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育课题阶段小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体育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体育课堂应用大问题教学的探索》
阶段性总结
【课题确立的背景】
我国很多数学教师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大问题教学,并得到很大收获,获得较多经验,但在体育学科,尚未形成相关的理论与经验,因此有着很广阔的研究空间。针对我区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灌输式教学、被动式学习等情况,致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致不高、课外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严重缺乏,体育爱好的形成困难,终身体育意识淡薄情况,确立本课题的研究。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探索大问题教学的运行机制,开拓学校课程,构建大问题教学的教学策略,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形成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态度,各自建立具有针对性、自主性、拓展性的“教”与“学”方法。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本学期开学初,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区体育学科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大问题教学”。同时,在李校长的多次培训中对大问题教学有了浅显了解,在全校各学科教研员过讨论交流之后,我最后确定自己的小课题课题名称为《体育课堂应用大问题教学的探索》。在黄毅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对小课题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本课题方案更加完善。并根据本学科教研活动特点安排研究活动。
二、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我们体育学科与数学相比较来看差异很大,数学能用到的很多策略与方法无法直接借鉴到我们这个学科当中,这样就需要我必须用大量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大问题”的特征,并且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开展多途径学习,如通过网络搜集、参加集体学习、与本学科老师集体交流评析等。
(一)理论储备,充实自我。
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学习了“大问题教学网”上的多篇文章。仔细阅读了张文质先生“让学习发生——谈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一文,细心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小课题研究有所帮助。积极参加5月17日,在风华中学召开的“2014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香坊区研讨会”上,“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老师、“大问题教学”倡导者和实践者黄爱华老师、哈尔滨市教研员王宏老师、杨瑞松老师及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所作的精彩讲话、现场课、微格研修等让我受益匪浅,充实了很多理论空白,开拓了教育视野。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通过学习与常规教学视导,我了解到目前我们的体育课堂尝试“大问题”教学时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技能本质。如这个运动技能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技术动作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只有准确把握运动的知识技能本质,才能正确设置问题。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强,太随意。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不能由大到小,由浅入深逐层递进,以至于很多老师对“大问题”教学的认识与实施停留在“问题导入教学内容”上,对更深层次的“导”“引”没能有足够理解。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经常是以一种被动练习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个性表达的时间、机会少,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机械式集体回答多,个性化思考之后形成的表达凤毛麟角。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进行反馈的作用不大,学生的深层思考、表达、共学的场面不足,制约了体育课堂“大问题”教学的有效推进。
(三)搭建平台,从小做起
体育学科实施“大问题”教学有很大的难度,缺乏参考,缺乏专业指导,我只能和本学科的老师们边学边试,从点滴做起。教研活动中,我播放黄爱华老师的录像课组织大家探讨,集体备课时我要求老师们大胆尝试,群策群力,共同提高。在本学期的送教下乡和教学比赛中,我都要求老师们的公开课要以“大问题”教学为依托,尝试我们学习研究的经验,探索小课题的可实施性。
【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通过本学期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尝试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从体育学科各位老师教学效果看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大问题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与规律。“大问题”教学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框架,但我们在尝试运用“大问题”教学时却要先给自己架设一个框架来构建,有所成就然后再跳出自己的框架,探求更深的“大问题”教学真谛。按照黄爱华老师在“微格研修”中的描述,我给体育课搭建的框架是:导课、体验(在思考前有所感受)、设置问题布置任务、学习与表达、生成与延伸。这个框架仅是我们研究初期的一种方法,当我更深理解生命化教育的时候还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谋略,教无定法,学无定式。
二、大问题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技巧。不同于文化课程,体育课的学习必须要有一种身体感受,也就是身体记忆。它不同于我们平时理解的大脑记忆,比如你手边的一本书刚要掉下,你没经过大脑思考就一把抓住,这种身体记忆是我们体育学科要重点体现的。另外就是学法的运用,我认为“大问题”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教学生会”变为“教会学生学”,让老师们在课堂上少些解说,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些表现。
三、大问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在体育学科的“大问题”教学得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到锻炼身体的乐趣,产生学、练的动力,在表达与表现中收获快乐。很多老师在学生犯错误时或小比赛失败时,用罚跑、跳、蹲、搬东西、劳动等小惩学生,这不仅仅是对体育学科的歧视,也是抹杀学生未来身体强壮健康的凶手。那些身体运动能力较差的老师们,想想你们当年是为什么不爱参加运动的?你想把孩子们都弄成身心俱脆的弱雏吗?
四、研究教师取得的成绩。
1、xx两位教师在体育学科“送教下乡”活动中现场做了2节“大问题”教学实验课,得到与会领导、老师一致好评。
2、xx四位教师在市“烛光杯”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市领导和全区教师面前展示“大问题”教学,获得较好评价。
3、xx等11位教师在2014年6月30日,“市第二届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素养大赛”中,在模拟课堂比赛环节,巧妙运用“大问题”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一百三十多名参赛选手中,来自xx中学的xx老师获得中学组个人第四名,xx校xx老师获得小学组个人第五名好成绩。
【存在问题】
1、自身的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2、我和教师们课堂教学时提问还不能每个都是“精问”,问题的提炼上内力不足。
3、提问时引导语言的运用不熟,学生语言、思维发散不齐,教师对学生表达的引导与梳理不够流畅。
4、学生虽然有了一些“自主、探究、合作”,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实现的,没能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5、无法在大多数教材中实施“大问题”教学,只能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尝试。
【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开拓教学视野。在这学期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走进我区体育课堂,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直指难点、引发学生思考兴趣等等方面进行研究,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提问,使问题的运用恰到好处,为学生主动学习穿针引线。
2、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注意教学资源的生成。
3、逐步扩大“大问题”教学实施的广度,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走进“大问题”教学,挖掘教师教学潜力,改善一些教学习惯。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完成的一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本着“为教师服务,带领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目的,稳扎稳打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实实在在地深入课堂,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们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体育学科开展“大问题”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不确定在计划时间内能否达到理想研究效果,但我会集跬步而至千里,在教学研究之路上不断前进。
诵读经典育心智,人文校园创和谐------《经典诵读促童蒙养正》课题阶段小结童蒙养正源于《易经》,《易经.蒙》篆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童蒙是对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养正,是指培......
重点课题《挖掘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第一阶段(2011年3月—8月)个人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挖掘苗侗民间传统德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课程》研究实施方案为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阶段小结一学期来,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在教研组成员的帮助下,小课题研究工作从课题确定、申报、制定......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 题 研 究 实 验 阶 段 性 小结——余庆县大龙小学 刘 丽2008年1月研究目标:通过研究,一方面引导少先队员明辨是非、美丑、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课题阶段小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