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实践研究早已证明: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是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反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不良的学习习惯往往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的迁移中逐渐造成的。而现在的家长大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生活中处处包办代替孩子,以为只要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就行。这样,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习惯,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懒于动手和动脑的不良后果。更可怕的是,这种后果往往会迁移到学习上,养成学生独立性差。总想依赖别人,自己懒得动手,怕动脑筋等不良学习习惯,造成其作业经场拖拉,甚至不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了。
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提高学生对良好学习习惯重要性的认识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班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如下九个方面;一是提前预习的习惯;二是细心观察的习惯;三是勤于动笔的习惯;四是质疑发问的习惯;五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六是读书背书的习惯;七是仔细审题的习惯;八是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九是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特别重要。
习惯是把信念变为习性,把思想划为行动的过程。它是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这是因为习惯的功能具有省力性和不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需要别人帮助提醒,不必在花费什么意志努力,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就会不自觉的表现,从而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并长期受益。
习惯是一种动力,一种能量。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将受益无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就会对他的学习和事业产生积极地影响。
事实证明,习惯左右成败,习惯改变人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可以将小学生应该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图文的形式布置在教室中,这样做,不仅美化了教室,而且形象直观,即便于记忆,又便于学生模仿实践。
二、严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从入学开始,越早越好
众所周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逐步内化的长期过程。尤其是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作为班主任,应该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小学生入学那天起,就要开始培养,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在“心里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童年正处于这一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教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教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到: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落实,越早越好。
2从小节抓起,持之以恒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是一种后天经反复动作而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经反复的过程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习惯开成后,当个体受同样的刺激
作用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的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可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某一个动作,行为)开始,抓住没一个细节,训练好每一个动作、行为,诸如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上课时的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是的声音响亮,等等。
由于习惯是经过反复强化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动作行为,因而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反复不断的训练、强化,需要持之以恒。这样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3、注意方法,循序渐进
专家主张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叫他画一只小兔子;明天画小兔在吃青草,画上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朵花;大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地在增加,画画得好习惯就自然地养成了。
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如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发现他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撒尿,不到一小时就出来四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来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在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妈妈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即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又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家长配合,全面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据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他的生活习惯往往是一致的。因此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除了在学校要严格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外,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要从平时的生活习惯做起,培养孩子自主、独立,勤奋、好思的良好生活习惯,这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在学校里做作业时并不拖拉,但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往往要拖拉,这有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学校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而在家里并没有严格的固定学习时间,如要求他们放学后应先写完作业后再玩,或者在晚饭后稍作休息,马上就做功课,等等。而有关调查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功课,而有的学生在学习是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如写着写着就站了起来,或者说几句闲话,或者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这些孩子貌似一直在学习,但身心并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学习效率极低,因而学习效果很差。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家长不能仅仅满足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的完成任务。要帮住孩子学会抵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一)读书做笔记开学伊始,通过指导看图,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的重要性。讲授做读书笔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本阶段性总结,介绍了我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及在研究中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介绍了我们是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并对操作中出现......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半学期以来,我始终不忘“一定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几乎篇篇课文的第一教时教学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