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小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外科实习小结总结”。
◆外科手术的意义及任务利用手术方法对动物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利用手术方法改善和提高动物肉品的质量和数量
3利用手术技术创造财富,提高经济。利用手术提高审美观。
5利用手术进行医学、生物学、营养学方面的研究。
◆外科手术注意事项:
1要加强“三个基本”锻炼: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锻炼。
2要加强培养“三个素养”“:即无菌素养、器械素养、对待组织素养。
◆外科手术范围广:外科手术不仅仅是为外科疾病提供诊断,治 疗的手段,而且为其它学科如内科学、产科学、寄生虫学等提供重要的或必要的疗法。◆外科手术组成: 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研究诸如保定、无菌技术、麻醉、手术组织切开、止血、缝合等。后一部分是研究动物各个不同部位与器官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有关的局部解剖。
◆外科手术内容1打开手术通路(目的是显露病灶;切口的原则是三个字“小、近、露”)2进行主手术 3闭合切口
◆手术分类
1、根治手术和姑息手术
2、紧急手术和非紧急手术
3、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
4、观血手术和无血手术
5、小手术和大手术
◆手术的组织和分工
一、术者:手术时执刀的人,是手术人员的组织者。
二、助手:协助术者进行手术(1—3人)。1)局部麻醉;2)术部消毒及隔离;3)配合术者进行切开止血缝合等。
三、麻醉助手: 主要负责1)麻前给药和给麻醉药; 2)监视病畜的T,R和P; 3)评价动物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情况及动物的各种反射变化。
四、器械助手: 主要负责1)器械及敷料的供应和传递;2)器械的准备和消毒工作。
五、保定助手:负责手术过程中动物的保定
◆1 消毒:就是选用适宜的化学药剂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是指采用蒸气或煮沸等物理方法,来杀灭附着于手术器械,物品等上面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无菌术:指应用消毒和灭菌的方法,抑制和杀灭可能到达手术区的病原微生物,预防手术创的感染的措施。
◆物理性灭菌技术1热力性灭菌2紫外线辐射灭菌3微波灭菌4辐射灭菌法5超声波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常用的几种消毒剂)
1醛类消毒剂:甲醛、戊二醛。
2酚类消毒剂:苯酚、煤酚和复合酚等。
3酸类消毒剂:乳酸、醋酸、硼酸。
4碱类消毒剂:氢氧化钠、生石灰和碳酸钠。
5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氯胺等。
6醇类消毒剂:乙醇、甲醇、乙二醇、苯甲醇、异丙醇等。
7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
8碘及含碘消毒剂:碘酊、络合碘、强力碘、碘仿等。
9季胺盐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刀豆文秘助手芬、消毒净等。烷基化类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手术人员的准备与消毒
一、更衣,帽,口罩
二、手及手臂的清洁与消毒法肥皂—酒精法氨水—新洁尔灭法肥皂—新洁尔灭法
三、戴手套;可分为干戴和湿戴两种
◆动物术部准备与消毒
一、术部除毛
1术部去毛的方法:剪毛、剃毛、先剪后剃或用脱毛剂
2术部去毛的范围:大动物距切口周围10cm左右,小动物距切口5—10cm左右
二、术部消毒药品:70%酒精和3—5%碘酊方法:新鲜手术的皮肤消毒应当先中心后四周,感染创口的皮肤消毒应当先四周后中心。
用药应先70%酒精→ 3—5%碘酊→ 70%酒精。
三、术部隔离:用创巾隔离术部
◆器械消毒—煮沸灭菌法:15min可将一般的细菌杀灭对芽胞细菌必须煮 沸60min以上。
高压蒸气灭菌法:0.1— 0.137MPa,121.6—126.6℃,维持 30min 左右,能杀灭所有细菌及细菌芽胞。
◆常用粘膜消毒药品3-4%硼酸0.1%雷夫奴尔0.1%PP水1%乳酸
