行的两个建议:

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记住各类公文结构、措辞等,尤其是一些套话,掌握各种文体开头与结尾处的不同等。对于初写公文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照着原来的文件来,他怎样你就怎样。

2、多抄多写。公文语言讲求严谨、简洁,多写多练习会进步很快。真正的写作天才并不多见,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其实不难,但是要会抄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经验是:先根据写作主旨拟出一个公文提纲,再根据每部分的需要,抄一些内容来充实。借鉴与整合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相信你的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

正文: 领导讲话写作要点

讲话稿是领导在各种会议上讲话时所用的文稿,往往带有表态性、指导性、宣传性和鼓动性等特点。一般讲话稿的内容要经过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代表领导集体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观点,故还具有限定性、适合性、鲜明性、原则性的特点。要写好讲话稿,使其既体现集体决策,又适合讲话者的口味,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认为,要想写好讲话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一、了解写作背景,构思好讲话稿的结构和内容,体现限定性

� 写讲话稿首先要了解清楚会议的相关情况。如是什么样的会议,面对的听众是什么样的人,文化素质高低,参加人员多少,是否有上级领导在场等。然后根据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其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方面的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要把握好讲话稿的内容,当说什么就写什么,模糊之词尽量不要用,不该说的内容坚决不要写进讲话稿,以体现限定性原则,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讲话稿首先要实而有情。讲话稿是运用实话实说的形式与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人信服。讲话稿的写作,切忌言之无物。其次要大而有理。讲话稿离不开讲大道理,要始终站在比普通人高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写讲话稿要把握好分寸,大要大得恰如其分,高要高得合情合理,若有可能,可以把大道理拆成一个个便于大家理解的小道理,这样就会让人更容易接受,切忌大而无当的大话、空话和套语。第三要教而有诚。尤其在写应吸取的教训和批评教育方面的讲话稿时,要多把自己摆在受教育者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受教育者的真实想法和做法,以体现出针对性。要把握好讲话的轻重分寸,既能点到痛处,又要尊重对方,把善意贯穿于施教的全过程,使人们能为讲话者的真诚所感动,乐意接受讲话者的批评。

�二、领会写作意图,使讲话稿适合讲话者的口味,体现适合性

�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讲话稿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属于被动型写作即“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要想以自己之笔写出讲话者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讲话者的意图搞准摸清楚。讲话者对自己将要作的讲话,有时会提出比较成熟的见解和构思,但更多的时候是只有想法和见解,甚至连要点都没有。讲话者已有成熟见解和构思的,比较容易处理,只需毫无遗漏地将其记录下来并转化成顺畅的文字就可以了。对讲话者的要点和意图,则要敢于将自己考虑到的,在拟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次性提出来,请讲话者明确指示处理意见和办法,切忌在动笔之后再三番五次找讲话者问这问那;对连要点都没有的拟稿任务,则要全面思考,深刻分析,力争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避免不断返工。因此,撰稿者平时就要多站在讲话者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注意从客观上把握一段时间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注意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并力求贴近讲话者的所思所想。要经常主动地接近讲话者,多与讲话者进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以沟通思想,交换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一旦发现分歧,要在充分尊重讲话者意见的基础上,尽量作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弄清分歧的原则,以提高认识,达到共识,切忌唯唯诺诺,不懂装懂,白白放弃深入了解讲话者意图的良机。

�三、突出个性,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力求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体现鼓动性

�讲话稿的写作者要想使讲话者的讲话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因此,写作讲话稿时就要突出讲话者的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要使讲话者的讲话突出个性特征,就要科学地组织讲话材料,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切实为实现讲话者的工作目标服务。另外,强调讲话稿的个性,也是为了讲话者的讲话有助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这就要求讲话稿中能充分展现讲话者的自信和魄力,正视前进中的困难,坚信事业能够成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讲话稿只有突出个性,才能够紧紧抓住听众,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最大限度地赢得听众,从而使讲话化作听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工作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

�四、列好提纲,充分准备,尽可能把讲话稿提前送到讲话者手中,体现原则性

�讲话稿写作前拟提纲是写好讲话稿的基础和前提。在拟提纲的过程中,对自己不懂或不甚清楚的问题要请教一些有经验的领导和同志,以避免出现笑话。首先是要注意导向性、教育性、启发性、说理性、示范性和科学性。因为讲话者的讲话不光是指示与要求,更是一种导向,是要求人们通过讲话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与发展方向,是要人们知道自己应当怎样去做。其次要努力做到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切忌随心所欲,不着边际。第三要开门见山,有的放矢,让人一听就知道讲什么。第四要反复修改,并提前把讲话稿送到讲话者手中,以便于讲话者把握政策高度,查缺补漏,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收到预期效果。

【篇2: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写作技巧

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主题是讲话稿的灵魂,好比人的大脑,可以统帅支配全身。文章的结构、布局,材料的选择、取舍,语言的运用都要为主题服务,受主题制约。因此,选择和确定主题至关重要,是动笔之前首先要研究的。领会领导意图,首先要请领导谈讲话的主题,这是大前提,主题明确了,才能谈思路和其他。主题不明确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到处乱碰、乱撞,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要根据会议的内容和领导扮演的角色来确定。如果一个会议有几个领导讲话,最好互相通气,分工明确,互相补充,互相照应,相得益彰。防止互相矛盾,交叉重复。一般来说,一篇讲话稿只能有一个主题,集中精力把一个问题说清楚,不能搞多中心。当然题目有大有小,有的比较宽泛,涵盖的内容多,有的比较狭小,涵盖面较小。除了大型的会议工作报告,总结工作,部署任务,需要较大的题目外,其他讲话题目都不宜太大,太大了就要把篇幅拉长,容易与工作报告重复,而且缺乏高度和深度。

