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总结”。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工作总结
经过我校课题组一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2011年12月圆满完成了研究方案中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课堂习惯,达到了培养良好学风,形成优良班风,树立文明校风的一条新路。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的需要
友爱小学的学生大多数地段生比较少,大多都是外来务工子弟,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对孩子学生部够重视,很多学生在学习上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无明确的读书目的,学习劲头不足,更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很多时候老师进教室开始讲课,学生才慢条斯理地拿出课本;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玩得津津有味,;至于上课时应该养成的正确习惯,无论老师讲多少遍,也都收效甚微。通过调查了解,不少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家庭的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课堂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
2、上课前没有准备好下一节课用具的习惯。
3、没有做好笔记的正确习惯。
4、没有认真听讲,专心致志的习惯。
5、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
6、早读课没有读书的习惯。
7、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生活中不爱清洁卫生的比比皆是,或乱丢乱扔,或蓬头垢面。在思想方面虽继承了农民的朴实,但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的影响,性格孤僻暴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隔代教育的低效性和无人看管学生的随意性,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二)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教育领域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革命,素质教育大旗刚刚竖起,创新教育理论早已先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也呼之欲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如果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依然我行我素,墨守成规,无动于衷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教不研则浅”,我校领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提出要以“教研育人,以科研兴校”的方针,选择了这个困扰我校生存发展的课题,作为我校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应该说是为我校的生存、发展下了一场“及时雨”,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为我校明天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校走出了科研兴校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落后的现实在促进着我们,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在鞭策着我们必须要使学生养成良好课堂学习习惯,为明月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对象
我校一、二年级学生。其中一(1)、一(2)、一(3)、二(3)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为参照班。
(二)课题组成员:
吴 珺 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何彩英 教导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林莉萍 小学高级教师
蒋艳婷 小学一级教师
黄凤飘
韦伊娜
三、研究的问题:
针对我校学生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学生的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在学习中更是如此,他们不知道要养成哪些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也不知道怎么去培养。我们的老师也只知道良好行为习惯好,但我们在课堂中要培养哪些习惯,用什么方法和措施,老师心里也是一片茫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都处于混沌的状态,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思想做为先导,对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不求甚解,这难免会严重我们的长远发展。
我们通过研究,拟得出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正确含义,研究出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构成要素,以及我们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素质,对于我们来说迫在眉睫。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中小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养成研究是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一些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影响学生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主、客观因素,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通过我们有目的性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习惯这一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作用,形成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评价和操作模式,为我校优良班级的建设和良好校风的形成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形势下,通过研究,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也能促进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这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
本课题通过研究学生上课时的行为心理,通过对学生上课时学习的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通过反复的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研究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方法,同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较大提高。
六、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观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习惯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研究方案,力求科学、可行。
2、行动研究法。用理论指导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二)研究过程及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3月)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主研人员,展开课题论证,收集资料,整理归档。
2、展开研究:(2011年3月——2011年10月)一是展开理论研究,丰富、提高、完善对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认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深化实践活动,侧重对学生课堂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3、总结阶段:(2011年10月——12月)主要成果是论文集和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评价量标。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找到了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培养及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的方法。
1、表达的约定: 自然站直,表情自然,面向大多数的听众大声说话,并使用礼貌用语和规范的交流用语;说话要完整,用语要正确。
2、倾听的约定:
面向并注视发言人,听完发言后才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评论,并使用规范的交流用语。
常用的学生规范用语:我想告诉大家、我想提醒大家、我要补充某同学的发言、我不同意某同学的意见;谢谢大家(鼓励)、谢谢你的建议(提醒)等。
3、激励式的口令约定
赞美的一般方式:自由鼓掌式、节奏鼓掌式、节奏鼓掌加呼号式 趣味呼号方式:×××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阳光阳光照耀你!一般性激励呼号+赞扬性的手势:棒!棒!你真棒!
了不起!了不起!你真的真的了不起!特别隆重的祝贺:面向祝贺人,起立鼓掌!
课前准备的统一姿势:扶桌子,面朝门,副本文具摆放好!
五、我们的思考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在研究以前确定的《中小学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研究》范围过大,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来经过课题组反复研究、讨论才确定的这一个范围,应该说还是有一点过大,因此研究不是特别的深入,也不是特别的完善,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入、细化。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惯方面,我们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总之,我校通过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无论是校风校貌,还是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的改善,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完全得到了证明的。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让好的学习习惯伴随你终身,让坏的学习习惯尽快与你告别。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工作总结经过我校课题组一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2011年12月圆满完成了研究方案中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课......
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研究———研究报告董衍玲2013-9-29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书写习惯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乃人之衣冠”的说法。将字写好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对习惯的解释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对习惯形成的解......
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节开始——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周姝1 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节开始——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提纲]一、什么......
学习《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心得体会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要做好。一、兴趣的培养要体现于每个教育环节首先,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