◆局部麻醉:麻醉药作用于周围神经,阻断其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使某一局部位感觉丧失。
药物:1 盐酸普鲁卡因2 盐酸丁卡因3盐酸利多卡因。方法:1 表面麻醉 2 局部浸润麻醉3 传导麻醉4 脊髓麻醉
全身麻醉: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使周身疼痛消失。
吸入性麻醉:麻醉乙醚、氟烷、氧化亚氮。
非吸入性全身麻醉:iv、im,、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口服、直肠灌肠等。保定宁、水合氯醛、龙朋、静松灵、巴比妥类
单纯麻醉:单纯采用一种全身麻醉药施行麻醉
复合麻醉: 同时选用几种解药并分别同时使用
混合麻醉: 复合麻醉中,同时注入二种或二种以上麻醉剂的混合物以达到麻醉的方法。
合并麻醉:间隔一定时间,先后应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麻醉剂的麻醉的方法
◆组织分离方法有两种:
1.钝性分离即用刀柄,止血钳,剥离器,或手指进行,此种方法适用于肌肉,筋膜和良性肿瘤、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等分离。
2.锐性分离,即用剪刀,刀进行剪开或切开,此法适宜于筋膜,腱膜,腹膜,肠管及索状组织等的切开。
◆常用止血方法 1 局部预防止血法:1)肾上腺素;2)止血带止血全身预防止血法:输血、注射药物(0.3% 凝血质、VK3、安络血、止血敏、对羧基苄胺、10%CaCl、10%NaCl)手术过程中止血法:1)机械止血法:①压迫止~②钳夹~③钳夹钮转~④钳夹结扎~⑤创内留钳~⑥填塞~
2)局部化学及生物学止血法:①麻黄素、肾上腺素~②明胶海绵~③活组织填塞~④骨蜡~⑤纤维蛋白粘合剂~⑥细微纤维胶原~⑦合成粘合剂~⑧中药~ ◆感染:感染是有机体对致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造成的一种反应性病理过程。
内源性感染:致病菌通过皮肤或黏膜面的伤口侵入机体某部,随循环带至其它组织或器官内的感染
外源性感染:侵入有机体内的致病菌当时未被消灭而隐藏存活于某部,当有机体全身和局部的防卫能力降低时则发生此种感染。
单一感染:外科感染是由一种病原菌引起混合感染: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外科感染
.特异性感染: 由特异致病菌引起,症状特异非特异性感染: 一种或多种病菌可在不同或相同地方感染
◆葡萄球菌 脓汁呈黄色或黄白色、多、稠、无臭(青霉素)
.链球菌脓汁是淡红色,稀薄血水样量较多(青霉素)
大肠杆菌脓汁呈褐色、稀、带粪臭味,含少量气泡。(氨基糖苷)
绿脓杆菌脓汁呈淡绿色或绿色,有腐败味(哌拉西林)
厌气菌脓汁呈暗褐色恶臭含气泡(头孢类)
腐败菌脓汁呈褐绿色,胶泥状,恶臭
◆影响外科感染发展的因素1.致病菌的种类,数量和毒力和感染情况。2.饲养环境条件恶劣。3.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或伤口存在异物、坏死组织、血肿和渗出液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4.机体免疫机能状态低下。5.创伤的安静遭到破坏。6.肉芽组织健康和完整欠佳。7.混合感染素因存在。8.有机体维生素缺乏和内分泌系统机能紊乱。9.病畜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低下。10.营养物质供应不充分。◆外科感染诊断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机能障碍,组织坏死化脓
◆外科感染治疗 局部治疗原则:(三减二促)减少疼痛,减少坏死、减少毒素吸收,促进脓汁排出,促进肉芽生长
(1)休息及患部制动
(2)外部用药:改善循环、消肿、感染灶局限化,促进肉芽生长;鱼石脂软膏用于疖、50%硫酸镁湿敷用于蜂窝织炎
(3)物理疗法:改善循环,增强抵抗力,促进炎症吸收,感染病灶局限化;方法:热敷、微波、频谱、超短波、红外线
(4)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感染病灶切除,人工引流
◆外科感染的药物选择方法:
①葡萄球菌:轻症(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SMZ-TMP)、红霉素、麦迪霉素);
重症(苯唑PNC、氯唑PNC、头孢唑啉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最后选万古霉素。
②溶血性链球菌:首选青霉素,可选用红霉素、头孢唑啉
