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春茶总结1_解剖学重点总结21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9 06:40: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张家界市春茶总结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解剖学重点总结21”。

张家界市二○一二年春茶生产总结

茶叶是我市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良好的气候环境与充足的山地资源为发展茶叶生产,生产优质茶奠定了基础。人们有长期栽种茶叶的习惯,茶叶一直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民增收来源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发展茶叶生产的投入,引导茶叶生产的发展,使全市的茶叶生产面积逐年扩大,老茶园技术改造加快,良种园生产面积比例提升,产量增加,质量提升,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现有茶园总面积4.55万亩,其中近两年新扩园0.43万亩,现有采摘园面积3.85万亩,良种园面积1.83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园0.58万亩。今年春茶产量1328吨,完成年计划85%,春茶产值5883万元,完成年计划78%,名优茶产量96.2吨,产值2525万元。今年的春茶产量小幅减少,产值增幅较大,名优茶产量小幅减少,但产值与去年相比,有大幅增加和提高。

一、春茶产销工作的主要特点

1、春茶开采期推迟,采摘期相对集中,名优茶产量减少,总产量增加。今年2~3月长期低温寡照,导致芽头生长缓慢,4月中旬升温较快,气温高,低海拔茶园开园日期在3月26日左右,高海拔山区4月10日左右,开园期较正常年份推迟10天。高档绿茶的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在4月雨水较常年偏多,而且温度也较高,使得茶叶生长很快,因此大宗绿茶、红茶、黑茶产量比去年增加。

12、茶叶生产和茶类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近年我市茶叶总体面积增加不大,老茶园技术改造进程加快,提产提质,新扩了2900多亩高标准良种茶园,为茶叶的优质化生产打下了好的基础。我们发展调整的同时加大了茶类加工结构的调整,在扩大绿茶生产的同时,还加工黑茶、红茶。特别是加大名优茶开发生产力度。据统计,在绿茶生产中,今年名优茶的产值占春茶总产值的一半。

3、茶叶加工品种对路,销售形势喜人。我市茶叶加工以张家界云雾王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桑植西莲云雾茶叶公司、“茗正缘顺”茶叶公司为龙头,带动大小加工企业和茶农,主要生产加工绿茶,红茶、黑茶,由于我市茶叶内质很好,名优茶产量基本不愁销路,而且今年的销售价格比去年高出20%,产品销往省内外。大宗茶也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生产形势喜人,目前张家界云雾王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签下近百吨订单,已委托5家小型企业为其加工黑茶。目前,使我市茶叶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

名优茶售价每公斤800—1200元,高档功夫红茶每公斤售价2000元以上,普青茶每公斤35—50元,黑茶每公斤50—60元。

4、茶农效益显著。由于近几年茶叶销售形势很好,因此茶农在茶园冬培春管,鲜叶采摘等方面都加大力度,茶农的茶叶生产效益显著提高,真正做到了茶叶增产,茶农增收,企业增效。截止5月5日,张家界云雾王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在收购400多个农户中,已经有40%农户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最大的农户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三合口乡土地垭村黎开台、黎开贵两农户各种植茶叶8亩,目

前已收入2.4万元。计划春茶亩产值4000元,夏茶产值2000元,秋茶产值1000元,实现亩产值7000元的目标。

5、产量质量并重,机械生产加工能力提升。根据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品质要求的提高,各茶区加强冬培春管,增加生产管理成本投入,应时节邀请县、市专家讲课,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加强茶叶生产精耕细作,严格制定鲜叶采摘标准,提升机械加工技术能力,提高加工工艺水平,达到春茶质量与产量并重的目的。如慈利县三合口云雾王茶业公司,永定区一碗水茶场,认真抓生产冬培、早抓春培田间管理;进行春茶生产加工技术人员、采茶工技术培训;严格鲜叶进厂标准,确定鲜叶质量验收员等一套硬性措施,保证了茶的产品质量。

6、生产成本提高。随着物价上涨,新茶园建园,良种种苗、生产管理肥料、农药、人工工资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增加。例如,人工采摘的茶叶鲜叶成本较去年提高20%,“单芽”鲜叶收购价格在140-160元/每公斤、“一芽一心” 80-110元/每公斤。