二、精心安排,布局合理

主题定下来后,就要围绕主题进行谋篇布局,也就是通过构思把讲话稿的框架定下来,明确文章分几个部分,并列出提纲,然后才能动笔。写讲话稿最费脑子的是构思这个环节,只要把路子搞通了,写起来就容易了。文章的构思需要反复研究,认真思

索,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有时要提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讲话稿的格式比较灵活,不象法定公文那样规范。用什么样的格式要由内容来定,内容决定形式。一篇讲话稿,大体上分开头、结尾和主体三个部分,开头和结尾都比较短,主体部分一般分几个层次和段略,在构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形式的完美,要注重内容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就是要围绕主题,抓住和解决几个问题。讲话稿不同于教科书,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要面对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要抓住重点,重点就是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它解决了其他问题才容易解决。二要突出特点,如果讲话稿通篇都是共性的东西,就显得平淡、空洞。突出特点就是突出个性,解决个性方面的问题。当然共性的问题也要解决,不解决个性方面的问题,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共性的问题也解决不好。三要求新求深,力求观点新,材料新,使人听了耳目一新,而非老生常谈。要注意抓方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因此,对方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不能忽视,抓住了这些问题,不仅有新意,而且有深度。老问题也在发展,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解决的办法也要创新。

问题找准之后,就要认真安排和布局,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个段落和层次,哪些该详,哪些该略,怎样衔接和过渡,前后如何照应,都要考虑周到。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给人一种严谨、自然、完整、统一的感觉。领导讲话,要善于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人,感染人和说服人。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

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一篇讲话稿,通常分几个层次,也就是分几个部分,层次与层次之间有并列的关系,也有递进的关系。并列的各层次之间是平等的,是兄弟关系,分层的方法常见的有用“首先”、“其次”、“第三”或者用“一是”、“二是”、“三是”来处理。也有用“;”号来隔开或用自然段加“。”号来处理。有些讲话稿层次是递进式的,层次之间需用专用词语进行过渡和衔接。常用的过渡词语有“因此”、“而且”、“但是”、“当然”、“应该看到”、“应该强调的是”、“总上所述”、“总而言之”等。也有用一两句承上启下的话加以过渡的。要注意材料排列的逻辑顺序,如果违背了这些顺序就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直接影响讲与听的效果。逻辑顺序对于谋篇布局、层次的划分,句子的排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写讲话稿要注意前后照应。照应是指文稿的内容前后的关照,协调和呼应。照应能帮助人们了解文稿脉络或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又能使文稿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相辅相成,是体现文稿逻辑关系,强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开头与标题的照应,结尾与开头的照应,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协调照应等。

三、材料翔实,丰富多彩

广泛收集和正确运用材料是撰写讲话稿的重要一环。如果把谋篇布局比成文章的骨架,那么材料就是血肉,如果缺乏材料,谋篇布局搞得再好也只能是干巴巴几条,就像毛主席说的像个瘪三,面目可憎。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好米,怎能做出好饭,没有好布怎能做出好衣,因此要高度重视收集材料的工作。材料一般分理论材料、事实材料、数字材料和会议本身相关的信息四

部分。理论材料来源于上级文件和书本,事实材料多来自基层,数字材料一般来自统计、综合部门。会议相关的信息,包括会议的主题、内容、时间、地点、规模、议程及有哪些领导讲话等,这些不必都写进讲话稿,但对增强讲话稿的针对性帮助很大。

收集材料要贯彻广积薄发的原则。就是要围绕主题尽可能多收集材料,材料多了,才有选择的余地。占有材料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对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就判断的越准,就越容易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语言,越能增强讲话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在收集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对那些道听途说的马路新闻,绝对不能用,对来自基层或网络的材料要注意核实。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提炼和筛选。要去掉陈旧的,保留新鲜的;去掉一般化的,保留典型性的有说服力的;去掉偶然性的,保留能反映本质的。就是保留下来的材料,也不能原封不动写在稿子里,根据需要还要再加工,有的要删节,有的要概括,有的要改变角度。当然,加工不是虚构,不是伪造,而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锤炼。运用材料要注意坚持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毛泽东同志说过,“开会的方法应当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时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办法更坏。”写讲话稿,首先要有丰富的材料,只有材料丰富,做到肢体丰满,才能确切地表现主题。所以第一稿尽量多用些材料,以便在修改时有选择余地。材料越多越好,本来一个例子就把问题

说清楚了,你偏要举三个、四个,造成冗长罗嗦,拖泥带水,把观点淹没在材料堆里。例子再好一篇文章也只能使用一次,最好不要使用内容相似的例子和别的文章经常使用的例子。使用的材料,既要有说服力,又要有新鲜感。既要有概括性的材料,又要有典型材料。领导讲话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普遍指导意义。因此,材料要能反映概貌,不能只是枝节末叶。引用的事例内涵不能过分狭小,也不必搞细节的描写和完整的故事性。必要时要引用综合性的数据来表达。在运用典型材料时,要注意贴切、自然,与观点结合紧密,水乳交融。既要有真实性,又能反映本质。讲话稿使用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光真实还不行,还要能反映本质。有时拿到的材料是真实的但没有代表性,是个别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主流和本质。造成以偏盖全,以点代面,以树木代替森林,从而得出片面的,错误的结论。

