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总结(新)_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总结

其他工作总结 时间:2020-02-28 08:25: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工作总结】

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总结(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总结”。

2010年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总结

2010年对大学生通讯社来说,是蓬勃发展的一年,是进一步发展、壮大,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一年。这一年里,在校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通讯社积极培养新成员的采访、写作能力,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在对外沟通平台的扩展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提高,为来年扩大影响力、拓宽通讯社工作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通讯社作为校园媒体能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做好了准备。2010即将远离,回首反思,感触良多。现将校大学生通讯社2010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部门分工 凝聚团队力量

当新闻工作由个人扩大至一个团队,我们在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团队的协作以及队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小到社团活动,大到学术讲座,都可以在现场见到通讯社通讯员忙碌的身影,他们佩戴着采访证,与活动主办方沟通、索取背景资料,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挖掘新闻点,收集材料、合成文章。

通讯社自上学期末换届以来,正式分为四个部门:办公室、广告宣传部、记者采写部和图文编辑部。部门的划分,是分工细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分工之后,不同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为通讯社日常稿件的撰写、刊物的的合成修改和活动的策划组织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就整个通讯社的运作而言,记者采写部成员有较好的现场采访、挖掘新闻的能力,是通讯社成稿的主要来源;图文编辑部则是由具有一定电子技术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各类刊物、资料的编排和印发,是通讯社成果的直接出处。采写、编辑,组成了新闻工作的主体。办公室是后勤,是通讯社管理的基础,成员的细心和负责促进了通讯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广告宣传部成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口头表达能力,是通讯社发展方向的探索者,稿件流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外沟通的平台。

下学期开学之初,通讯社进行了迎新、招新工作,经过精心准备的初试、复试,选拔了具有文字功底扎实,同时具有不同特长的新成员,两校区共计50人。

以上是通讯社现有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发展现状,团队协作使得通讯社的工作由了长足的进步,各部门的分工也仍需要进一步明确。

(二)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成员能力

对于一个学生组织来说,老成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新成员能力的培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由于通讯社工作性质的特点,在9月末和10月初,经过两轮的面试、笔试后,进入了为期一个月的试用期。期间采取“老带新”的带教模式,对新成员进行采、编等各种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保证校内供稿的正常进行,对全社上下严格要求,09成员带领新成员进行现场采写,并指导稿件的初步合成,再由高年级成员进行修改和审核,最终交至团委老师处。与此同时,要求成员每周都有一定量的稿件数,稿件输出量、考勤记录和能力提高快慢是试用期的考核标准。

11月19日,试用期结束。两校区共50名成员带上采访证,正式成为通讯社的一员。正式开始后,更是严格要求各位成员,以保按时、按量完成各类刊物以及中文网站上的常规供稿。为了提高成员的写作水平,要求各部门不定时组织评稿、改稿会,同时在东明校区举行了“稿件王”——上届副社长王芳主讲的通讯写作培训,根据部门特征,通讯社办公室在东明校区二教一楼举办了针对内部成员的礼仪培训,图文编辑部更是开赴龙子湖校区,在综合楼第五语音室为两校区成员进行了iebook电子杂志制作方法的培训。而在平时的稿件采写中,通讯社成员,尤其是新成员的热情很高,运动会、比赛、讲座等等,凡是校园内的大小活动,都有他们热情采访的情景,其中他们的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理论培训还是实践采访,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成员能力,在严格要求中出成绩。

(三)创新克服困难 踏实收获成果

成长总是伴随着困难,对一个组织来讲更是如此。在开学之初,作为一个做新闻工作的校级组织,通讯社更是需要开发出自己的刊物,有自己独立的发稿平台,方可长久地把新闻、把校园文化传播做下去。

沿袭传统,通讯社在保证团委等部门日常用稿的同时,积极协助老师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相关材料的整理,负责编辑了团委内部电子刊物《团讯》、分发二级院校的杂志《社团纵横》。从6月

份策划到2010年下学期开学之初正式刊印,全社成员集体创办了《杏林时讯》,内容新颖,贴近学生生活,以校园新近大事为每期的主题,在学生中间产生了良好反应。《杏林时讯》由社内成员自费刊印并分发至学生手里,因经费有限,在2010年下学期分别以“迎新招新”、“新生军训”、“社团活动月”为主题,刊印报纸三期,每期都有精心设计并实施的主题采访,更有各位成员对稿件的细心筛选和编排。在2010年里,通讯社共负责刊印并分发《社团纵横》七期,上学期四期合订为一本;电子刊物《团讯》八期;在团委高老师的指导下,通讯社图文编辑部克服技术难关,钻研电子杂志的制作方法,终于把两期图文并茂的电子版《杏林时讯》呈现出来。