③大肠杆菌及其他肠道革兰氏阴性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或头孢唑啉
④绿脓杆菌:首选药物哌拉西林、复达欣,次选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⑤类杆菌及其它梭状芽孢杆菌:首选甲硝唑、阿奇霉素,次选青霉素、哌拉西林、氯霉素、氯林可霉素
◆脓肿:在任何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脓汁潴留的局限性脓腔时称为脓肿。
蜂窝织炎:在疏松结缔组织内发生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全身化脓性感染:全身化脓性感染又称为急性全身感染,包括败血症和脓血症等多种情况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及组织分解产物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进入血液循环,并在机体其它组织或器官形成转移性脓肿。败血症和脓血症同时存在者称脓毒败血症。(局部感染病灶的处理清除坏死组织,脓肿切开引流,摘除异物,消毒)
毒血症:是由于大量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所致,可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毒素可来自细菌、严重损伤或感染后组织破坏分解的产物。致病菌留居在局部感染病灶处并不侵入血液循环。
◆损伤:是由各种不同外界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分类 按性质分
1.软部组织损伤2.硬部组织损伤;按病因分1.机械性损伤2.物理性损伤 3.化学性损伤 4.生物性损伤
◆创伤:是因锐性外力或强烈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组织或器官,使受伤部皮肤或黏膜出现伤口及深在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按伤后经过的时间分1.新鲜创2.陈旧创;按创伤有无感染分1.无菌创2.污染创3.感染创;按致伤的性状 刺创、切创、砍创、挫创、裂创、压创、搔创、缚创、咬创、毒创、复合创、火器创
◆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全身因素:营养、其他疾病(肿瘤、营养代谢病、糖尿病)、维生素
局部因素:感染、缺氧、血液循环、局部代谢、异物(粪便、草、泥土)、组织活性、损伤程度、坏死情况
人的因素:创伤处理、全身治疗
◆创伤愈合种类
1.第一期愈合:形态学和生化变化均不显著,留下线状疤痕或不留疤痕 6-7d
条件:创缘、创壁整齐,对合严密;创内无异物、坏死组织、血凝块;炎症反应轻微;创内无感染;组织有再生能力。手术创和及时的新鲜污染创能达到第一期愈合。
特点:1.愈合快 2.疤痕少 3.不留明显的机能障碍
2.第二期愈合:伤口增生多量的肉芽组织,充填创腔,形成疤痕组织被覆上皮组织而治愈10-15d
原因:不具备第一期愈合的条件
特点:由于净化期和再生期长,所以1.愈合时间长2.疤痕多3.留下明显的机能障碍。化脓创为第二期愈合。
伤口收缩:在肉芽生长的同时,创周的上皮组织上从创缘向创口生长,使窗口逐渐缩小,称伤口收缩。
3.痂皮下愈合:表皮损伤,伤面浅在,少量出血,血液或渗出的浆液逐渐干燥而结成痂皮,覆盖在伤的表面
形成原因:创液中含多量纤维蛋白,易凝固而形成痂皮填充于创内。
愈合形式:痂下无感染,取第一期愈合;痂下有感染,取第二期愈合。
◆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全身因素:营养、其他疾病(肿瘤、营养代谢病、糖尿病)、维生素
局部因素:感染、缺氧、血液循环、局部代谢、异物(粪便、草、泥土)、组织活性、损伤程度、坏死情况
人的因素:创伤处理、全身治疗
◆创伤治疗的一般原则1.抗休克2.防治感染3.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衡4.消除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5.加强饲养管理
◆血肿:是由于各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
淋巴外渗:在钝性外力的作用下,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聚集于组织内的一种非开放性损伤.(治疗:穿刺放液再注入甲醛酒精液.)