四、语言准确,朴实简洁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文章的主题、结构、布局和材料运用都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公文是无声的语言,而讲话稿在没上会之前是无声的语言,拿到会上,面对听众演讲,就成为有声音的语言。讲话人不仅要读稿子,而且要用宏亮悦耳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喜怒哀乐的表情动作相配合,使听众引起共鸣、受到感染。讲话稿的语言要符合讲话的习惯,句子不易太长,少用生僻的字眼,读起来顺口,便于现场发挥。表述方法也比法定公文自由,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多种方法都可以使用。

首先要准确。讲话稿的提法、分寸、措词、用语,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在使用褒贬感情色彩的【篇3:讲话稿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讲话稿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今天,由我来谈谈讲话稿的写作。谈讲话稿,要从会议谈起,会议是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一种经常的、广泛的活动形式。领导干部一年大约有1/3至1/2的时间泡在会议上。开会就要有人讲话,讲话就要写稿,讲话稿的质量往往决定会议的质量,传达会议的精神主要是传达领导的讲话。领导讲话在传达政令、布置任务、指导工作和交流经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讲话稿的写作太重要了。这个任务大部分落在秘书身上,撰写讲话稿是秘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秘书人员的基本功。如果不会写讲话稿,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秘书。翻开办公厅文印室的打印记录,讲话稿约占一半以上。写讲话稿是很辛苦的工作,讲话稿的时间性一般都很强,有时,头天晚上交给的任务,第二天上午就要用,又要保证质量。为了赶写一篇稿子,文秘工作者不仅要绞尽脑汁,苦苦思索,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红了眼睛、累掉了头发。写讲话稿的确是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为了提高讲话稿的写作质量,文秘工作者迫切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功经验的借鉴。遗憾的是,在众多的公文写作论著中,对讲话稿的写作没有详细的论述,有的只是凤毛麟角,一代而过。究其原因,一是讲话稿不是法定公文的正式文种,对它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二是会议的种类繁多,讲话人的身份各异,参加会议的人也参差不齐,对讲话稿的写作很难规定一个模式。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加以抽象和概括,就可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供文秘工作者遵循。

讲话稿同公文是近亲,同属于公用文书,但它不是法定公文,两者有明显区别,不能用写公文的办法写讲话稿,也不能用写讲话稿的办法写公文。讲话稿在格式上比较自由和灵活,不象公文的格式那样统一和严格。在内容上,讲话稿侧重于写形势、认识和工作思路,以及对工作的部署和工作经验的介绍,而公文侧重于法规性和政策性的内容,更具有权威性。在语言使用上,讲话稿强调口语化,符合讲话的习惯。今天,我和大家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话稿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个问题,讲话稿的写作技巧。

一、撰写讲话稿的基本原则

讲话稿不同于法定公文,没有统一的格式,在写法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可以说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也不是一团乱麻,无章可循。只要认真研究和疏理,还是可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供大家共同遵循的。这里,我把撰写讲话稿,概括为五个符合。(一)要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领导的讲话,特别是党政领导的讲话,不同于一般个人的演讲,个人演讲宣传的是个人的意见,而领导讲话表达的是党政机关的意志,具有准法定文书的性质,有较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约束力。他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讲话内容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绝不能发表与其相悖的言论,这是一条政治纪律。有的人缺乏全局观念,从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出发,对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小动作,这是不允许的。在多数情况下,领导讲话对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贯彻不好,不是有意抵制,而是由于学习不够、理解不深造成的。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学习吃透有关文件精神。当前,大家都在学习贯彻党的16届5中全会精神,如果领导叫你写一篇贯彻5中全会的讲话稿,你不把5中全会的精神学好吃透怎么行。学不好就写不好,写出来也是牛头不对马嘴,也不能用。为了撰写好讲话稿,撰稿人应对有关文件先学一步,领导应允许他们阅读密级较高、按规定阅读不到的文件,并让他们列席有关重要会议,以领会领导意图,加深对有关文件的理解。这不是特殊化,而是工作的需要。

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深入,需要充实调整和修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过去制定的政策、法规,废除了一批,修改了一批,新出台了一批。关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和政策,党的14大、15大和16大,在表述上有明显的不同。14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15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主表现好的也可以入党。文秘工作者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关注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最新发展。

(二)要符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

强调写讲话稿要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是让大家照抄照转,搞上下一般粗,那不是真正贯彻党的政策,而是对党的政策的消极怠工。党的政策是管全局的,而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贯彻党的政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有的同志写讲话稿不注意联系实际,只会在文件和报纸上抄,文章写的不短,自己的东西不多,通篇大话、空话、套话。这样的讲话被称为“通用牌”,这里讲也行,那里讲也行,放之四海而皆准,讲的话都没错,都能找到根据,没有什么风险,也不会犯错误,但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不沾边,也不解决什么问题,说了等于白说。文化大革命把文风搞坏了,写文章抄来抄去,说什么“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梁效抄毛主席语录。”毛泽东同志说过,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报纸老引我的话,引来引去,我就不舒服,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有人写文章满篇的毛主席语录,送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说,都是我的话,我不看了。现在这种遗风在某些单位还比较突出,写文章自己不动脑子,缺乏创新精神,习惯抄人家的。抄来抄去,还是那碗饭,没有新鲜感。我不反对引用别人的话,但不宜太多,引用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写讲话稿喜欢穿靴戴帽,开头写一大串“当前什么什么形势一片大好,我单位也和全国一样,怎么怎么好“,“在什么什么指引下,在谁谁领导下,帮助下,努力下,在什么精神鼓舞下”,“通过怎么怎么取得什么什么成绩”,罗嗦了半天,没接触主题,使人听了厌烦。还有的讲话不分场合、内容和讲话者的身份,都要拖个尾巴,“以在什么什么领导下,为什么什么而奋斗。”这些话在一些业务、座谈会上完全可以省掉。

