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两会讲话经典语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两会重要讲话精神”。
温家宝两会讲话经典语录
(2012-07-06 22:31:40)
无论有多大的争议,温毫无疑问是最有文化的一个新中国总理,别的不说,单纯从学识和学习的态度来说,就让我们年轻人汗颜。虽然引用的只是只言片语,难免有拾人牙慧的嫌疑,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聊胜于无吧。想想中国古人真是可怜,好好的思想要依靠政治人物的偏好才能延续下去„„温家宝两会讲话经典语录
温文尔雅诗言志,赋到沧桑句便工。2012年,是温家宝在总理任上的第十年,也是最后一年。今年两会,他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答中外记者问。十年来的记者会上,温总理以诗言志,表达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复杂感情。我们摘录温总理引用过的诗句,重温他对这片土地的眷爱,重听一个老人对这个民族许下的誓言,也借此管窥我们这个国家十年来的风雨征途。
2012善始且善终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引自《素书》
2012年两会记者会,温家宝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作答。他引用《素书》诗句展望自己的最后一年任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揽权,也不越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在生死之间,以大义为先,义无反顾,不贪生怕死,即孟子所谓舍生取义,《素书》说,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引自《孟子·滕文公下》
最后的讲话,温家宝需要对历史作答。他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为孔子语录,意思是我所做的事,后人肯定毁誉不一,但我认为对的,我就会做。温家宝以坚定的语气,表明自己对过去和历史评价的态度。
2011忧国不谋身
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011年是温家宝任总理的第九年,在谈到今后两年的工作时。温家宝引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名句明志:“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深知这两年的工作不比任何一年要轻松。”
忧国不谋身。——引自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美国记者问温家宝希望给后人留下什么“遗产”,温家宝笑言这个问题问得太早,“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面临的工作还十分繁重。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
2010九死犹未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引自屈原《离骚》
温家宝开篇以屈原名句明志,誓言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因为,“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二00九年十二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外国媒体称中国代表团表现傲慢,温家宝在记者会中就这一不实传言做了正面回应,澄清了事实真相,直言自己问心无愧。
2009行动不坐等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欺人。——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温家宝在2009年的记者会一开始就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只要有信心,“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引自陆游《游山西村》
这一年的记者会,金融危机是无可逃避的主题。温家宝说,应对金融危机,除了信心,还要有行动。“我真希望中国经济能早一天复苏”、“要行动,而不能坐等”。
2008是非后人论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引自《明太祖宝训》
2008年,温家宝开始了第二个五年任期,从03年上任时的“非典”到08年连任的南方雪灾,温家宝始终从容面对挑战,是非对错自交由后人去论,“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如今,温家宝第二个总理任期行将结束,历史将会如何评价?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引自《宋史·王安石列传》
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2008年,温家宝再次重申自己5年前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同时引用王安石变法时的这句名言,表明改革的决心与勇气。
2007忧民之所忧
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引自艾青《窗外的争吵》
民生问题始终是胡温新政的重中之重,温家宝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至于何为快乐,温家宝引用艾青的诗句做了诗意的回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引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两岸关系是历年记者会被追问的焦点,温家宝在这一年再次表明对两岸和平与统一的信心,“台海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2006兢慎以行事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引自《新唐书·魏征传》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今后的路还更长,更艰苦。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引自《孟子·公孙丑下》
2006年2月,台湾领导人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两岸关系跌入低谷。对此,温家宝指出,“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两岸和平稳定、互利双赢的大趋势,也违背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愿望,必将落得个失道寡助的下场”。
2005居安而思危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引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即使只剩一尺布,也可缝成衣一起穿;即使只剩一斗谷粟,也可做好一起吃;兄弟二人却不能相容。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温家宝在记者会中明确回应,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同胞兄弟何不容”?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引自《左传·襄公十一年》
记者会伊始,温家宝便以《左传》中的名句表达对国家的忧思。他说,“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忧患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忧思表现在面孔上,愁容便成了温总理的标志。
2004上下而求索
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引自《管子·形势解》
高山不嫌弃小石块,才能成绩它的巍峨。温家宝以此回答记者有关政改的提问,“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进步”,“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也不能成功”。正如温总理引诗之喻:政改之难,难于积石成山。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引自丘逢甲《春愁》
2004适逢台湾大选年,有台湾记者问及温家宝对台湾大选及两岸关系的看法,温家宝用台湾诗人丘逢甲写就的28个字,表明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与信心,“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2003不避祸趋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引自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2003年,温家宝首次以总理身份出席记者会,他引用林则徐的诗句以明心志,他说“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以此开启十年总理征程。与前总理朱镕基引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样,这两句诗亦有悲壮之感。
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引自《大学》
三农问题向来是中国改革的棘手问题,温家宝引用《大学》中的话来谈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一个县12、13万人偶,吃财政饭的多达5700人,如果不精简,不减少人员,农民的负担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只是,减之者难。
温家宝总理2003—2009年“两会”答记者问精彩语录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3日 17: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温总理2003年“两会”答记者问精彩语录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
温家宝2010两会引用古诗词:1、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论语》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2、心之所......
2009年两会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2009年3月13日上午10时15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姚晓晨)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记者会上温总理精彩语录:“信心比黄金......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2010年04月01日09:10 来源:《求是》八、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