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计算小结_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8 10:19: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钢筋平法计算小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平法钢筋计算总结”。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5)L φ8@100/200 L表示螺旋箍筋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

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⑶ 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 B(bottom)表示梁底部钢筋或下部通长钢筋。

T(top)表示梁顶部钢筋或上部通长钢筋。

六、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2Φ2

5N4Φ18(-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按新规范对共计60多栋各类工程的统计:

对8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70--7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 平米75--80公斤。

对8度 ,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对7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

对7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45--5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50--5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对6度,二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35--40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

对6度,三类场地:框架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剪力墙一般每 平米50--60公斤。

钢筋翻样 柱 梁 板(2008-10-10 13:22:08)标签:箍筋 根数 量度差值 钢筋 加密区

框架柱钢筋翻样

分类:建筑行业

三级抗震楼层边柱,基顶~31.87钢筋为d=18;混凝土C30;梁保护层25mm;柱净高:底层为4020mm、中间层为2500、顶层为2550mm;柱子长: 300mm柱子宽500mm。求各种钢筋的下料长度尺寸。

(一)柱钢筋下料计算说明

1.柱主筋下料使用的计算公式和说明:计算公式:

长向梁筋下料长度=层高-max{柱净高/6,柱宽,500}-梁保护层+12d-4d-外皮差值

短向梁筋下料长度=层高-max{柱净高/6,柱宽,500}-max{35d,500}-梁保护层+12d-外皮差值 长远梁筋下料长度=层高-max{柱净高/6,柱宽,500}-梁保护层+1.5Lae-梁高+梁保护层-外皮差值 短远梁筋下料长度=层高-max{柱净高/6,柱宽,500}-max{35d,500}-梁保护层+1.5Lae-梁高+梁保护层-外皮差值

长向边筋下料长度=层高-max{柱净高/6,柱宽,500}-梁保护层-d-30+12d-外皮差值

短向边筋下料长度=层高-max{柱净高/6,柱宽,500}-max{35d,500}-梁保护层-d-30+12d-外皮差值 相关说明:

外皮差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根据规范,当钢筋末端弯成一定角度的弯钩时,在钢筋外包尺寸的基础上所增加的在轴线上的长度;

2.柱箍筋下料长度使用的计算公式与说明:(1)箍筋数量的确定

底层KZ箍筋数量n1=[(Hn/3-50)/d1+1]+[(h+hc-50)/d1+1]+[(H-Hn/3-h-hc)/d2-1] KZ箍筋数量n2=[(h-50)/ d1+1]+[(h+hc-50)/d1+1] +[(H-h-h-hc)/d2-1]

其中:H:层高; Hn:柱净高;

h: 取柱长边尺寸(圆柱直径)、Hn/

6、500的大者; hc:梁高;

d1:柱箍筋加密区的间距; d2:柱箍筋费加密区的间距;(2)箍筋下料的长度确定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调整值

(二)绘制KZ-4框架柱钢筋的翻样草图

(三)KZ-4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钢筋编号 直径(mm)计算式 下料长度(mm)单位 根数 1 18 2900-500-25+(1.5×31×18-500)-2×18 2676 1 2 18 2900-500-25-630+(1.5×31×18-500)-2×18 2046 1 3 18 2900-500-25+(1.5×31×18-500)-2×18 2676 1 4 18 2900-500-25-630+(300-2×30-18)+8×18-2×2×18 2010 1 5 18 2900-500-25-2×18+12×18-2×18 2519 1 6 18 2900-500-630-2×18+12×18-2×18 1889 1 7 18 2900-500-25-2×18+12×18-2×18 2519 1 8 18 2900-500-630-2×18+12×18-2×18 1889 1 9 18 2900-500-25-18+(1.5×31×18-400)-2×18 2758 1 10 18 2900-500-25-18-630+(1.5×31×18-400)-2×18 2128 1 11 8(300-30×2+500-30×2-4×8)×2+60 1356 23 12 8(300-30×2+440/3-4×8)×2+60 783 23 13 8 300-30×2+6.25×8×2-3×8×2 292 23 14 18 1340+800-50-25-30+216-2×18 2205 5 15 18 2205+35×18 2835 5 16 18 2900 2900 10

(四)KZ-6a柱钢筋配料单

钢筋编号 简图 规格直径(mm)下料长度(mm)总长度(mm)每米重量(kg/m)1 18 2885 17310 2.470 42.73 2 18 2185 13110 2.470 32.38 3 18 2900 23200 2.470 36.63 4 18 2900 11600 2.470 14.04 5 18 2585 2585 2.470 4.08 6 18 2025 2025 2.470 3.20 7 18 2545 2545 2.470 2.26 8 18 2045 2045 2.470 1.82 9 18 2534 2534 2.470 2.25

重量(kg)10 18 2034 2034 2.470 1.81 11 8 1356 31188 0.395 27.69 12 8 783 18009 0.395 15.99 13 8 466 10718 0.395 9.52

框架梁钢筋翻样

已知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梁KL-52(2),选用Ⅱ级钢,上排钢筋直径为d=16,下排钢筋直径为d=16,C30混凝土,左边净跨2.9m,右边净宽2.9m,求下料长度尺寸。

(一)梁钢筋下料计算说明

1.梁主筋下料使用的计算公式与说明:计算公式: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相关说明:

弯钩增加长度:根据规范,当钢筋末端弯成一定角度的弯钩时,在钢筋外包尺寸的基础上所增加的在轴线上的长度;

