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改总结报告”。
探索和求证
积极寻找新路
―――江油中学新课改之路
各位同仁,江油中学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有许多困惑,但也在极力探求一条走向新的教学模式的路径。任何一个改变过程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但我们从未放弃。
一、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对老师固有的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教学改革中最困难的。一是因为这些观念和习惯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要改变这些观念只能遵循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然我们不能用这些理由来声讨教师。因此,我们学校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做了以下的一些工作:
首先是组织好专业教师到各地先进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学校先后多次派教师到太白中学等学校学习。还先后到过成都市棠湖中学、成都七中、成都外国语学校学习。这些教师把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带回了学校。
例如成外的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他们注重教学思路的转化,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指挥者。让学生活动丰富化、立体化、具体化。
成都七中的“着眼于整体发展,注重个体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他们主张让学生这一主体更加积极,让集体更加和谐,让个体更能显现特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抓好课堂,强调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其次是积极组织好课堂模式的改革。向时间要效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着眼于课堂模式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对时间潜力的挖掘已经走到了尽头,二是各地的课堂模式改革已经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论经验,并且很多地方已经有很显著的成果。例如山东杜郞口的模式改革,南京溧水县东庐中学的教学模式改革等。这些地方的改革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也增强了我们改变的信心。学校已经对各地改革的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充分地进行了理论学习,并且开始着手实践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改革。
理论永远在实践之先,但理论不是改革实践的源,而是在流程中不断丰富和修正的。江高很重视课改理论的学习,但同时强调要有符合江高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的理论建设。
二、实践探索寻求新路。
1、强调学生参与。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一改老师主角的讲授式课堂模式。虽然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把学生活动逐步渗透到课堂之中却是不变的初衷。首先强调学生在情感上的认同。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超出的学生兴趣的范畴,要求学生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有行动上的支持。新课改的教学在备课阶段都是应该有学生参与的,在教学流程中更不用说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应该作为流程的设计者,以期让学生在教学中有获得更多的收获。
用课外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力推进社团活动,用文学社、诗社等社团活动来营造语文教学的氛围。成都市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已经正规化,我感觉到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很多。一是社团活动流于形式,二是规范管理不够到位。但我们学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配合模块教学。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年级的课外活动,虽然都是一些传统但活动参与度更高。我们发现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诗歌朗诵暨创作比赛、小小说创作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学校最近就在利用“孝心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
学生活动并非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乐于参与而教师疲于应对的现象时有发生。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管理者、评价者这或许是一种进步。
2、探寻摸索课改与高考的衔接之路。我们很清楚高考与课改并不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觉得它们是矛盾的。我们对推翻一个体系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了再去建立一个新体系的决心。但只要意识到这二者的同一性、一致性是不是会柳暗化明呢?课改并没有彻底推翻什么而是在建立和改变。现在我校对课堂的导学、流程、练习、评价等各个环节正在进行优化。希望能配合高考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课改教学中的困境。
1、教材太多,应激处理方式单一。成外强调必修教材的中心地位将选修教材分为:实践性选修、能力性选修、竞赛性选修等多种形式,完全实行走班制教学。我们学校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成都七中将星期五完全留给选修课,似乎强化了课改的气息,我们十分羡慕。
3、老师们都不希望课改流于形式,但学习和参照的机会还是太少。一段时间之后又穿新鞋走老路了。仅靠行政手段干预是十分乏力的。
四、教学建议。
1、山围故国,地域的局限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不便更是思想的局限。新的大纲迟迟不出台,盲目性很大。希望能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共享。也希望教学方面能充分解放教师,让更多的人走上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路。我们相信走在课改前列的人一定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2、教材资料的处理手段不一样,尊重了个性化的同时又觉得底气不足,希望优秀老师和先进学校能有更多的建议,并提供参照。不然先进更加先进,落后更加落后。
总的说来,课改这条新路虽然我们如履薄冰也走得很艰难,但我们的老师们都怀着饱满的热情在积极的投入。让学生成为课改的最大受益者,让教师在课改中有理论的成长和观念的更新。
2012年5月
十一月课改工作总结课改已进行了将近3年的时间。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要注重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安陵镇苏老家小学课改工作总结2011年秋季,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校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
语文课改总结---张俊东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的关键。 很明显,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但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不同。首先,传统教学老师传......
丈八庙寄小课改总结转眼间,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了。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自我中心校2012年推进《......
初一历史课改教学工作总结经过两个多月来的课改,我一直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课改,这期间,一直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跌跌碰碰的前进着,收获颇多,但也曾迷惑和茫然过。下面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