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10.22_监狱安保工作调研报告

工作报告 时间:2020-02-26 22:09: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工作报告】

江海区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10.2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监狱安保工作调研报告”。

江海区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动物防疫是保障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的一项系统性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大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区畜禽养殖业逐渐向标准化发展,规模养殖比例逐渐增大,相应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也逐步完善,并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区在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量化考评工作中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的成绩,但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畜牧业发展加快带来的环境污染、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疫病风险增大等严峻形势,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将我区动物防疫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措施对策逐一报告: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2011年江海区共有规模生猪养殖场(存栏量100头以上)137个,规模家禽养殖场(存栏量3000头以上)13个,全区生猪存栏量3.8万头,家禽存栏量4.8万只。预计2011年江海区生猪饲养量约15万 头,上市量约11万头,家禽饲养量 约13.8万 只,上市量约9万只,其中鹏飞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区最大规模生猪养殖场,也是我区唯一种猪养殖场。全场存栏量0.8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150头,肉猪年出栏量约1.2万头,小猪苗年出栏量0.65万头。

二、动物防疫基本情况

(一)江海区兽医管理机构及人员队伍情况

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我区结合实际创新机构改革,在区农业局(现农林水务局)内设畜牧兽医局,在区动物防疫检疫站基础上组建江海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加挂江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牌子),按片区分别成立礼乐、外海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将滘头、滘北、江南3个街道办事处的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归并到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将村级防治员归并入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管理。改革后兽医队伍人员增至 23人,其中区动物防疫监督所 8人,礼乐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 8人,外海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 7人,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拨款。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一是切实做好免疫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要求,今年以来,全区生猪强制免疫8.46万头,强制免疫项目包括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率达100%;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0.65万羽,免疫率达100%。二是加大疫情的监控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共抽检猪血清 463 份,禽类血清 437 份,畜禽拭子混样150 份,猪瘟、口蹄疫、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85 %以上,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三是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准备工作。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和《江海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现有储备消毒药 2 吨,口蹄疫疫苗6万毫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1万毫升。四是养殖档案管理和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养殖档案和二维码追溯体系贯穿畜禽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免疫、饲料使用、用药、疫病监测和上市记录等做好登记,并

上传中央数据库,档案中还版印了技术管理和农牧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目前,全区已建立养殖档案 515 户,覆盖率达 98 %,今年以来二维码耳标信息上传数达 8.1 万枚,上传率达 80 %。

(三)动物检疫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生猪产地检疫8.401万头、家禽3.5万羽、牛屠宰检疫0.306万头,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均分别达到99%、58%和100%。同时,对全区所有养殖场、兽药店、饲料店、农贸市场等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执法。抽检猪尿样品1230份,开展“瘦肉精”检测,检测合格率达到 100%。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区有关精神和要求,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等防疫监测为重点,全面做好防控工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有力,今年以来,我区未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但是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畜牧兽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工作面广,责任重

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肩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30多个法律规章,要引导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推广畜牧新品种、新技术,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兽医卫生监督工作,建设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监测和报告重大动物疫情,迅速处臵动物疫情,规范兽药、兽用器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管理,查处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行为。动物防疫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畜牧兽医部门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二)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

随着体制的改革,老龄职工的退休,新人难招,人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个别年轻人甚至不愿留在基层兽医部门,导致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制约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我区的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机构改革也未完全落实到位,江门市和周边市区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已于09年实行参公管理,这既是纯行政行为的执法性质部门的分类方向,也有利招募高素质专业人才,稳定人员队伍,提高动物防疫队伍质素。而我区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参公管理事宜还在审批中,至今还未得到落实。

(三)动物防疫条件差

1、我区位于珠三角水网农田区,长期以来畜牧生产都以散养和小规模养殖为主,中等规模养殖场大部分还保留旧的生产模式,大部分养殖场养殖技术落后,有些养殖场还存在污水直排的现象,对周围的养殖环境造成污染,带来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畜牧及防疫工作的开展。而且我区有一定数量的泔水猪养殖户,带来一系列环境卫生和疫病防控难题,跟现代化的科学防疫条件、排污设施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2、我区为城乡结合部格局,在09年市政府已明确划定江中高速以北为畜禽禁养区,但一直以来禁养区的禁养执行不力,存