◆休克:各种疾病或损伤所致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和微循环血流障碍的综合性病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表现为血压下降,P↑R↑皮肤湿冷,苍白或紫绀,尿量下降,意识障碍等。
休克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2)出血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4)中毒性休克5)过敏性休克
◆休克的治疗
1除去病因:止痛、止血、清创,消炎。2补充血容量。3强心:多巴胺、西地兰。4使用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全身皮红时)。5使用血管扩张药:异丙肾上腺素(全身皮苍白时)或者用硝普钠、山莨菪碱等。6抗酸疗法:5%NaHCO3。7中毒性休克:大剂量用抗菌素和维生素C。8补钾:原则是“见尿补钾”。9加强饲养管理。
◆风湿病:是一种常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非化脓性炎症,以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为特征。首选水杨酸钠
病理1.渗出期(持续1~2个月):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肿胀、分裂,形成粘液样和纤维素样变性和坏死变性灶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浆液渗出结缔组织基质内蛋白多糖增多。
2.增殖期:(持续约3~4个月):特征性病变:风湿性肉芽肿、阿孝夫小体(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是风湿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从病理上确诊风湿的依据)
3.硬化期(瘢痕期)(持续约2~3个月):小体中央的变性坏死物质逐渐被吸收;渗出的炎性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在肉芽肿部位形成瘢痕组织 诊断1.水杨酸钠皮内反应试验: 水杨酸钠分点皮内注射,30min、60min检查白细胞总数,后二次若有一次比注前减少五分之一,判定风湿病为阳性。
2.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单核细胞↑。3.纸上电泳法检查: 清蛋白降低>β球蛋白;γ-球蛋白增高> -球蛋白。4.红
细胞沉降率下降。5.C反应蛋白升高。6.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
◆结膜炎的共同症状:羞明、流泪、结膜充血、结膜浮肿、眼睑痉挛、渗出物及白细胞浸润。
青光眼:是眼内压升高,眼球增大。瞳孔散大,对缩瞳药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白内障的特征:晶状体或晶状体及其囊混浊,眼呈白色或兰白色,瞳孔变色,视力消失或减退。
虹膜炎:(扩瞳药)眼睛发红,觉得不适或疼痛,伴随而来的症状是视力略微减退.角膜炎:疼痛、羞明、流泪和眼睑痉挛。(角膜翳)
◆一度龋齿:龋齿的最初是釉质与齿表面发生变化,然后逐渐向深处发展,当釉质与齿表层破坏时,牙齿表面粗糙。
二度龋齿:龋齿逐渐由暗黑色小斑变成黑褐色,形成凹陷空洞,而龋齿腔与齿髓腔之间仍有较厚的齿质相隔。
三度龋齿:龋齿再向深度发展,龋齿腔与齿髓腔相邻。
◆疝:是腹腔的内脏器官从异常扩大的天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出至皮下或其它解剖腔内的一种常见外科病。疝孔、疝囊、疝内容物
分类1.按发生时间①先天性疝②后天性疝
2、按是否向体表突出①外疝:凡突出体表者②内疝:不突出体表者(例如膈疝)
3、按发生的解剖部位① 脐疝② 腹股沟阴囊疝③ 腹壁疝④ 会阴疝⑤ 膈疝
4、按疝内容物的活动性不同① 可复性疝② 不可复性疝③箝闭性疝
◆膀胱破裂病因:
1、尿路阻塞性疾病:尿结石、沙石淋、尿道粘膜肿瘤炎症、膀胱结石炎症等。
2、神经性的麻痹。
3、中毒性疾病,如棉籽饼中毒等。
4、尿道外的占位性病变,如尿道周围的炎症肿瘤等。
5、外伤性的原因,如阉割术、疝手术等。
诊断:1.导尿2.直检(大动物)3.腹腔穿刺:肌肉或静脉注射染料药物(如百浪液(红色),1%美兰(蓝色))注后30min-60min取腹腔液观察其颜色,也可直接向膀胱内注射美兰液5-10min取腹腔液。