要把问题抓准、抓好,闭门造车不行,也不能凭一知半解就动笔,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自治区每次召开重要会议之前,都派出调研组分赴南北疆搞调研,通过调研,摸清底数,主要是把工作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搞清楚,然后再动笔去写。有时还要到兄弟省区市参观学习,通过比较,找出差距和问题。今年8月份,王乐泉书记亲自率领党政代表团赴山东、上海等内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加快新疆发展。

(三)要符合讲话者的意图和身份

首先要摸清领导意图,为领导写讲话稿不同于自己写文章,自己满意就行。领导讲话要反映领导意图,即反映领导对上级精神的理解,及结合本地实际贯彻上级精神的想法和思路。必须让领导满意和认可,稿子才可通过,领导不满意,就要翻工。了解领导意图一靠当面谈,就是在写稿之前请领导谈观点,谈思路,谈意见。领导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有时谈一次不行,可以多谈几次。领导讲话虽然由一个人去讲,但代表的是党委、政府,有些重要讲话需要整个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二靠平时接触、观察,揣摸领导的意图,秘书与领导朝夕相处,时间长了,对领导的观点思路,要讲什么话,摸得比较清楚,写起稿子就比较得心应手。三是通过研究会议的主题、内容和出席会议人员的身份,把握领导意图。有经验的秘书,看一看开的什么会,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就知道领导要讲什么话。

中央一再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自己动手写讲话稿和重要文件,否则就是放弃领导责任。毛泽东选集里的文章,大部分是毛主席自己动手写的,有时生病,自己不能写,就口述让别人写,写了再修改,这为大家做出了表率。在这方面有的领导做得不好,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70年代我在南京军区司令部当秘书,常给首长写讲话稿,那时的首长都是红军,在家里是放牛娃,当兵后学了几个字,有的连信都不会写,讲话离开稿子不行,秘书怎么写就怎么讲,有时还把字读错。现在不同了,领导都是大学生,有的是研究生、博士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动手。有的自己不动手,写个会议主持词也要靠秘书。我在机关就遇到这种情况,有的部门让秘书为领导写讲话稿,既不交代观点,又不交代思路,只说一句“你写去吧”,写完以后也不把关,就往党委送。这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强调领导亲自动手,不是要求领导拿起笔来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领导工作很忙,有时一天要讲几次话,都叫领导写实际上做不到,要领导亲自动手,主要是出观点,出思路,提要求。动手写还得靠秘书,因此秘书的责任不能因强调领导亲自动手而减轻。

写讲话稿,应先搞清楚讲话者的身份,是分管领导还是业务部门的领导,是主要领导还是副职领导。领导的身份不同,讲话稿的内容、角度、口气应有所不同。因此,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就要进入“领导角色”,暂时把秘书的角色放在一边,时时想到我要是书记、县长,要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只有站在领导的角度,才能写出符合领导意图,让领导满意的讲话稿。如果一个会议既有领导讲话,又有业务部门同志讲话,讲话内容要有明确分工。领导是管宏观的,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侧重于讲形势、讲认识、讲大政方针。业务部门是管微观的,应多讲业务问题和具体的方式、方法问题。从业务部门的角度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写出的都是业务上的事情,体现的是业务部门的水平,所以领导不满意,通不过。我有时下地州搞调研,地州领导告诉我,有的部门给我写的稿子,跳不出业务圈子,写了些我不该讲的话。这方面有时闹出笑话,记得自治区开处理邪教的会议,一位副厅长在会议上发言,稿子是业务处写的,用业务处的口气,张口闭口“我处如何如何”,这个副厅长照本宣科,也是“我处我处”的讲,听的人搞不清是副厅长、还是处长。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口气太大,超越自己的权限,如有的处级干部在下边讲话,代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这就越权了。有的下级领导讲话给上级提要求,也是越权行为。

讲话稿还要与讲话人在会议上扮演的角色相适应。演一台戏,有唱主角的,有唱配角的,也有跑龙套的,他们的动作和唱腔应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相适应。开会也是一样,有的会议,特别是比较大型的会议,有做工作报告的,有大会发言的,有介绍经验的,也有领导作指示的,这些讲话从内容到形式各具特色。工作报告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篇幅相对较长;大会发言多是介绍某一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篇幅一般较短;经验介绍,应用汇报的口气,介绍本单位、本系统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领导作指示的讲话,主要是从宏观上提要求、作指示。

有些大型的会议,主报告可以长一些,讲得全面一些,充分一些,其他人可以少讲或不讲,如果要讲,角度要新,文字要精炼。现在的情况是,有些人习惯讲长话,动则几十页,洋洋数万言。有时县里开会,张书记讲了,李书记讲,买买提县长讲了,司马义县长讲,一样的内容,一样的角度,一样的面孔;有长度、没力度,有厚度,没深度,就像毛主席说的“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下面传达,一天都读不完,而且把有用的东西淹没在无用的东西之中,实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四)要符合与会者的职业特点和接受能力

