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防疫调研报告_贫困儿童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时间:2020-02-28 18:40: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研报告】

贫困山区防疫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贫困儿童调研报告”。

贫困山区动物防疫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杨务军

(湖北省郧西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郧西 442600)

动物防疫防疫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乡镇基层,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2005年,郧西县在畜牧兽医系统机构改革过程中,对乡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一、现状分析

郧西县基本情况介绍:郧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角,北依秦岭,南临汉水。境内山峦起伏,溪谷交错,沟壑纵模,平均海拔719.8米,最高海拨1798.9米,最低海拔151米。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郧西县先后被确定为“湖北省马头山羊基地县”、第三批国家“马头山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及农业部“中国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基地,参与制定并发布了《马头山羊》国家标准,获得了 “马头山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1、乡镇畜禽技术服务中心经费状况:通过2009年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乡镇中心变为“两有一无”即:有办公场所,有防疫设施,无经费。乡镇中心每年要完成县局相关二级单位的经济指标5000元(主要指产地检疫、市场检疫收费),在考核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主管局每年按村级防疫员人数×800元拨付的办公经费。乡镇中心再无其他经费来源,日常办公、电费、招待费、绩效工资等费用全部包含在此。

2、乡村两级人员队伍状况:

(1)、乡镇防疫人员:按照每乡镇2人配备,全县36名防检人员,属县畜牧兽医局派驻人员,事业编制在县,工作在乡。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12人,占33%,40--50岁15人,占41,30—40岁9人,占25%。通过自学,都获得专科学历,中级兽医师职称15人,其余为初级或员级。

(2)、村级动物防疫员:

①队伍构成:按照畜牧兽医局核定全县聘用15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其中11人是“以钱养事”人员,工资按档案工资标准发放,养老、医疗保险按在职事业单位职工办理;另23名是1997年“三定”时通过人事局招聘,但未进入财政预算的人员(2005年改革后称“转制”人员),单位应缴养老、医疗保险都由县局按事业单位人员标准从“以钱养事”经费中足额缴纳;其余116人长期从事动物防疫和诊疗工作,2010年由畜牧局批准,乡镇中心正式聘用,但这116人的养老保险是参加县局组织的灵活就业人员险种,其缴费金额和退休待遇都有别于“以钱养事”人员,单位和个人都没有为其办理医疗保险。全县150人均已办理由县局组织缴纳的意外伤害保险,保费由个人自理。

②年龄及学历:150个防疫员中50岁以上85人,占56%,40—50岁41人,占27%,30—40岁24人,占16%,30岁以下没有。这150名防疫员只有21名是农校或

函授畜牧兽医专业毕业。所有防疫员没有职称级别,其余129人是70年代“师带徒”或者“子顶父职”出身,从业后很少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和进修学习。

3、乡村两级人员工作量状况:

(1)、乡镇人员工作量:仅动物防疫工作以乡镇为单位2名防检人员年最低需要296天才能完成,不含日常工作中的档案建设、畜牧产业发展、畜牧技术推广、产地检疫和乡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等。

乡镇2名防检人员担负着各镇的动物防疫监管,免疫副反应处理,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一年365天要保证各镇所有人的食肉安全,没有空闲的时间,更没有休息的日子。其工作量详细计算如下:①市场检疫91天:每镇有一个不太规范的集贸市场,有3--5名肉贩在经营生鲜肉,乡镇也没有定点屠宰,每天早晨7点钟前必须到各自的屠宰点进行检疫,防止病死猪肉上市,来回需要2小时,一年需要730小时,按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91天;②养殖大户监管135天:光指导养殖大户防疫,填写养殖档案,“瘦肉精”及违禁药品应用监管等工作。平均每镇有猪、牛、羊、各类养殖大户45户,按春秋防疫各去1次,日常指导和监管1次,一年1户需要3次上门,加之山区交通不便,山路崎岖,累计加起来一年要有135天为大户服务。③动物防疫应急处置及流行病学调查27天:化解免疫反应引起的矛盾必须户户到,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处理这些矛盾及协商补偿金额需要20天;由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安排或者农户畜禽死亡报告等需要进行动物流行性病学调查一年最低需要7天时间才能完成。④其他动物防疫工作43天:县局春秋防疫及年终总结会议6天,春秋两季村级防疫员培训、报表4天,防疫结束后血样采集4天,春秋村级防疫员考核12--15天,迎接各级防疫检查10天,一些临时性防疫工作7天。

(2)、村级防疫员工作量。

全县辖18个乡镇(场、区),287个村,22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86万人,版土面积3509平方公里。2011年5月份全县猪、牛、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15.3万头、1.87万头、8.3万只、82万羽。150名村级防疫员县内春季人均防疫猪、牛、羊、禽分别为1011头、125头、553只、0.55万羽。