治疗原则:1.修补破口2.控制感染3.治疗引起破裂的原发病
◆尿结石:是尿路中积石或数量过多的沙粒结晶,刺激尿路粘膜而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而导致尿闭或不完全尿闭的一种泌尿器官疾病,又叫尿石病,在小动物又称作泌尿系统综合症。
形成的机制(机理)主要有三种学说:1.晶体的过饱和假说:尿液中某些盐类过饱和,沉淀形成结晶。2.基质假说:有机物如粘蛋白,粘多糖,细菌,脱落的细胞等形成最初的核,随后结晶成分附着而成结石。3.结晶抑制假说:指尿酸中有机和无机结晶抑制剂减少或缺乏(抗抑制剂增多)。
尿结石的形成还必须满足的条件:1.在尿液中有足够高浓度的尿结石形成的成分; 2.在泌尿道中存留足够的时间; 3.对于磷酸铵镁、胱氨酸或尿酸盐结石,须有利于结石形成的PH值。
◆悬跛:患肢前进运动时,在步伐的速度上和健肢比较常常是缓慢的。因患肢抬不高,所以观察两肢腕跗关节抬举的高度,患肢常常是比较低下,该肢常拖拉前进。(特点:敢踏不敢抬、抬不高、迈不远、运步缓慢、前半步变短、发病部位多在腕跗关节以上肌肉、神经、关节囊等部位。)
支跛:患肢落地负重时感到疼痛,所以驻立时呈现减负体重或免负体重,或两肢频频交替。(特点:敢抬不敢踏、减负体重或免负体重、蹄音低、后半步变短。发病部位多在腕跗关节以下、关节韧带、腱、蹄、骨等部位。)
混合跛:兼有支跛和悬跛的某些症状。
鸡跛:患肢运步呈现高度举扬,膝关节和跗关节高度屈曲,肢在空间停留片刻后,又突然着地;如鸡行走的样子
黏着步样:呈现缓慢短步,见于肌肉风湿、破伤风等
紧张步样:呈现急速短步,见于蹄叶炎
症候性跛行:随原发病治愈跛行消失的现象
非症候性跛行:即使原发病治愈但跛行依然存在前方短步:因迈不远就造成患肢所走的前半步变短,称为前方短步。
后方短步:为减负体重,键侧肢提前落地,造成患侧肢所走的一步中的后半步变短称后方短步。
◆跛行的诊断:1.问诊、2.视诊(①驻立视诊:四肢驻立和负重状况、被毛和皮肤状况、肿胀和肌肉萎缩状况、蹄和蹄铁状况、股和关节状况。②运步视诊:直线运动、转圈运动、转身运动、软硬地运动、上下坡运动、乘挽运动)3.局部检查:(蹄、腱和腱鞘、肌肉、关节及韧带、骨、粘液囊)4.特殊诊断:局部麻醉法(痛点侵润麻醉、传导麻醉、关节内和腱鞘内麻醉)、X射线诊断、直肠检查、斜板试验、电刺激诊断、温度记录、实验室检查、运动摄影法、骨闪烁图法、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法、定量超声技术、关节内窥镜检查法
◆骨折: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使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受破坏称为骨折。
1.外因:主要是指外伤性骨折
(1)直接暴力:原因:受到打击、挤压等机械外力直接作用
(2)间接暴力:原因: 外力通过杠杆、传导或旋转作用使远处骨折
(3)肌肉过度牵引:原因:肌肉突然剧烈牵张或收缩,可导致肌肉附着部位骨折
2.内因(1)年龄和健康状况(2)骨的解剖部位和结构状况(3)病理性骨折
分类:1.按皮肤是否破损① 闭合性骨折② 开放性骨折:
2.按有无合并损伤① 单纯性骨折② 复杂性骨折③ 粉碎性骨折:
3.按骨损伤的程度① 不全骨折② 全骨折:
4.按骨折发生的解剖部位① 骨干骨折② 干骺骨折③ 骨骺骨折和骨骺分离:
5.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①新鲜骨折②陈旧骨折:
6.按骨折线方向(1)横骨折(2)纵骨折(3)斜骨折(4)螺旋骨折(5)穿孔骨折(6)嵌入骨折(7)粉碎性骨折等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病肢肢轴端正或稍有变形,无成角畸形;局部无异常活动,能自行起卧,运步正常或仅有轻度或中度坡行;X射线摄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有连续性骨航通过骨折线;经过适当功能锻炼后,能负担拉车、耕地、驮运等劳役。
◆原始骨痂形成期(一个月)膜内化骨:骨样组织钙化成新生骨,两者紧贴在骨密质的内、外两面,并逐渐向骨折处汇合,不断生长发展为内骨痂和外骨痂。(骨两侧)
软骨内化骨:断端间和骨髓腔内血肿机化后己形成的纤维组织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然后软骨细胞增生、钙化而骨化,分别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骨髓腔内、断端两端)
