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模块四_资料分析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行测资料分析总结”。
模块四 资料分析
模块四 资料分析
知识框架:
第一节
命题核心要点 第二节
常考统计术语 第三节
实用速算技巧 第四节
文字型资料 第五节
图形型资料 第六节
表格型资料 第七节
混合型资料
第一节
命题核心要点
一、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资料,考生对于其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都应特别留意。因为这里往往都蕴含着考点。
常见时间表述陷阱:
1.时间点、时间段不吻合,或者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2.月份、季度、半年等时间表述形式;
3.其他特殊的时间表述。
常见单位表述陷阱:
1.“百”“千”“百万”“十亿”“%”等特殊的单位表述;
2.资料与资料之间、资料与题目之间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3.“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关系。
常见特殊表述形式:
1.“增长最多”指增长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指增长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
2.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则“可能正确/错误”都要选,“一定正确/错误”都不能选;
3.“每„„中„„”“平均„„当中的„„”,都以“每/平均”字后面的量作分母;
4.“根据资料”只能利用资料中的信息;“根据常识”可以利用资料外的信息。
二、适当标记、巧用工具;数形结合、定性分析;组合排除、常识运用
资料分析答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适当标记”,一切以便于自己做题为准。适当合理地运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辅助答题。
直尺使用法则:
◆ 在较大的表格型材料中利用直尺比对数据。
模块四 资料分析
◆ 柱状图、趋势图判断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用直尺比对“柱”的长短或者“点”的高低。
◆ 在像复合立体柱状图等数据不易直接得到的图形材料中,可以用尺量出长度代替实际值计算“增长率”。
量角器使用法则:
◆ 在饼图中,如果各部分的比例没有直接给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该部分的角度,然后除以360°来得到。
在图形型资料中,在精度要求不高的题目中,要善于通过目测进行估计和判断。
1.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大小可以通过“柱”的长短或“点”的高低来判定。
2.柱状图、趋势图中数据的增减可以通过“柱”的长度增减或“点”的高低变化判定。
3.饼图中数据或者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所占扇形的大小来判定。
三、简单着手,结合选项
“从较拿手的材料着眼,从较容易的题目入手,从较简单的选项动笔”是资料分析部分答题的一条基本原则。
在很多情形下,一些题目中的数据(包括计算结果)常可以用于另外一道题目中,因此适当地调整一下答题顺序,常常可以给自己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作为四选一的客观题,选项在答题时往往意义非凡,有时通过选项可以获得解题的突破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题目的选项不但可以提示应采用的速算技巧,而且有时选项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直接根据这些逻辑,得到答案。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另外我一直还在收听一个比较好的公务员微信频道:GWYDS007【公务员大师007】,专门发布公务员的一些最新动态、公务员相关信息,推荐收听,掌握第一手公务员咨询
第二节
常考统计术语
模块四 资料分析
计算公式为: 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112、同比、环比、指数
◆同比:与历史相同时期作比较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指数: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指数是某个具体要素标准化之后的值,反映这个具体要素的相对增减变化,它与这个要素的原始值之间存在正比例的数值关系,这是计算指数的基础所在。
一般假定基期的指数值为100,从而计算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
★特别提示★
上面例题中给出的指数是默认的指数定义(基期是固定的)。与此同时,考试中还经常出现“新定义”的指数,比如浮动基期的指数(这种指数直接反映变化率)等,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材料,材料当中会详细给出相关定义。
13、价格、价格水平和价格指数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水平是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同度量因素(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加权计算出来的,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所有这种商品或服务项目综合的平均价格指标。在表现形式上虽然可以用货币量进行表示,但非常抽象。比如,某市2002年9月份全市鸡蛋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87元,10月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53元。用10月份的4.53元减去9月份4.87元,可以得出该市全市鸡蛋价格水平10月份比9月份减少0.34元。
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标,它是一个相对数,而“价格水平”是个绝对数。比如,还以鸡蛋为例,上面的数字反映出10月份比9月份鸡蛋的“价格水平”下降了0.34元,那么,10月份比9月份鸡蛋的价格指数,则用10月份鸡蛋平均价格除以9月份平均价格再乘以100%求得,即:4.53/4.87×100%=93%。也就是说,10月份比9月份鸡蛋价格下跌了7%。商品价格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上升,也可能会下降。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可以通过其本身涨落的多少直接反映出来。但要综合观察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全市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影响有多大,就必须通过价格指数来显示。