在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同时,通讯社没有忘记校园记者的责任,在下学期策划并采访了校级组织负责人两名,并联系相关二级学院负责老师,实现了“校园记者对话名校友”的第一步——对我校59级校友侯士良教授的专访,稿件的撰写已经基本结束。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通讯社关注社会热点,倡导积极文化。2010年3月,在“两会”召开期间,通讯社举办了“关注两会”系列活动,有“两会进宿舍”采访活动、“关注两会”征文活动以及宣传展示活动;10月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通讯社积极收集资料,进行了全会知识的宣传和精神的传达。关注时事,宣传文化,营造了我校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2010年末,通讯社面向全校征集“2010 草根人物 经典语录”,创意良好,内容清新,并于活动后期进行了新颖的现场投票、大众评审,两校区共征集作品近400份,在学生中间收到了强烈反响。成功举办活动,是2010年里通讯社收获的综合成果。但对通讯社来说,从中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活动的效应。

(四)积极拓展平台 扩大影响范围

作为学校的新闻中心,通讯社从来都是“内外兼修”。平日工作中,所有我校学生参与的校外活动,通讯社也会随行采访,如10月中旬的“走进社区”志愿服务、12月1日的紫荆山“关艾”活动、12月8日在人民会堂广场举办的“国际志愿者日”活动等,通讯社成员积极写作,为校内外提供高质量稿件。在对外宣传方面,通讯社以有稿件交流的校外媒体为基础,下了大功夫,已经初见成效,作为《郑州晚报》、《青年导报》、《豫青E网》等校外媒体驻河南中医学院大学生记者站的综合机构,通讯社积极联系对外媒体,争取稿件优先刊发权,安排有专人负责对不同校外媒体稿件的投递;与此同时,作为新闻收发平台,通讯社收集了一年来外界各媒体对我校正面报道文章53篇,为宣传工作的统计提供了数据。据统计,2010年成员在以上媒体发文章18篇,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与另外一些媒体的合作还在进一步沟通中,其中不乏知名度较高的媒体报刊。在此之前,提高通讯社成员挖掘新闻的角度、提高成员的写作能力,将是一项长久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当然,在2010一年的工作中,很多方面通讯社做的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提高。如通讯稿的误时、刊物印发的延期、采访中

出现礼仪失误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在来年的工作中积极改进,有待提高。

接下来的工作,当是“以外为主 内外兼顾”。不仅要坚持电子杂志《杏林时讯》的继续发行,最主要的,要进一步提高成员的专业能力,做出高质量的新闻,最大限度地联系校外媒体,拓展发展渠道,弘扬校园文化。落实基本工作,培养专业人才,将是通讯社长时间的工作指南。

河南中医学院大学生通讯社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大学生通讯社招新策划(自传)

2011年度XXXXX大学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大一新生,为了给大通社注入新活力,扩大大通社在同学中,校园里的影响力,我们将面向新老生,开展一场招新......

大学生通讯社章程

三江学院大学生通讯社是由社联领导和院团委指导的一级社团,社团本着“宣传三江、服务师生”的宗旨,“活泼进取、开拓创新、热爱工作、锻炼能力”的原则,“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

大学生通讯社工作计划

大学生通讯社工作计划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我们通讯社始终将“宣传报道”放在首位,紧紧抓住社会热点和校园亮点进行报道,打造最专业的校园媒体,培养最专业的校园记者。并将营......

大学生通讯社章程

大学生通讯社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大学生通讯社是院党委宣传部领导的全院性的一支学生新闻宣传队伍。第二条 大学生通讯社以院报和校园网为主要宣传阵地,积极宣传报道校......

大学生通讯社工作计划

大学生通讯社工作计划一机构管理部分1、充分发挥学通社全体成员的作用,设立以记者部老成员和学生编辑为骨干的系列专题报道小组,全面落实新闻报道采访任务。记者部负责策划,布......

下载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总结(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通讯社工作总结(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