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要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川大学军事理论重点”。
军事理论考试要点总结
1.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直接相关事项的总称。
2.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3.军事思想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深刻的实践性、二是鲜明的阶级性、三是强烈的时代性、四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五是具有不断的创新性。
4.西周时期产生的军书《军志》和《军政》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5.夏商西周时期 军事指导思想,“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6.宋仁宗时期,官修兵书《武经总要》 ①论述了“指南鱼”的制作 ②收录了我国最早配制成功的火药配方 ③论述了现代意义上的火箭 7.宋神宗时,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7本兵书,称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其目的是兴武备、建武学、选武举。
8.《孙子兵法》13篇之《计》篇(提纲挈领)
第一次提出重战思想
五个战略基本要素(五事):道、天、地、将、法。全篇理解:
开篇阐述慎战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要素(道、天、地、将、法)和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9.《谋攻》篇(如何以谋略战胜敌人)
“全胜”思想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军事规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0.《行军》篇
治军必须以“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为原则,使将帅“与众相得”,令行禁止,团结一致对付敌人。
1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12.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毛泽东的战争观,是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战争本质及其有关问题的最根本看法。
13.战争的起源和根源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14.战争的本质和目的1.战争和政治的关系:(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2)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3)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4)战争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5)战争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15.战争的本质和目的,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16.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2)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A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 B善于学习,勇于实践 C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细节 17.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犯之敌的防御;消极防御是单纯为了挡住敌人进攻的防御。“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
18.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19.邓小平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20.霸权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出表现为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21.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经济合作”、“和平对话”等新办法,还成功的运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为世界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开创了一条新思路。)2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新时期)
(1)提出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2)发展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3)发展国防科技要坚持自力更生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23.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
“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24.新时期(江泽民)军队建设要始终关注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打得赢”、“不变质”。25.两个转变: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能效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26.努力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我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27.胡锦涛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做到“六个统筹”
(1)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2)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3)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4)统筹诸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5)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
(6)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 28.增强海洋国土观念
1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2树立海洋资源观念 3树立海洋经济观念
4树立海洋权益观念(内涵: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安全权益、海洋科学权益)
5树立海洋防卫观念
29.我国周边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二.祖国统一面临现实而严峻的挑战
(四个决不(基本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阵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三.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 四.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
五.民族分裂和恐怖主义威胁我国安全 30.国防的基本要素
主体:国家
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
(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32.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33.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
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实际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
34.武装力量体制 中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
3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武装力量的主体。36.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
一.武装力量动员 二.国民经济动员 三.人民防空动员 四.国防交通动员 五.政治动员 37.公民的国防义务
一.兵役义务
二.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三.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四.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五.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国国防教育日。39.精确制导技术是指实现导引和控制飞行器按照特定基准(规律),选择飞行路线去寻找和攻击目标的运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一.寻的制导 二.自主式制导 三.遥控制导 四.卫星定位制导 五.复合制导
40.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百分之50以上的武器。41.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一.增强打击效果(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研究新型战斗部 二.扩大打击范围(增大武器射程、填补火力空白)
三.提高突防能力(采用隐身技术、提高飞行速度、调整飞行弹道、增加隐蔽措施)四.改善通用程度
42.信息化是信息化战争的根本标志。43.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技术支配整个高技术武器装备体系,以信息攻防为主要作战方式,在核威慑条件下,全方位进行的立体战争。44.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一.作战空间多维化 二.作战行动一体化 三.作战环节精确化 四.战场机动快速化 五.作战方式非接触
46.“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是新安全观的核心
一、名词解释1.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是指人类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水平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2.......
军事理论军事理论第一章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国......
一、国际战略环境1:各国的()状况往往能左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1.0分)A 经济B 历史C 文化D军事2:( )是指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总方略。 (1.0分)A 战术B 战役C 战略D计划3:国际战略环......
考试时间:4月22日 第一二节课军事理论考试试题:(选一题,1000字左右)1.试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2.如何分析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关键内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其存在问题......
中山大学2008级军事理论复习要点中国国防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