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怎么样,要拿到市场上检验,让消费者去评价,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应视为好产品。讲话稿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质量如何,要看听众的反映,如果听众感到满意,讲到他们的心坎上,并受到教育和鼓舞,这个讲话就是成功的,否则就是不成功的。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领导讲话要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收到满意的效果,首先,要把握听众的心理需求,讲他们爱听的话,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雨后送伞。其次,要符合听众的职业特点,要看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职业群体,是工人还是农民,是学生还是干部。职业群体不同,讲话引用的事例、使用的语言应有不同。第三,要适应听众的接受能力,听众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可以讲得深奥一些;听众文化低,接受能力差,要讲得通俗一些。如胡锦涛同志在6月2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讲的几句话,既符合讲话者的身份,又符合与会者的身份。面对的听众

既是会议代表,又是活泼可爱的孩子,讲话的口气,既符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又像慈祥的爷爷。最近,某县搞反邪教警示教育,派人下去宣讲,向干部讲和向农民讲用一个稿子,批判什么“度人论”、“天国论”、“开天目”。结果干部听得津津有味,而农民听得昏昏欲睡。后来,根据农民的特点,修改了讲话稿,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进行讲解,农民都乐意听了。总之,写讲话稿,一定要适应听众,做到深浅适当、软硬适中,切不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

当然,一人做饭百人吃,让百人都满意是困难的。讲话者在一个会议上讲话,可能面前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听众,要适合每个人的口味也是困难的。这里只能照顾多数,而不能苛求让每个人都满意。

(五)要符合不同类型会议的特点

会议的种类很多,有工作会、业务会、座谈会、表彰会、纪念会等。不同类型的会议,讲话稿的内容、形式、角度和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用一个模式。工作会要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涵盖的内容较丰富,标题一般要点名主旨,有的加副标题,正文部分列小标题,有的在小标题下加二级标题、三级标题,语言比较庄重;业务会是研究某一项业务工作的会议,如会计会、税务会等,专业性强,讲话内容要具体实在、便于操作,语言要朴实,可使用专业术语;座谈会的任务是对某项工作进行研究、交流和沟通,讲话的格调比较自由,可以讲认识、讲经验,也可对某项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语言比较轻松活泼;表彰会是为褒奖先进单位和英模人物而召开的,讲话要对受奖者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加以肯定和赞扬,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篇幅一般较短,但要充满激情,能鼓舞士气;纪念会纪念的是某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等,讲话除对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加以肯定和颂扬外,还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对继承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提出要求,语言要热情洋溢,催人奋进。

二、讲话稿写作技巧

(一)领会意图,把握特点,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主题是讲话稿的灵魂,好比人的大脑,可以统帅支配全身。文章的结构、布局,材料的选择、取舍,语言的运用都要为主题服务,受主题制约。就像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转一样。

因此,选择和确定主题至关重要,是动笔之前首先要研究的。领会领导意图,首先要请领导谈讲话的主题,这是大前提,主题明确了,才能谈思路和其他。主题不明确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到处乱碰、乱撞,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

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要根据会议的内容和领导扮演的角色来确定。召开农业的会议,就要讲农业问题,你不能扯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事情。如果一个会议有几个领导讲话,最好在讲话前互相通气,分工明确。张三讲什么,李四讲什么,做到讲话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补充,互相照应,相得益彰。防止互相矛盾,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使下边无所适从,又要防止互相交叉重复,给人千人一面,千篇1律之感。

一般来说,一篇讲话稿只能有一个主题,集中精力把一个问题说清楚,不能搞多中心,就像一个人只能长一个脑袋一样,如果长两个、三个脑袋就变成怪胎了。当然题目有大有小,有的比较宽泛,涵盖的内容多,有的比较狭小,涵盖面较小。除了大型的会议工作报告,总结工作,部署任务,需要较大的题目外,其他讲话题目都不宜太大,太大了就要把篇幅拉长,容易与工作报告重复,而且缺乏高度和深度。有两次写讲话稿,给我教训深刻,一次是自治区某群众团体召开代表大会,要求自治区党委一位副书记去讲话,像这样的讲话并不复杂,先祝贺几句,然后肯定成绩,提几点希望就足够了。结果送来的稿子却是1万多字,内容与工作报告差不多。我一看不行,叫他们先砍掉三分之二,然后再修改。花这么大的力气写的稿子,几乎是白费了。还有一次是1999年9月,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和自治区社科联举办“当代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学术讨论会,这个讨论会的题目很大,涵盖党和国家的两项主要工作。当时,请自治区一位副书记

去讲话,本来从领导的角度,讲一讲加强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加强对研究工作的领导就可以了,结果写成的稿子却是全面讲稳定和经济工作,在不到5000字的讲稿里,列了三项内容:一、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新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三、要围绕新疆稳定和发展的主题,努力提高各级干部队伍的素质。这三个题目都很大,都可以写一篇大文章。在小小篇幅里,讲这些多内容,怎么能讲得深刻,只能是不疼不痒的说一说,啥问题解决不了。所以送到书记那里,书记不愿用,改成即席讲话。

以上说明起草讲话稿首先要选准题目,开好口子,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二)反复比较,精心安排,做到布局合理,层次清楚