◆骨折修复中的并发症:压迫性坏死、感染、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不愈合、关节僵硬。
◆骨节脱位(脱臼)的特征症状:关节变形、异常固定、关节肿胀、肢势改变、机能障碍。
◆外周神经损伤:四肢神经损伤分开放性和非开放性损伤二种,小分支受伤后,可由其它分支代偿,对四肢机能无明显影响,较大神经干受伤,则可出现相应的机能障碍。神经干震荡伤:火器伤。水肿和变性,而出现暂时性神经麻痹,约经1—2小时或以上可恢复正常。神经挫伤:钝性暴力。神经纤维轻度溢血水肿,变性,机能下降,反射下降,经治疗可愈。压迫:保定包扎肿瘤,骨折:使髓鞘发生部分退行变化,至机能下降,若即时除去病因可恢复,不然则传导 机能完全丧失。牵张与断裂:创伤强力牵引等:可使神经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致使传导机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牵张若未断则出现部分麻痹症状,经治疗可愈。5 刺激:注射,针刺等:将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注于神经的周围或针直接刺伤神经干,使其机能下降甚至丧失。
预后:四肢神经受到上述损伤后,经1—2周机能逐渐有恢复者,预后良好;若经4周以上尚未改善,预后不良或预后可疑。
治疗原则:原则:除病因,防感染,促再生,复机能,防疤痕及肌肉萎缩。
◆神经麻痹:四肢N传到机能发生障碍,引起所支配的组织器官机能异常。症状:运动(不能自主运动)、感觉(眼睑反射消失)、营养(采食饮水困难)◆鉴别诊断:针刺股后肌群皮肤,出现反射为腓神经麻痹,反射击消失为坐骨神经麻痹
◆坐骨神经麻痹症状 ①站立时:除球关节屈曲外,所的其它关节都伸展,患肢似乎伸长,球关节掌曲,呈“亮掌”状。不能负重,人为扶正使全蹄落地负重,拖地而行,又复异常 ②运步:蹄尖着地,拖曳而行,不负重 ③肌肉萎缩:除股肌外,所的肌肉都发生萎缩,特别是股后肌群。
◆胫神经麻痹症状 ①站立:跗关节,球关节和冠关节屈曲,患肢稍向前跳,蹄尖着地,可负重。②运步:借股四头肌、髂腰肌、股阔张肌的力量,患肢高抬,各关节高度屈曲,落地快而重。③肌萎缩:10—15天左右,股后肌群和腓肠肌萎缩。
◆腓神经麻痹症状 ①站立:趺关节高度伸展,球关节屈曲蹄前壁着,人为扶正可负重,重心一变,又复异常状态。②运步:悬跛,蹄前壁拖地而行。◆牛的肩跛行临床表现站立检查 1)患肢虚踏,蹄尖朝前外,不敢负重或减负重。2)肩胛骨上方紧贴胸壁,肩关节外展。
3)肩胛骨移位:肩胛滑向后下方移位:即肩胛骨后角与对侧比已后移,且距背中线变远,现已知疾病有
A 神经麻痹:肩胛上神经、桡神经、璧神经丛。
B骨病 :臂骨骨折,肩胛骨颈部骨折其断端向内方错位,第1—2肋骨中下端的骨病。
C关节病:肩关节扭、挫伤,滑膜炎、脱位且肱骨头向后方或向内方脱位。
D 肌肉病 :肩带肌群扭、挫伤、肩部肌肉风湿病。
2运步检查
3触诊检查
1)有热、痛、肿的炎症(病初)
2)有骨摩擦音的骨折
3)无热无痛无肿的肌肉萎缩脱位的4)针刺无反应的麻痹(后期)
4肌肉萎缩:发病半个月左右,岗上、下肌或臂三头肌开始萎缩,但跛行不再加重。
4月6日 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期就包括手术前,手术后,所以称为“围”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 按照手术的时限可分三种,分别是?择期、限期、急症 腹腔内......
一转眼,一个月的外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虽然这段实习有点苦有点累,还是挺让人开心的。查房、换药、写病程录、跟手术、写出院小结,每天的生活在这样重复的忙碌中度过。在普......
在普外科晚上通常都能收几个缝合伤口缝针、阑尾炎啥的,我在家里对着电脑上的手术视频,足足练了半天,阑尾不好整,我就拿我的枕巾和床单比划,我也有我自己的简单的手术器械,练得我觉......
一转眼在xx外科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个科有苦有累,但我还是挺开心的.在本科室实习期间,我能严格遵守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对于各项操作能独立的完成.在这......
外科实习小结1、普外科实习小结一转眼在普外科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个科有苦有累,但我还是挺开心的。 在本科室实习期间,我能严格遵守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