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规划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乡规划局工作总结”。
市城乡规划局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安排
一、龙岩市城乡规划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
1、认真落实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中心镇三级城市体系建设。规划实施中心城市“西进、南拓、北扩”的城市发展策略,加快构建“十里大道、两翼新区”的城市主骨架,启动建设“两个生态新区、三座新城”,通过建设商务、物流商贸、人居三大板块完善城市功能,实施“绿亮美”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规划指导县域城市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城市名片,完善城市功能,壮大县域经济,增强集聚能力,县域城市的产业聚集、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规划服务3个省级试点镇和11个市级试点镇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努力建成联结城乡、带动周边的小城镇,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2、规划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明确了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总体设想是:采取“强化中心、拓展新城、跨越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向中心组团式拓展,通过构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及快速通道综合交通体系,将周边乡镇纳入规划控制区范围,与现有市区形成“一主”(主城区)、“三新”(高坎、古蛟、雁白三个新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实现城市由单中心向中心组团式拓展的转变。主城区重点推进三大板块(商务、物流商贸、人居)、城市综合体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商务、金融、贸易、会展、物流、科技、信息、总部经济等功能,大力发展第三大产业;高坎新城发展汽车产业为主;雁白新城发展能源、重工业为主;古蛟新城发展铜产业及延伸产业链、红色旅游为主,着力实现主城区与外围组团的功能互补,将中心城市打造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中心城市、闽粤赣边交通枢纽,现代机械制造业基地,生态型园林城市。这一总体布局为扩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龙岩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规划引领新经济增长区域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实施小城镇建设战役,编制高坎、古蛟、雁白3个新城概念规划和3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3个试点镇总体规划通过市规委会审议并上报省住建厅组织了技术审查,已经依程序报批实施。指导县(市、区)抓好县(市)城关总体规划修编、11个市级试点镇、29个乡镇和375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市所有重点中心镇均已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继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指导县(市、区)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农村改厕工作。2010年有16个乡镇、280个村达到省合格镇、合格村标准,全市城市规划区外农村已建立保洁员制度的有1719个建制村,占应完成数的96.6%。通过规划,厘清了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工作思路,一是稳步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整合空间资源,规划引领小城镇集约、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引导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与小城镇功能互补,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
4、规划推进“民生龙岩”建设。认真抓好城市建设战役规划工作,完善了龙门组团、红坊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编制了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了中心城市绿地系统和步行系统概念设计;完成了龙岩大道三期高架桥、中央苏区公园、中心城市大外环等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正在编制龙岩中心城市交通规划、龙岩中心城市交通管理规划、龙岩中心城市交通安全规划、龙岩中心城市公交规划、中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心城市风貌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龙岩大道一期两侧、东肖旅游文化板块、龙岩火车站片区城市设计,特别是结合“民生龙岩”建设,先后编制了中心城市市场、教育、卫生、市级公共设施、社区公共设施、城市综合体等6个专项规划,基本实现了近期建设控规全覆盖,专项规划全延伸,为“民生龙岩”建设奠定了基础。
5、优质服务中心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及时制定了《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暂行)》、《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等地方规范性文件,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由市政府印发执行。继续深化规划审批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绿色通道、建设项目选址和规划竣工验收预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优质服务市委、市政府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2010年累计办理选址意见书82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23件,建筑设计方案批复120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95件,规划竣工验收认可61件,所有建设项目均在承诺时限内能快则快、高质量办结。加强批后跟踪管理和规划监察工作,下达责令停止违法建设通知书3541件,查处违法建设面积360895㎡,拆除违法建设1237户,拆除面积122399㎡。从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出发,及时提出了图书馆、美术艺术馆、青少年发展中心、大剧院、展览城(含工业展览馆)、科技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龙岩一中分校、松涛分校、附小分校、体育学校、市委党校、异地商会和现代服务中介商务大厦、人防人口疏散基地、汽车南站、妇幼医院、农贸和花卉批发市场、石材批发市场、娱乐场所等项目选址方案。特别是组织精干力量,重点推动实施中央苏区公园、南新区华莲路至西环线滨河两侧景观工程、城市综合体、棚户区改造、龙岩美食城、紫金体育公园、动漫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保障服务优质高效。
