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课改小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年级语文课改小结”。
《二年级语文课改小结》
大腻姐小学:苟国芸
教学二年级语文,我真切地感受到课改对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挑战。课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活力源泉,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要上得活起来,教师教得活起来,学生学得活起来。如何挖掘语文教学的活力源泉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呢?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应以集体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光要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一、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排的苏教版实验教材装帧美观,编排思路清晰、明快,导语、标题、图文框的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教材的编排系统性强、更具科学性。其中的语言不仅体现了与孩子们平等交流的特点,还富于激励性。这些特点都深深吸引了对什么都好奇,不论学什么都感到新鲜的低年级孩子们。因此,我们要抓住契机,更新教法,使他们喜爱语文学习。
二、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吸引学生注意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能达到上课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比如在上口语交际课《可爱的动物 》时,我就事先布置学生在家里画一幅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动物的画,带到学校贴在教室四周,把教室装扮成“动物园”。然后让全班学生自由参观每一幅画,再4人一个小组讨论评比谁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最后由全班学生评出最好的几幅画给予表扬和鼓励。采取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与人交流的愿望,可谓一举两得。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创设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方面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开始学生提出了“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黑板两个字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我对这些问题给予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大启迪了学生思维,他们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自己去感受、思考。
(三)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变教师的“讲”为“导”,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观察、比较、议论、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智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目的。
(四)创设成功情境,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诱因或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身学习活动中。
要创设成功情境,还要正确地评价学生。观念的不同,所形成的评价当然也有很大的差异。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不只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要用表扬和肯定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和肯定要有针对性。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对于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应给予肯定,在旁人的帮助后,再请他表述一遍也给予赞许,使他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批改学生的作业时,错题不打叉,划出错的地方,让学生订正后,仍然评为优等,这样做不是降低要求,而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另一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树立自信心,不断努力进取。
在语文实践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 2
错误,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要用统一的、所谓标准的答案去要求学生,要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实现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多元地学习。
紧紧围绕语文教学任务,充分开发利用语文资源,促进学科间融合,促进课内外结合,重视在生活中学习母语,是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趋势。
生活处处皆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针对教材识字量大这一特点,我们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方式识字:
1、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认校牌、班牌、黑板报、墙报等。
2、认同学的姓名,鼓励学生帮老师收发作业本,帮同学往英雄榜上贴红旗。
3、借助生活环境中的实物、图片、电视媒体等识字。如到超市购物、收集商品包装、认果蔬名称。
4、利用广告牌、宣传画、商标等识字。
5、鼓励阅读报纸、其它学科教材、课外读物,提高识字量。只有我们要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拓宽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要求出发,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充分挖掘语文教学的活力源泉,就能真正实现使语文教学活起来的目的,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成功。
二年级语文课改小结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特作本学期的语文课改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了......
二年级语文课改小结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特作本学期的语文课改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了......
语文课改小结[日期:2004-03-31] 来源:邵武三中作者:廖莉英 [字体:大 中 小]今年我参加了进修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并多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改录象观摩活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
我一直不知道我的姥爷不是亲姥爷,直到姥爷去世妈妈说起,才知道对我们很好的姥爷是父亲第一个妻子的父亲,姥爷有俩个女儿,没有儿子,而农村没有儿子是太不起头的,因此他保养了个儿子......
六年级语文课改小结佛坪县长角坝学校 白芸本学期,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助、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