在禁养区乱建、乱养现象,给防疫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四)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1、畜禽疫病发生流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病原混合感染、病原结构变异增加、非典型病例和新发生的疫病种类增多等,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由国外传入,O型口蹄疫缅甸98毒株已经在国内部分地区流行,俄罗斯非洲猪瘟在国内暂时还没有报道。另一种是在我国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病原变异的结果,自2008年以来都是防控的重点;今年初发生的病毒性腹泻,就是多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今年乃至明年的冬天仍然是防控的重点。而且江海区位于城乡结合部,泔水猪(三杂猪)养殖量较大,养殖场卫生条件差,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不强,再加上珠三角地区畜禽市场交易频繁,病原传播快,所以我区养殖场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必须要加强防疫意识,提高科学有效的防疫技术和措施,做好防疫战的准备。

2、在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中,政府强制疫苗的供应与实际应用存在极大滞后问题,特别是政府供应的强制高致病性蓝耳病和口蹄疫疫苗的毒株不适应实际新毒株要求,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四、几点建议及对策

(一)改革现行管理体系,创新基层动物防疫运行机制

一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一类行政事业单位,具备行政执法职能,应与上级及其他市区接轨,落实区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参公管理,提升其行政职权和执法资格,使其行政执法工作更有成效。

二是建议乡镇站人、财、物都纳入区级管理,由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垂直领导,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秩序化的管理模式。

(二)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兽医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动物疫病科普知识。特别是牲畜口蹄疫、猪病毒性腹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等主要动物疫病的防控常识,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防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经营人员和防疫人员的依法防疫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积极配合兽医部门做好防疫工作。

(三)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规范畜禽养殖

根据《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投入机制,及时拨付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监督管理等所需经费,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储备金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动物防疫、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兽医实验室、疫苗储存运输冷链系统等要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五)加大动物日常免疫与疫情监测管理力度

首先,要加大对动物免疫管理力度。切实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工作要求,实行常年免疫制度。特别要加大对散养户畜禽、城区结合部居民饲养的畜禽的免疫注射工作,切实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要认真做好免疫原始记录,防止闭门造

车。其次,要做好疫情监测防堵工作。要加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口蹄疫检疫监测力度,及时掌握动物疫情动态。对区外疫情的防堵工作,加强巡查和无害化处理力度,及时查处乱弃死畜禽等违反《防疫法》的行为。再是积极开展免疫示范点工作,通过改善防疫免疫操作,使防疫设施、防疫行为、消毒卫生、疫病监测、养殖管理等在全区形成规范,达到长效防疫目标。

(六)继续推行《养殖档案》制度和追溯体系建设

继续抓好基础性的强制免疫工作,全面实施动物标识制度,确保耳标佩戴和档案建立率均达到100%,《养殖档案》100%填写规范,并以村、乡镇、区为单位详细登记填写《畜禽养殖场(户、小区)登记表》,逐级备案。学习外海街道办畜牧兽医站为先进经验,推行养殖场照片、负责人身份证、养殖场地址、品种、数量等电子备案,动态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免疫漏洞和疫情隐患,防止免疫空白点和死角的出现,避免疫情的扩散。

(七)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加上养殖土地资源的减少,防疫和环保的高要求日趋强烈,走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因此,必须加快改革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之路,既能提高畜牧养殖效益,又满足防疫和环保的要求。

江门市江海区农林和水务局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吴忠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吴忠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市农牧局统一安排,2010年4月至5月,吴忠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利通、红寺堡、青铜峡、盐池、同心等5个县(市......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畜牧业发展成败在防疫,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带来灾难性损失,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责任重大。当前,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动物流通日趋......

江海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调研报告

江海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区委的部署,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区民政局、区农业局等部门,以选好配强村“两委”成员尤其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为主题,分别深入到外......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我县动物防疫情况的调查及建议蒋波畜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直以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下载江海区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10.2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海区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报告 .10.2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