6、加强城乡规划宣传、机构及队伍建设。重视规划宣传工作,定期通过《闽西日报》报导城乡规划工作动态,特别是投资1900万元筹建了龙岩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区面积4050㎡,仅2010年,先后接待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以及团体两百余个,接待社会各界人员约7万人次,该馆已成为我市向国内外展示龙岩风采的城市名片,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信息平台,扩大市民参与规划、了解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顺应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工作管理的需要,经市委编委研究同意,在局机关增设了一名总规划师,成立了城乡规划总工室,核定财拨事业编制8名,并分期、分批组织干部职工前往上海、江苏、安徽、山东等地考察城乡规划工作,规划管理机构得到了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认真落实省住建厅和市纠风办的工作部署,精心制订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方案,继续聘请了行风监督员,签订了行风建设责任书。坚持抓重点、抓热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落实了整改措施,民主评议行风中查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整改。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认真抓好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了《龙岩市城乡规划局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认真排查存在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积极配合做好依法行政综合监察工作,认真开展自查,对市监察局驻点检查中反馈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一年来,单位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市城乡规划工作,持之以恒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城市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完善城镇公共设施,深入实施城市体系建设。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完成了龙岩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中心城市总规修编工作,加大中心城市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力度,指导县(市、区)抓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修编、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等编制工作,规划引领中心城市、县域城关、中心镇三级城市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规划引领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比2005年的42%提高了5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由2005年的28.5万人增长到38万人,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30平方公里扩大至36.8平方公里,城镇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心城市“西进、南拓、北扩”取得新进展,商务金融、物流商贸、人居三大板块有序推进,“绿亮美”工程深入实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为建设海西西部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县域城市骨干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各县(市)突出县域特色,县域城市的产业聚集、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实施了3个省级试点镇和11个市级试点镇建设,中心镇建设取得新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规划工作得到了省住建厅的肯定,局机关被省住建厅评为2007年—2009年度先进集体。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龙岩城镇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且城镇发展不平衡,2009年6个县(市)中,长汀、漳平、连城、永定城镇化率介于40%—45%之间,上杭、武平还不到40%;二是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体系尚不健全,规划实施不够到位,个别项目规划起点不高,建设档次偏低,特色不够突出。三是规划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主动支持和参与城乡规划工作的格局尚未全面形成。四是违法违章建设仍未得到根本遏制,既影响了中心城市市容市貌,又增加了今后城市建设的成本。五是试点镇建设进展不平衡,个别试点镇建设项目偏少、规模偏小,存在思路不够宽,创新不够大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以上问题务必在今后工作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城乡规划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升级转变为主线,继续实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通过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扩大中心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完善城市职能,增强中心城市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彰显城市特色形象,培育城市文化,实现龙岩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规划的协调、指导与监管,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中心镇三级城市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二)工作目标
——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2011年,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初步建立科学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三级城市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有新的进展。呼应海西城市群发展,积极推进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建设,依托现代化高速交通网络,缩短与沿海发达城市的通达时间,与厦漳泉建立一小时交通圈,最终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实现厦泉漳龙“同城化”,形成山海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沿海内陆联动发展。市域内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通道网络构建中心城市半小时城市圈,推进“一主三新”城市发展新格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乡规划一体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显著提升。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优先保障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停车设施;规划完善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重视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建设,城市防洪、防台、消防、抗震、人防等防灾能力有明显提高;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文体、卫生等实现较快发展;城市绿化水平有明显提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有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至2011年底,形成包括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小城镇和示范村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等比较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中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达100%,县城达95%以上。建立起从规划编制、审批到实施管理的一整套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管理规定,实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规划审批行为和建设行为。