刚才讲了讲话稿的主题,主题定下来后,就要围绕主题进行谋篇布局,也就是通过构思把讲话稿的骨架定下来,明确文章分几个部分,并列出提纲,然后才能动笔。我的体会是写讲话稿最费脑子的还是构思这个环节,只要把路子搞通了,写起来并不困难。文章的构思需要反复研究,认真思索,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有时要提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就拿今天的讲课稿来说吧!先后提出三个方案,开始打算写四个问题,第一、写讲话稿写作的基本原则,第二、讲话稿的谋篇艺术,第三、讲话稿的材料运用,第四、讲话稿的语言艺术。后来考虑摊子铺得太大,短短的两、三个小时难以讲清楚。后来改为两个问题,第一写讲话稿的基本原则,第二写讲话稿的写作技巧。写作技巧这个问题很大,列了一个详细的提纲,准备展开来讲,仔细一想,依然感到摊子太大,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结果把第二方案又放弃了。现在讲的是第三方案,在写作技巧里不全面讲,只是有针对性的讲几个问题。

讲话稿的格式比较灵活,不象法定公文那样规范。用什么样的格式要由内容来定,内容决定形式。一篇讲话稿,大体上分开头、结尾和主体三个部分,开头和结尾都比较短,主体部分一般分几个层次和段略,在构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形式的完美,要注重内容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就是要围绕主题,抓住和解决几个问题。讲话稿不同于教科书,有很强的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要面对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要抓住重点,重点就是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它解决了其他问题才容易解决。二要突出特点,如果讲话稿通篇都是共性的东西,就显得平淡、空洞。突出特点就是突出个性,解决个性方面的问题。当然共性的问题也要解决,不解决个性方面的问题,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共性的问题也解决不好。对中央的指示,全国都在贯彻,因为中央的指示有普遍指导意义,这就是共性。但中国这么大,沿海同西部情况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同汉族地区不同,同样是少数民族地区,新疆与西藏的情况也不同,不抓住自己的特点,不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中央的指示也贯彻不好。中央同意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变通执行,不搞一刀切。如王乐泉同志在2000年12月23日召开的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上突出讲了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问题。这就抓住了新疆的特点。三要求新求深,力求观点新,材料新,使人听了耳目一新,而非老生常谈。要注意抓方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有些新生事物开始出现在个别单位,如20世纪70年代,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它代表了农村改革的方向,中央及时加以扶持和推广,从此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有些坏事也是从苗头开始的,如“法轮功”开始出现的时候,只在少数人中间传播,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后来蔓延开来,对社会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对方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不能忽视,抓住了这些问题,不仅有新意,而且有深度。老问题也在发展,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解决的办法也要创新。

问题找准之后,就要认真安排和布局,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个段落和层次,那些该详,那些该略,怎样衔接和过渡,前后如何照应,都要考虑周到。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给人一种严谨、自然、完整、统一的感觉。作为公务活动的领导讲话,主要用逻辑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善于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人,感染人和说服人。斯大林称赞列宁的演说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

第3篇:写作要点

写作要点分作文标准

全部完成答题要求

·所有内容点都已包括在内并在答题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发挥。·语言规范、自然;错误最少,均属小错。

·多样化的语言结构和丰富的词汇量。

·组织效果好,注意前后呼应。

·语域和格式完全适当。

给读者的印象极佳。

Tips

综观全卷,巧妙布局

格式次要,正文重要

宁慢一分,不抢一秒

切合要点,避免遗漏

前紧后松,合理安排

准确抄写,字迹清楚

Letter writing

Letter writing

7C原则

完整(complete)正确(correctne)

清楚(clearne)简洁(concisene)

具体(concretene)礼貌(courtesy)

体谅(consideration)

1.Referring to previous contact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With reference to your letter of / dated… in which…

Further to our conversation of ….2.Stating the reason for writing

I am writing to confirm /apply for /outline…

I would like to thank /complain/comment on…

I am writing concerning…

3.Enclosing information

Please find enclosed…

As requested, I enclose…

4.Offering aistance

Should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me on the above number.In the meantime, if you require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all me.5.Referring to future contact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meeting you/seeing you/working with you.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

第4篇:写作要点

2013年陕西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

高考作文题每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高考作文题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的焦点和价值取向。王海鸰老师在研究高考作文题方面已有许多经验,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对于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看法并逐一分析了各省的作文题目。

对于陕西省的高考作文题《经验与勇气》,考生在备考阶段见过的有关“无知者无畏”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这道题目对选择写议论文的考生而言可以有很多例子参考。同样,对写记叙文的考生而言,也比较容易结合个人经历。所以此题难度不大,但所反映出的价值观过于单一。

《经验与勇气》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的好作文题。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H7N9决战的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

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

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参考题目:《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源自勇气》、《一“勇”天下无难事》、《成功的秘诀》。

第5篇:写作要点

四个基本考点

1、切题——所谓切题是指在形式上诸如段落、字数、文体、格式等方面满足题目要求,并在内容上没有偏差。

2、表达清楚、条理清晰——本要求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掌握,要求文章主题观点明确,有头有尾,论证说明安排有主次,有轻重。

3、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本要求考查学生对过渡句和连接词或词组的掌握和运用,要求文章句子内部与句子之间通顺连贯,不突兀。

4、基本无语言错误——本要求考查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掌握,包括语法与拼写两部分。

常用连接词

总结关系过渡词语

in general, to some extent, in my view, as for m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obviously, in brief, on the whole

比较对比关系过渡词语

similarly,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therwise, in sharp contrast, but, however, yet, neverthele

列举关系过渡词语

as a case in point, such as, first of all, to begin with, furthermore, besides, in addition,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因果关系过渡词语

because(of), since, for, owing to, thanks to, as a result of, consequently, for the reason that, therefore, hence