二、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

1、科学规划,明确思路。编制《张家界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市委、市政府将茶产业确定 “十二五”期经济作物发展重点项目,计划用五年时间全市茶叶发展到10万亩,年产值达到3亿元,重点建设优质茶示范基地5~8个,有机茶示范基地3~4个,良种茶覆盖率达80%以上,打造一个或几个全国、全省知名的茶叶品牌。为实现生产目标,今年我们认真贯

彻规划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扎实有效的推进茶叶产业建设,鼓励茶叶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或承包等模式实现生产基地规模种植,集中管理。

2、茶叶提产提质,抓老茶园改造,技术指导茶园冬培春管。全市统计进行深耕改土,树冠台刈及重修剪改造老茶园面积0.35万亩,冬培深挖施肥,春管中耕追肥茶园90%以上,现有茶园基本都进行了生产技术管理,改变过去茶园有荒芜现象。

3、积极推行良种扩建茶园。新扩茶园坚持良种化、高标准建园,良种化一是利用地方良种;二是采用无性系良种苗栽培。坚持深耕改土,深施有机肥建园。在我市茶叶生产优势区域慈利县、桑植县积极推行标准化创建园。

4、技术指导生产抓培训。为茶叶生产的发展,坚持茶叶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抓基层农技人员和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去冬今春以来,市、区县共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9期,培训700余人次。

5、引进外地企业,拓展旅游产品市场。引进了福建省“茗正缘顺”茶叶生产和营销企业在我市落户建场后,建立生产基地550亩,1000平方米的红茶生产加工厂,带动我市的茶产业开发建设,拓展本地旅游产品市场。

三、品牌与营销

我市现有茶叶产品注册商标9个,“天门山”、“云雾王”、“西莲云雾”“张家界”、“五道水”等,“QS”认证产品数量5个,分别为:“龙虾花”、“鸽子花”、“天门山”、“白鹤井”、“云雾王”。2011年张家界市农科所牵头成立茶业公司,启用“张家界”茶叶注册商标,对张家界茶叶进行有机整合,拟打造张家界高山有机云雾茶、张家界富硒茶系列。设立集中营销中心,在市中心繁华地段 “大庸府城”组建起占地7000平方米,铺位35个,面积1700多平方米的茶叶一条街市场,现有多家本市茶场(厂),茶营销企业,外地茶商入住经营,2011年营业额达4000多万元。

四、茶叶发展潜力

1、绿色环境优势大。我市属于山区,地形多样,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海拔起伏达1000余米,适宜茶叶生产海拔高度范围内的土地为100万亩以上。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气候多变,属于中亚热带山原性季风气候。地理位置优越,群山叠嶂,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6℃,常年云雾缭绕,环境无污染无公害,经测定符合国家一级空气标准,较大面积的土壤高磷含硒,硒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硒有防癌功效,被称为“生命的神奇元素”。如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生产发展有机茶和名优茶提供了基础条件。

2、销售空间大。张家界、武陵源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2011年我市共接待中外旅客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0亿元,全市现有销售茶叶商店和土特产店14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市2011年茶叶销售额达1.3亿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生产发展。在老茶园改造、新园扩建、加工设备等资金投入均有不足,制约茶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制作,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影响我市茶叶美誉度。

2、品牌建设力度与营销力度不够。近几年来,我们加强了标准化生产,生产部分名优茶品质上乘,但有了好的产品,仍缺乏品牌支撑,市场影响力无法与“古丈毛尖”等相比,产品竞争力不强,制约了茶产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3、劳动力紧张制约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单产较低,产值上优势不显著。

4、品改难度大。由于我市过去种植的茶叶群体品种较多,虽然也适合各类茶叶的加工,但总是单产难以提高。改良品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间较长且影响产量,影响茶农收益,所以难度较大。

5、加工企业资金压力大,难以得到银行支持。

张家界市经作科

二○一二年五月九日

张家界市永定区

张家界市永定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宣传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按照市科协“2009全国科普日活动”的要求,结合张湾实际,在各......

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

张家界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2月28日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市长赵小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

张家界市永定区“六五”普法总结

张家界市永定区“六五”普法总结2015年09月09日“六五”普法期间,我区普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普法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紧紧围......

春茶作文400字

春茶作文400字......

春茶作文400字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春茶作文400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张家界市春茶总结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家界市春茶总结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