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卫生局3年医改年终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县卫生局工作总结”。
马关县卫生局3年(2009-2011年)
医改工作总结
根据马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马医改办[2012]2号《马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将马关县卫生系统3年医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3年医改工作总结
(一)3年医改工作组织落实情况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卫生系统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从2009年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马关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实施五项重点改革为重点,认真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在全县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正稳步推进。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拓宽了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我县新农合工作得到稳步推进,2009年全县应参合人数324702人,实际参合人数297060 人,参合率达91.49%;2010年全县应参合人数326961人,实际参合人数302703人,参合率达92.58 %;2011年全县应参合人数329152人,实际参合人数308164人,参合率达93.62%,超过州下达指标92%的标准。3年依次递增分别为0.85个百分点、1.09个百分点和1.04个百分点。
二是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提高。2009、2010、,我县新农合自筹资金每人每年从10元提高到20元,中央和省财政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60元,筹资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40元;2011年从20元提高到30元,省财政从 60元提高到76元,中央财政从每人每年60元提高到了124元,2011年筹资水平达到每人每年230元。从2009年开始,转变门诊补偿模式,从“门诊家庭账户”转变为“门诊统筹”,一般疾病住院报销封顶线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大病住院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2011年,一般疾病住院报销封顶线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大病住院从5万元提高到8万元;最高支付限额已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全面实施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新农合门诊统筹率达100%,个人年度一般门诊统筹报销封顶线为200元,2009年、2010年,精神病等17种慢性病的门诊统筹报销封顶线为1000元;2011年,精神病等17种慢性病的门诊统筹报销封顶线从1000元提高到3000元。2009年、2011年我县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乡镇级80%,县级65%,州级45%,省级35%;2010年:乡镇级85%,县级70%,州级45%,省级35%;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为73.31%。3年来,参合群众就诊116.79万人(2009年36.38万人次,2010年51.05万人次,2011年29.36万人次),共报销新农合资金12765.55万元(2009报销3224.04万元,2010年报销4656.87万元,2011年报销4884.64万元)。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今年投资10万元为县合管中心和乡合管所配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硬件设备,15个卫生院自筹资金30万元安装了医院管理系统,并与新农合管理系统互相对接,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工作
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州人民政府规定,新农合管理机构设置已明确,县合管办为县卫生局下属的副科级事业单位,名称改为县合管中心,各乡镇合管办为县合管中心的派出机构,名称改为乡镇合管所。县合管中心、乡合管所人员由原编制47人调整为73人(目前县、乡新农合管理所60人,其中:县级13 人,乡级47人)。2011年乡镇机构改革结束后,将乡镇合管所划归乡镇直接管理,并入乡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统一开展工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窗口服务。
四是新农合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了方便参合群众看病就医,在门诊和住院结帐时便能享受到新农合政策补助,我县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均实行了“现场减免”和“即时结报”。从2010年6月1日起,我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诊疗信息已全部录入新农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审核和网络报帐,同时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对新农合基金的使用、监管、报销等进行了规范。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惠民利民政策。我县于2010年11月份正式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订购了基本药物临床运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分发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在2010年对县乡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基药制度培训、各级医疗机构在对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培训的基础上,又于今年6月3日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共68人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专项培训。按照“政府主导、三级联动、政企联手、部门协作、公平诚信”的基本原则,实现了县、乡、村医疗机构药品、材料统一目录、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逐步进入了规范化。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全县各医疗机构共上网采购基本药物271个品种,采购金额1356.4万元,实际配送1276.4 万元,配送率94%。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县已按规定将基药销售总额10%的差额补助153.49万元划拨到了各医疗机构。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2011年度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际水平达到25元(2009、2010年人均为15元)。马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截止2011年12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建档管理191782人(2009年建档28160人,2010年建档76317人,2011年建档87305人),建档管理率为51.96%。已建档管理人群中录入微机实行规范化管理的人群为162731人,规范化电子建档率为44.1%。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截止2011年12月底,对全县辖区内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档管理25117(2010年建档管理15414人,2011年建档管理9703人)人,管理率为87.44%,超过州下达50%的管理指标。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对高血压患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截止2011年12月底,对高血压患者建档管理13812人(2010年建档管理4898人),完成任务数(10140人)的136.21%;对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876人(2010年建档管理487人),完成任务数(3710人)的23.61%。(截止2012年1月底,我县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累计为51.47%;高血压患者建档管理13851人,完成任务数(10140人)的136.6%;糖尿病管理累计完成3716人,完成任务数3710的100.16%。)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至2011年12月底,共登记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36人(2010年登记管理190人),管理率为100%。
0-6周岁儿童健康管理:3年来,为辖区内儿童建立了《婴幼儿保健手册》,并按照服务规范进行随访管理,管理率分别为90.01%、90.59%、93.3%,新生儿访视率达93.5%、94.87%、92.1%。
孕产妇健康管理:3年来,为辖区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按照服务规范进行随访管理,管理率分别为90.12%、90.29%、93.34%。
为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管理,使项目工作规范运行,马关县卫生局已制定下发了《马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提高了工作服务效率。
(2)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按照州卫生局的安排和布置,截止2011年12月底,对全县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9455人(2010年应补种乙肝疫苗26759人,完成补种26759人),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 95%(2010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 96%)。积极开展疟疾防治项目工作,加强“四热”病人监测,全县的发热病人(三热)血检率达100%(2009年、2010年,全县的发热病人(三热)血检率均达100%)。同时开展了鼠疫、SARS及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
6.加强业务技术协作。做好与省州三级医院的技术协作,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县级医院对口支援镇卫生院工作,加强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马关县卫生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九日
卫生局2009年—2011年医改工作总结2009年以来,XX县卫生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配合相关职能......
2010年度县卫生局医改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我局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
隆化县卫生局2010年医改工作总结2010年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按照省、市对医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医改工作进......
卫生局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全市医改工作深入开展。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卫生局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