让步关系过渡词语

although, even though, in spite of, despite

强调关系过渡词语

surely, obviously, particularly, in deed, needle to say, most important of all

递进关系

in addition, also, moreover, besides,what's more

时间顺序

immediately, meanwhile, presently, shortly, since, soon, temporarily, while

方式手段

as, as if, the way,by

目的关系

so that, lest,in order that

检查集中点

1.每个句子是否都有谓语动词;

2.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3.主谓搭配是否恰当;

4.标点符号。

练句开始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要写好英语作文就要先练好英语句子,教科书、英语练习、模拟考题中,都有句子翻译,把句子译成英语。我们写作文不妨从练句子开始,把句子准确译成英语。在平时我们做句子翻译时,切勿做完就算,而是要把准确无误的英语句子记住,许多中译英练习都有参考的译句,要把这些译句朗读几遍,并记住。打好扎实的英语句子的功底对写好英语作文是至关重要的。

平时积累

英语写作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平时大量的积累。这包含着平时大量的阅读,从阅读中汲取养分,如同蜜蜂采蜜,日积月累才能酿成甜醇的蜂蜜。还要读诵一些好的英语文章、好的段落,培养语感,尤其是我们用的教科书,都是我们英语写作的优秀范文,英语写作中的参考译文。总体上还不错,选一些较好的进行比较模仿,也有一定的帮助。

列好提纲

在写作文时,切忌落笔就写,不加思考写到哪就哪。看了作文题目或题意说明,思考片刻,确定按所给的题目应是什么文体,是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还是应用文。文体确定后接下来就考虑如何写,分几段,在脑中列好提纲。第一段讲什么,第二段讲什么,第三段讲什么……,这样才会紧扣主题,不会跑题。

如何开头

要让文章吸引人,引起别人想读的欲望,文章如何开头就显得很重要。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可以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直陈事实,也可以用谚语或惯用语句子开始,还可以用提问题,引起读者思考,还可以通过定义引入主题,既直截了当,又加强文章说理的力度。

书写规范

作文构思好要动笔时,必须注意一些英语作文的书写规则。如作文的题目要大写或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介词、冠词、连词若不在句首则不必大写。每段第一行要缩进一些。要准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随意乱点。注意移行规则,如词到行末还没写完要按音节划分移到下一行。最重要的是书写清晰,不求写得很美,但求把每个词写清楚,这是书写最起码的要求,养成凡是做事就认真的好习惯,也给批改老师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段落分明

每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每一段是由若干句展开,但都是为着一个中心句而服务的,也就是每段文章中所提供的事实、范例、理由或原因都是围绕中心句,支持、证明这一中心句而展开的。通常每段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introduction)或主题句(topic sentence)第二部分:讨论(discuion)或扩展句(supporting sentence)第三部分:结尾句(conclusion)。因我们高考的英语写作是写小作文,故每篇文章以三到四段为宜。通常是第一段引出对某一问题的两种看法或观点。第二段提出你的观点,然后加以展开,以事实例子来进行说明,支撑你的观点。第三

段则对你所说的观点、问题进行小结,得出结论性小结或论断,也可以概括性地强调一下你的看法。

上下相连

一篇文章既然有好几段,每段又有若干句子组成,我们在确保所写的句子语法上、用法上都准确,接下来就要考虑用好关联词,以连接不同段落、不同句子,如:first,second,finally,last but not least,for one thing,for another,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however,therefore,what is more,most important of all,in all,in addition ……这些关联词语用了,并用得好,可以使文章读起来通顺,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仔细检查

文章写好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仔细检查看看有否差错需要改正。这包括有否单词拼错,人称是否一致,句子主谓是否一致,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单词移行等是否都正确,字数达到规定的要求否?逐字逐句读好改正,确实没有差错了,这才算是文章写好了。

时代气息

写作题除了强调内容切题、表达得体、意思连贯,还要体现较强的时代气息。2002 年写作题通过图片中一女孩想学骑车,但被家长过分溺爱而无法实践的事例,联系到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等社会关注的热点发表议论,它不但测试了考生简单的描述能力,考察他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且通过评分标准的调整把侧重点移到测试考生能否写出符合题意、连贯、贴切的文章。

第6篇:讲话稿要点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在某些场合,领导即兴讲话,不需要讲话稿;但在正式场合,为了提高讲话质量,需要事先拟写好讲话稿或讲话提纲。由于领导公务繁忙,一般需由秘书人员代拟讲话稿。所以,掌握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方法,是每个秘书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这里就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试论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领导讲话稿的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 3 类 22 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

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族”。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

1.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3.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4.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讲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要求。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

5.动员会议讲话稿。主要讲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要讲得入情入理,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6.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7.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要讲得客观、准确、实际。

8.专题报告会的报告。如学习理论心得报告,外出考察报告等。内容要有厚度、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9.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根据碰头、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调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要有具体要求,有力度。

10.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

11.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工作或进一步研讨的意见、要求。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

12.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要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并注意不过分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13.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会议讲话稿。在这种会议上往往有三个讲话,一是卸任领导的讲话,一是接任领导的讲话,一是上级领导的讲话。卸任和接任领导的讲话,都要讲得谦虚、诚恳,并有表态的意思。上级领导讲话,则要对双方都给予肯定,并对该级领导班子及下属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

14.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会议,这种会议面对的不是下级,而是外地、外部门的客人。作为东道主发表讲话,要对客人表示欢迎,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作一简介,还要讲会议的目的和议程。要讲得诚挚、热情、实在。