(三)主要任务
1、继续落实三级城市体系规划建设。突出一个重点。即强化集聚发展策略,推动龙岩城镇从扩张性向集约性、板块性发展,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5个百分点以上。打造三个层面。即要呼应海西城市群发展,采取“强化中心、拓展新城、跨越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向中心组团式发展;要推动县域中心城市发展,突出县域特色,按照城市板块理念做好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提升县城产业集聚、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带动县域中心镇发展,依托交通枢纽、乡镇工业集中区和物流集散地,突出功能聚集,努力建成联结城乡、带动周边的小城镇。完善四大体系。即城市对外对内交通设施、城市市政设施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的城市经济体系;城市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景观工程以及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城市功能体系;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市场、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城市民生体系。
2、主动融入海西城市群建设。要把《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有关我市的主要内容融入我市的各类规划编制中,加快培育综合承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城市体系,使我市成为拉动内需、支撑海西先行的重要增长极。利用厦泉漳龙城市联盟这一平台,积极推进海西城市群同一规划建设,重点是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及《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协调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加快《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城际交通系统规划》的编制,构建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轻轨在内的现代化综合快速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区域规划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共同加快推进龙岩至赣州铁路复线、南(平)三(明)龙(岩)梅(州)铁路、浦(城)建(宁)龙岩梅州铁路、古雷港至武平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形成紧密联系网,促进城市群的统一规划建设。
3、加强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继续抓好城市建设战役规划工作,尽快完成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2011—2015年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协助做好征地拆迁、土地挂牌出让以及建设实施工作。继续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及报批工作,力争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中心城市整个规划区。抓紧编制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筹考虑城市地下交通、停车、管线与商业开发。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三级市场体系、文教娱乐服务设施、城市危旧房改造等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主动配合实施小城镇建设战役工作,指导县(市、区)开展3个省级试点镇和11个市级试点镇重要专项规划、近期建设地段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编制工作。2011年要完成25个乡镇总体规划和300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再争取一批乡镇和行政村达到省垃圾治理合格乡镇、合格村标准,完成省下达的14个绿色乡镇创建工作。
4、继续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龙岩新火车站、龙岩大道高架桥、龙岩大道北段、城市大外环、中心城市与高坎高新区快速通道、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接线工程等项目规划建设,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大型文化公共设施以及研发园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商务营运中心、金融商务中心、紫金体育公园、娱乐美食城、动漫科技产业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规划建设,并在城市新区采用钢结构形式规划建设高层建筑,实施一批150—200米高层建筑,实现新区城市建设品位质的飞跃。推进展览城、各类市场等城市功能性项目和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性项目的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城市名片。配合实施“绿、亮、美”工程,推进中央苏区公园、龙岩洞公园、莲花湖、莲花山公园、中心城市步道系统等项目建设,优化美化城市环境。依托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规划好商贸物流产业带,推进实施龙州物流园区、闽西交易城、“陆地港”、农产品物流中心、龙岩钢材物流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花卉市场、家装市场、石板材市场等一批集散、辐射力强的商贸物流园区。规划推进北翼城北片区、南翼东肖组团、东山人居板块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安置房和经济适用房规划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5、进一步加强局机关的自身建设。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局机关各科室,并理顺与局属各单位的关系,积极争取在“三大新城”设置规划分局,解决规划管理“两张皮”问题。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干部职工学习培训,掌握城乡规划新知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知识精通、能打硬仗的城乡规划管理干部队伍。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政风建设、效能建设、机关党建、综治计生等工作,加强宗旨意识教育,牢固树立“两个务必”,强化大局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特别是要主动、优质地为项目带动战略服务,树立规划行业新形象。
龙岩市城乡规划局
二O一O年十二月三十日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xx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年,是建设“四个xxxx”、助推城乡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市委、......
市城乡规划局工作总结xxxx年,在省住建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着力在打造精致、彰显独特、凝聚典雅、凸显生态、建设宜居、宜游、宜业之城上下功夫、......
2009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以科学发展为统揽、以城乡统筹为目标、以优化环境为突破、以强化作风为保障,集中开展城市规划设计集中......
一、xxxx年城乡规划工作回顾xx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优质服务于城市建设年活动,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积极推进中心城市......
2010年,是市规划局更名为市城乡规划局的第一年,机构更名更需要职能的拓展和工作的提升,市城乡规划局将坚持“一个主线”(以城市设计景观建设塑造城市特色为主线)、立足“两个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