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 阶段质量检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一单元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Neminemlaede imoomnes,quantum potes,iuua!即: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梭伦改革的目标是“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基于此点,我们可以理解梭伦改革“中庸”的特点。
答案:C 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设立公民法庭 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梭伦改革后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是()A.中央议事会、公民法庭
B.长老会议、公民大会 C.公民大会、公民法庭
D.公民大会、长老会议
解析:梭伦改革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同时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行使独立的司法权。
答案:C 4.《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6000票),则被放逐国外10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这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答案:C 5.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解析:雅典民主三部曲: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因此,民主政治的不断健全和发展是三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答案:C 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自由不是绝对的,法律是至上的,自由民主只能是法律支配下的民主自由,这恰恰说明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故不难选出D项。
答案:D 7.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比较记忆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含义,其次分析几个选项的含义,通过比较,A项错在连选连任制,B、D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答案:C 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解析:材料充分说明了希腊特定的地理环境“个体导向”与“民主制度”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项曲解了材料的含义;C项显然错误;D项是一种错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历史观。
答案:A 9.古代人们在漂洋过海时容易面临凶险,但隋唐时期,日本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不断派遣使节向中国学习。主要原因是()A.日本善于学习外国 B.日本发展落后 C.中华文明先进
D.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解析:公元6~7世纪,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先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隋朝和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注意D项应该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答案:C 10.下列对大化改新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得以保留 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C.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D.日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作用的认识。大化改新后,氏族豪族的特权被打破,天皇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答案:B
二、非选择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8分,第13题16分,共50分)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唐朝先进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中搜集了以下几组资料。请你据此撰写研究报告。(16分)第一组资料:大化改新的官制表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第二组资料:日本京城平成京平面图与唐朝长安城图
第三组资料:大化改新后日本女子服装和唐朝女子服装。
第四组资料:大化改新后的铜币和唐“开元通宝”钱。
第五组资料:日本部分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的对照表。
解析:历史图片被称为“会说话的历史”,丰富的图片资料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本题从研究性学习考查角度入手,实际上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准确解读的能力。
答案:新政中的制度、都城、文字教育、服饰等深受唐朝影响,以至大化改新后的一个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被称为“唐风时代”。
(1)中央官制借鉴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一些做法,结合日本实际,形成了“二官八省制”。
(2)都城布局上与唐朝长安有很多相似之处。(3)服饰等也深受唐朝影响。
(4)大化改新后,日本铸造的铜币在形式上和钱铭文的内容上都深受“开元通宝”的影响。
(5)文字方面,日本仿照中国的草书和楷书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等。12.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教师教学用书》(岳麓版必修教材)请回答:(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哪项措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分)为什么?(4分)(2)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6分)(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关内容比较。第(1)问主要从地域取代血缘的角度分析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因素。第(2)问结合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分析。第(3)问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评价。
答案:(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2)以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四百人议事会,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
(3)机会均等的民主原则。弊端: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化圈”是指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教、典章制度、科技和中国式的宗教(如中国化的佛教)等方面;从时间上看,“中华文化圈”的整体格局是在隋唐时期形成的,因而也称为“唐文化圈”。
材料二: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构成国家的主要民族,采用军事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种种形式,对领域外的其他民族国家,建立一种君臣关系。”
材料三:我国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这里既包含着先进国家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有落后的周边国家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于采用军事的、政策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的明显差距。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的隆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上的差距,不遗余力地把唐文化吸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请回答:
(1)上述两种关于“唐文化圈”成因的观点,区别的核心在哪里?(6分)(2)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2分)结合当时东亚最典型的一个国家的史实加以证明。(8分)解析:解答第(1)问要从阅读材料中抓出材料观点的核心;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史实证明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答案:(1)日本学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唐帝国采取了军事、政治和文化上的强制手段;我国学者认为其形成根本是由于唐朝的先进文化对周边文化落后国家的吸引,而不是用强制的手段。
(2)我国学者的观点正确。最典型的国家就是日本,日本在唐朝先进文化的吸引下,主动向唐朝学习,如:先后13次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长安考察学习;仿照唐朝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仿照唐都长安的建筑样式建筑都城;吸收汉字因素创作日本文字;社会生活及文化上崇尚唐风。
XXX小学单元检测工作阶段小结期中检测后教导处对各任课教师的单元过关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测情况小结如下:各科任教师都能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检测,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评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1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姓名:学号:班级:成绩:12、()年,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评价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脑髓. (suǐ )花圃. (pǔ )骊.( lí )歌倜.傥.(tìtǎnɡ) B沮.(jǔ)丧 讪.(sàn)笑 菜畦.(wā) 确凿.(zá......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评价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脑髓 (suǐ )花圃 (pǔ )骊( lí )歌倜傥(tìtǎnɡ) .....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wā)确凿(z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