(二)宣传类讲话稿

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1.通过广播发表讲话。这种讲话形式在战争时期经常运用,毛泽东、朱德等都曾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解放区军民,对全国同胞,也对敌军发表过多次广播讲话。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经常采用这种讲话方式。广播讲话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通过电视发表讲话。这是电视普及以来不少领导同志经常采用的一种讲话方式,主要是用于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有时也由领导同志搞电视讲座,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也要求简短、通俗。

3.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这也往往是为了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而发表。要篇幅简短,措词严谨,富有文采。

4.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在机场散发书面讲话。主要是阐明对某项行动、某件事情的观点,要求简明、准确、适当。

(三)礼仪类讲话稿

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

1.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要简短、礼貌。

2.接见、会见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简短、亲切。

3.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主要是为了庆祝节日和表示友谊。要简短、富于激情。

4.致辞。包括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用于专门的仪式或宴会等场合。作为“致辞”,必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措词严谨,具有文采,形成书面。

以上分类,主要是从讲话的场合、对象、用途的不同而划分的。对于领导讲稿的种类,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比如,可以讲话方向的角度来划分,分为下行、平行、上行三类。下行讲话即指对下级的讲话;平行讲话即指那些礼仪性的讲话,向兄弟单位介绍情况和经验的讲话,在邀请会、协作会上的讲话等;上行讲话即某一级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发言,这对于上级来说显然不能算领导讲话,但对于本级秘书人员来讲,则是需要自己帮助起草和整理的“领导讲话稿”。从讲话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总结性讲话稿、部署性讲话稿、号召性讲话稿、辅导性讲话稿、应酬性讲话稿等多种。从讲话稿的规范与否来划分,还可以分为规范性讲话稿、(如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非规范性讲话稿(其他讲话)或正式讲话稿、非正式讲话稿等等。怎样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讲话的内在需求,把握住它们的基本风格和特点,使自己写出的讲话稿具有强烈的“文体感”,起到“以文辅政”的作用。

二、领导讲话稿的效用

各种不同种类的领导讲话稿有共同的普遍效用,又有其各不相同的特殊效用。起草领导讲话稿,首先要摸清领导要讲什么,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搞清楚了这一点,文稿的起草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起草工作中才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针对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总的来讲,领导讲话稿的基本效用应当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推动改革开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及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讲,各种领导讲话稿应当分别产生以下效用:

1.宣传真理。在当前主要就是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宣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重要政策。领导同志所作的理论辅导性讲话稿要专门发挥这一作用,其他讲话稿也要体现这一作用。如,江泽民 1998 年 11 月 2 日《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邓选》三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起到了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作用。

2.部署工作。即对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进行部署,讲清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方法,讲话成为该项工作开展的起点。如邓小平 1975 年 7 月 14 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所作的题为《军队整顿的任务》的讲话,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军队整顿的内容和方法。

3.提高认识。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事物,因高层次的领导同志站得高、看得远,进行深刻阐述和分析后,能使下级提高认识。如邓小平 1992 年初南巡讲话中讲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才是硬道理”,“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383页)等,这些十分重要而深刻的论断,提高了全党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

4.解放思想。如邓小平1977年5月24日关于《“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谈话,同年 7 月 1 日关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讲话,指导和推动全党从“两个凡是”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跨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5.鼓舞士气。如邓小平 1978 年 3 月 8 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首先讲:“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表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还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82页)并在讲话中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真理,对建国28年来的科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给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这篇讲话稿宣告了“科学的春天”的到来。

6.申明观点。如邓小平在 1988 年 9 月 5 日会见捷克总统胡萨克和 9 月 12 日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两次谈话,提出和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观点,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7.褒扬正气。如毛泽东 1944 年 9 月 8 日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借追悼张思德,提倡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篇讲话成了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不朽名篇。

8.抨击歪风。如毛泽东 1942 年 2 月 8 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演讲《反对党八股》,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鞭辟入里,发人猛醒,对当时正在蔓延的党八股歪风起到了有力的遏制作用。

第7篇:总结写作要点

总结写作要点,附范文

2007-07-09

(一)总结的标题

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市财政局1999年工作总结》、《××厂200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如《创先争优活动总结》、《1999年教学工作总结》。

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如《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1页。、《走活三步棋,选好一把手》《先锋》1996年第5期。等。

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如《构建农民进入市场的新机制——运城麦棉产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总结》、《加强 医德修养树立医疗新风——南方医院惠侨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

(二)总结的正文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第一,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的好 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第二,横式结构。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

第三,纵横式结构。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 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

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

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

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楚。

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一、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

3.结尾

结尾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 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

讲话稿写作要点

讲话稿写作要点给想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同行的两个建议: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

讲话稿基础知识及写作要点

讲话稿基础知识及写作要点讲话稿原则上应由讲话的领导人自己拟写,但有些重要讲话,虽以某领导人名义发表,实际上代表一定的组织和机关,常由有关专门人员和部门协助起草。下面是小......

写作要点

2013年陕西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点评高考作文题每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高考作文题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的焦点和价值取向。王海鸰老师在研究高考作文题方面已有许多经......

写作要点

写作要点5 分作文标准全部完成答题要求·所有内容点都已包括在内并在答题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发挥。 ·语言规范、自然;错误最少,均属小错。·多样化的语言结构和丰富的词汇......

写作要点

四个基本考点1、切题——所谓切题是指在形式上诸如段落、字数、文体、格式等方面满足题目要求,并在内容上没有偏差。2、表达清楚、条理清晰——本要求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掌......

下载讲话稿写作要点(精选7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讲话稿写作要点(精选7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