14、现价:
就是当前的价格,现行价格,当天即时的价格。
15、可比价格
可比价格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是为了计算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而采用的某一固定时间的价格。又称“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这种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产值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16、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注意:和众数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
17、农业增加值
指项目在报告期(一年)内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活动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农业增加值通常采用生产法计算,即: 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18、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
模块四 资料分析
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生产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19、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贫富差距较大。20、恩格尔系数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7891011
模块四 资料分析
一、题型综述
文字型材料主要考查对一段文字的数据、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相对而言是资料分析模块最难、最复杂的材料类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查找数据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抓住材料中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与逻辑关系,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
相较于另外两种类型材料,文字型材料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查找数据上。因此考生在备考中特别注意提高查找数据的能力。具体解题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读材料的时候对材料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结构体系,二是在解题时借助一些关键词返回材料查找数据。
此外,文字型材料有与图形型材料、表格型材料结合考查的发展趋势。这种考查方式增强了对考生综合分析、处理材料能力的考查,考生要给予适当关注。
二、经典方法技巧盘点 ▣ 文字型材料的解题步骤
1.粗读整篇材料,把握材料主题,标出中心词。
2.读题目,根据题目中心词返回到材料中的相应位置寻找数据。
3.对每个小题,先集中查找所需数据,后专心进行计算。
4.在文字型材料中,特别注意关注时间表述与单位表述。▣ 文字型材料查找数据的技巧:关键词法
所谓关键词法,即借助题目中某个有明显特征的字词或符号来达到返回材料快速定位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中关键词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在材料中比较容易辨认,二是在材料中出现频率较低。一般而言,适合作为关键词的通常有如下几种:
1.英文字母:如GDP、GNP、V类水质等;
2.年份数字:如2009年、2008年3月等;
3.特殊标点:如℃、“三农”、(含一级)、%等。
第五节
图形型资料
一、题型综述
图形型材料是根据统计数字,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材料。这种材料类型具有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便于比较等显著特点,在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资料分析模块图形型材料是不可或缺的类型材料,具有独特的考查特点。
与其他两种材料类型相比,图形型材料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对图形的理解上。资料分析涉及的图形材料主要包括柱状图、饼图、趋势图(折线图)等多种图形,各种图形有自身的特点和功用,因此快速读懂这些图形并抓住图形中的关键点、易错点是解答图形型材料的核心。
在图形型材料中,除理解能力与计算能力外,还应注意提高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读图能力,二是运用辅助工具的能力。
二、经典方法技巧盘点
▣图形型材料的阅读对象
柱状图、趋势图:图形标题、横标轴、纵标轴、图示
饼图:图形标题、类别名称、图示
▣ 图形型材料的解题步骤
1、结合对相应图形的理解,快速读图并理解图形的含义。
2、在读图时,特别注意与平时表述不一致的地方。
3、阅读问题,结合问题,返回到图形中查找相应的数据并做标记。
4、在图形型材料中,特别注意统计单位。
▣ 图形型材料常用技巧
1.适当使用排除法。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
31415-
专家解密2010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技巧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快速阅读、准确理解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应试者不但要能读懂......
鲤鱼网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四:资料分析一、概述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分析综合的能力。测验的基本方式......
行测资料分析“备考口诀”深度解析(四)从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的“备考口诀”来看,以及在平常的解题中,我们都会有对某些概念混淆的时候,以至于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还要仔细区别概念......
行测资料分析常用术语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
资料分析全攻略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或是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