弯折量度差值:在钢筋段中弯曲一定角度时,弯曲段的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的差值。2.梁箍筋下料长度使用的计算公式与说明:(1)箍筋数量的确定

KL箍筋数量:n1=[(l-50)/d1+1]×2+[(ln-2l)/d2-1] n2=(ln-2×50)/d1+1 其中:l:取1.5hb和500中的大者,其中hb为梁的截面高度; d1:梁箍筋加密区的间距; ln:梁的净跨;

d2:梁箍筋非加密区的间距;(2)箍筋下料的长度确定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或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二)绘制KL42(2)梁钢筋的翻样草图

1.KL52(2)梁钢筋纵向立面配筋草图、钢筋的分离详图。2.KL52(2)(1-1)截面图

(三)KL52(2)钢筋下料计算式

钢筋编号 直径(mm)计算式 下料长度(mm)单位根数 1 16 3300×2+200-30×2+15×16×2-2×2×16 7156 2 2 16 3300×2+200-30×2+15×16×2-2×2×16 7156 2 3 8(200-2×30+470-2×30-4×8)×2+60 1096 43

(四)KL52(2)梁钢筋配料单

钢筋编号 简 图 规格直径(mm)下料 长度(mm)总长度(mm)每米重量(mm)重量(kg)1 16 7156 7156 1.579 11.30 2 16 7156 7156 1.579 11.30 3 8 1120 1096 0.395 0.43

楼梯板钢筋翻样

楼梯平面图的TB-4标注: TB-4 h=100mm 171×7=1195mm Φ8@200mm

楼梯平面图的尺寸标注: 梯板净跨度尺寸:260×6=1560mm 梯板净宽度尺寸:1160mm 楼梯井宽度:80mm 楼层平板宽度:1540mm

混泥土强度等级为C25(la=34d),梯板分布筋为Ф6@200,梯梁宽度b=200mm。楼梯平面图的标注中可以获得与楼梯钢筋计算有关的下列信息:

梯板净跨度ln=1560mm,梯板净宽度bn=1160mm,梯板厚度h=100mm,踏步宽度bs=260mm,踏步高度hs=161mm。楼层平板宽度=1700mm。求楼梯板个各种钢筋的下料长度尺寸。

(一)楼梯板钢筋下料计算说明

1.梯板下部纵筋以及分布筋下料使用的计算公式与说明:计算公式: 下部纵筋以及分布筋长度的计算:

梯板下部纵筋的长度l=ln×斜坡系数K+2×a,其中a取max(5d,h)分布筋长度=bn-2×保护层 下部纵筋以及分布筋根数的计算:

梯板下部纵筋的根数=(bn-2×保护层)/间距+1 分布筋的根数=(ln×斜坡系数K-2×保护层)/间距+1 2.梯板低端扣筋以及分布筋下料使用的计算公式与说明:计算公式: 低端扣筋以及分布筋长度的计算:

梯板低端扣筋的长度=[ln/4+(b-保护层)]×斜坡系数K+la-(b-保护层)×斜坡系数K+h-保护层

分布筋长度=bn-2×保护层 低端扣筋以及分布筋根数的计算:

梯板低端扣筋的根数=(bn-2×保护层)/间距+1 分布筋的根数=(ln/4×斜坡系数K)/间距+1 3.梯板高端扣筋以及分布筋下料使用的计算公式与说明:计算公式: 高端扣筋以及分布筋长度的计算:

梯板高端扣筋的长度=ln/4×斜坡系数K+0.4la+15d+h-保护层 分布筋=bn-2×保护层

高端扣筋以及分布筋根数的计算:

梯板高端扣筋的根数=(bn-2×保护层)/间距+1 分布筋的根数=(ln/4×斜坡系数K-2×保护层)/间距+1 其中: ln:梯板净跨度; bn:梯板净宽度; h: 梯板厚度; bs:踏步厚度; hs:踏步高度;

la: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k:斜坡系数;斜坡系数k=sqrt(bs×bs+hs×hs)/bs 上述公式中的sqrt()为求平方根函数

(二)绘制TB-4楼梯板钢筋的翻样草图

(三)TB-4钢筋下料计算式

钢筋编号 直径(mm)计算式 下料长度(mm)单位根数 1 10 1560×1.197+2×100+1340 3407 8 2 6(1260-100)-2×30 1100 10 3 10 1515+40+440+2×10×2 2035 8 4 10 750×1.197+34×10 1238 8

(四)TB-8楼梯板钢筋配料单 钢筋编号 简图 规格

直径(mm)下料长度(mm)总长度(mm)每米重量(kg/m)重量(kg)10 3407 27256 0.888 24.2 2 10 1238 9904 0.888 8.79 3 10 3407 27256 0.888 24.2 4 6 1100 11000 0.395 4.35

钢筋平法讲座心得(推荐)

陈青来教授平法讲座之心得体会一、陈教授讲座的精华内容平法制图规则与构造要点解析: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

钢筋平法图集培训总结

2016钢筋平法图集培训总结虽然沈阳寒风冽冽,但是我对于学习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在东北公司组织的为期两天的钢筋平法图集的培训中我收获良多。这次培训公司请来了平法图......

平法钢筋识图实训报告

平法钢筋识图实训报告一、实训报告的特点确证性它所记录的实验结果,能经得住任何人的重复和验证;记实性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必须如实记录;常以图解帮助说明;格式固定常使用专用的......

平法钢筋识图实训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平法钢筋识图实训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钢筋平法实用总结—识图入门

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下载钢筋平法计算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钢筋平法计算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