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总结数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个人课改总结数学”。
新课程改革给我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教学气氛浓厚、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新课改理念为先导,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以新课改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转变观念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前提,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工作中始终把师资培训与新一轮课改同步推进,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及时将课改的有关内容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本学期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当然本校也组织教师进行教材例题和练习题的分析,特别是有疑或的题目;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课改讲座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另外,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江阴市教科所、教研室、教育学会主办的征文活动,我校有十几篇论文获奖;这些培训和活动的开展,保证了课改理论学习的高质量,引领教师在头脑里走进了新课程。
二、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核心,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引导教师把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是课改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中之中内容。为此,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1、建立适合课改的教学方式。
(1)备课。
①改善教案编写方式。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②恰当处理好教材。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课程,而应成为课程积极的开发者、决策者、创造者。我们在实验中的做法是:一是教材内容“班本化”。当教师认为教材上提供的情景不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或者有了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景时,可以更换主题情景。其中,教材内容“班本化”是重要的方法。更换后的主题情景更适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二是给新教材的封闭题拆封。说到“封闭题”许多老师总以为那是旧教材才有的事,其实,新教材也不乏有许多“封闭题”,这样做以后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新理念。
(2)上课。
①情境化的教学。新课程的情境创设已不是课始、课终的“调味”品,而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主味”。“主题图”是数学实验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
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事件”为载体来展开和演绎“主题图”情境。我们在实验中总结出解决的办法是:一是给“主题图”编个故事。方法有:
1、以童话为载体编故事。如教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老师编了“小猴过生日”的童话故事来进行有序教学。
2、以“重大事件”为载体编故事,如教学“认识钟表”以“神舟5号”发射为载体。
3、以“身边事例”为载体,如“高矮”以班级学生“争高矮”为例。二是静态“主题图”动态化。
②生活化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建构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
③算法多样化。其实质是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算法多样化不等于算法全面化”。优化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要不要优化视情况而定:一是几种算法没有优劣之分,不要优化;二是有优劣之分,要优化。“优化”有:“选基本”、“选简”、“选新”和“延迟评价”等办法。“选基本”就是几种算法中有一种最基本的,对后续学习有影响,这种方法要求人人掌握。“选简”、“选新”就是算法思维最简捷或算法有创新的,这种方法要鼓励,但不要求人人掌握。“延迟评价”就是几种算法中要优化,不是在第1课时就达到,而是在后续学习中逐步达到。
(3)作业。
一是活动式作业。一册数学有许多活动式练习题,包括说和动手做的两种。这种作业我们要求融入课堂教学。二是需要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作业(如算式类)要求做在作业本上。三是不便抄写的题,直接做在课本上,教师直接在课本上批改。
(4)考试。
一是 改变了试卷卷面的冷面孔。“我会说”、“我会算”、“我会用数学”……等标题,给学生以自信。“题目有点多,做时要仔细”、“真真假假,认真分辨,细心选择”……等卡通的提示,体现人文关怀。二是分数采用120分制。重基础、重思维、重能力,保证及格率,也涌现一些思维能力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2、建立适应课改的学习方式。
《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的学习方式犹如一张白纸,毛泽东说:“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适应课改的学习方式。①建立“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澄清了“自主学习”内涵的模糊认识。我们认为“自主”相对于“他主”,凡是学生主动去学习的行为都是自主学习,包括主动的背书。“自主也不等于自学”,“自主更不等于自由”。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更要重视教师的指导。②建立“动手实践,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操作实践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操作实践的材料。③建立“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一是确定了“合作学习”的内涵。实验中我们认为“合作不等于合坐”,“为了同一目标而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合作。如课堂的辩论中“正方”、“反方”,虽不坐在一起,但却是两个合作共同体。二是达成有效提高合作交流的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提出要求。
合作交流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要发给“合作交流学习卡”。第二个环节,汇报交流。教师要适时介入,使合作学习的成果或得到肯定、或提出质疑、或提供示范。第三个环节,总结反思。
3、边实践、边学习。一方面我们组织一些课堂教学现场会,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向特级教师学习。
三、以问题为反思、以建议为促进,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1、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给实验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年龄、个性、阅历、认识等不同,在课改中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从培训、听课来看,有热情、有干劲,肯钻研的老师,课改效果好。而一小部分教师,从思想认识,课堂教学等与课改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对这些教师加强教育。
2、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目前我们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课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做到:(1)评价内容多项:根据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分项评价。(2)评价主体多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以发展和提高为主要目标的评价中,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者。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学生自评、组评、教师评,他评和自评相结合,使评价成为自我分析、判断、调节、完善的发展过程。(3)评价标准多层:根据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认可他们达到的不同水平、发展的不同状态,采用等级评定:优、良、及格、需努力。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弹性目标,分层达标,让每个学生实现差异发展。
3、加强典型培养和推广。把现代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研究、探索的过程。我们将加大深入课堂、深入教师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典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加速教育思想的更新。我们将依据调研听随堂课、访谈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或倾向性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经常举行小型教学观摩,积累案例、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推广典型,促使课改工作步入健康有序的轨道。
4、加强数学学科实验总结。我们的课程改革要成为“理念催生实践——实践提升理论——新理念再催生新实践——新实践又提升更高的理论”,这样的螺旋上升式实验。我们要求教师加强课改实验过程的记载,随时记下课改进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并经常梳理和小结写成“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只有不断总结交流,才能提升课改的水平和层次,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局面。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总结要实,总结要细。数学学科总结要突出数学学科特色,总结带普遍性的规律。
十一月课改工作总结课改已进行了将近3年的时间。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要注重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安陵镇苏老家小学课改工作总结2011年秋季,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校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
语文课改总结---张俊东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
丈八庙寄小课改总结转眼间,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了。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自我中心校2012年推进《......
初一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经过两个多月来的课改,我一直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课改,这期间,一直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跌跌碰碰的前进着,收获颇多,但也曾迷惑和茫然过。下面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