在村委会配合好,农户支持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一个季度防疫工作需要 96天,春秋两季要192天,再加上每月补防需要3天时间,一年在防疫上累计需要210天。一个防疫员一天最多只能完成一个村民小组的某种疫苗的单次注射,如:在一个村民小组,猪、牛、羊、禽的所有国家强制免疫疫苗注射完毕,一户需要上门 6次,一组需要6天,即:猪瘟和猪口蹄疫、猪蓝耳病各一天,牛羊口蹄疫、羊痘各一天,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各一天。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圈舍条件差,防疫员还要调换疫苗,必须早去晚归。入组到户防疫必须要家家到,圈圈看,日均步行15公里以上。由于一个防疫员负责两个村,从家到防疫点每日往返里程在30公里左右,偏僻的小组还达到40公里,如:马安镇的钱盘子村8组、锡洞沟村9组等,防疫员需要骑一小时的摩托车才能到达。

4、基层防疫人员待遇状况。

(1)、乡镇两名防检人员月基本工资由县财政预算,36人人均工资1130元,每月按时到工资本,绩效工资及其他补助由各乡镇中心自筹,但实际上乡镇中心无经费来源,每年人均只发电话费、车辆加油等费用900元,其他应发绩效工资及各项补助一概没发,由各人在工作之余通过出诊、卖饲料兽药等形式想办法挣取。一年没有节假日,加班工作下来日均只有30—50元微薄工资报酬。

(2)、村级防疫员每年县局按2村1人4000元拨付,在乡镇中心考核完全合格,没有出现免疫副反应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足额工资。一名防疫员一年确保工作任务完成需要210天,也就是将近一个人一年的法定工作日250天,按年算日均只有10元,按实际工作日算日均只有19元,低于湖北省最低工资标准(我省最低工作标准是600元/月、6.5元/小时)的45%。

5、免疫副反应处理情况。全县动物免疫副反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0.3%范围内,2010--2011年期间猪、牛、羊、累计有458头发生,其中231头轻微的发烧停食,227头严重的当场或几天后死亡,农户损失达22.7万元,通过与农户协商实际补偿10.5万元,兽医本人承担医药费1.5万元。

(1)、处理不当的后果。免疫副反应农户理解甚少,都认为是兽医的责任,若不及时处理,农户到兽医家哭闹,还有的把死猪背到兽医站办公室,漫天要价,影响兽医站日常工作开展,严重的挫伤了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

(2)、处理程序及方法。个乡镇每年在防疫培训会上就加强培训,尽量减少事故发生,若发生按责任书上规定予以处罚,即出现一例罚防疫员50元,让其及早消除在萌芽状态。防疫员的确无法协商解决的,2小时内报畜禽技术服务中心,畜禽技术中心2名防检人员3小时内赶到,调查情况,勘察现场,属免疫反应予以确认,并与农户进行沟通,了解其想法和要求。迅速向镇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说明情况及处理意见。由分管领导向镇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解决资金来源和金额。在征得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同意后,向农户说出处理意见。

(3)、补偿标准和资金来源。在支持畜牧产业发展的乡镇,在保证“少给、不上访、农户同意 “的前提下,50斤以下小猪按当时的仔猪市场价补偿,50斤--150斤按500—1000元不等补偿。一般资金来源都是在民政救灾资金中解决,政府没有专项资金。由农户写救济申请,乡镇长签字,在民政办领取。实际工作中,乡镇领导极不愿意违规挪用救灾资金解决此类问题,也是从维护稳定角度考虑,被迫无奈。若乡镇领导不支持畜牧事业发展,则由乡镇畜禽技术服务中心自己想办法解决,最后都是农户受损,兽医受气,畜牧中心吃亏。

二、当前基层防疫队伍及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现状分析,明显看出我县动物防疫队伍及工作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经费不足。乡镇中心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乡镇严格按要求储藏疫苗,一年电费最低需要4300元,而实际上乡镇为了节约电费,春秋防疫结束后,就切断电源,让其自然存放,降低或丧失了疫苗效果。由于经费原因,乡镇动物防疫密度、档案建设、疫情监测、季防月补等工作都没办法达到最佳效果。

2、待遇太低。乡镇两名防检人员是“责任无限大,工作无限累,担子无限重,待遇无限低”,致使在实际工作上不主动,不热心,时刻在为生计操心。年轻的人员随时都有另谋出路的打算,中老年人员抱着“混一天是一天”的思想,缺乏工作激情。乡镇中心每年都为村级防疫人员的聘请而操心,虽然解决了村级防疫员的养老保险,但少许工资与繁重、又累又脏的防疫工作极不相称,吸引力不大,每年人员流失严重。

3、年龄偏大。防疫人员年龄偏大,对当前繁重的防疫工作力不从心,既要免疫注射,又要填写档案,忙不过来,工作质量不高,难以迎接上级各项考评验收。

4、专业技能不高。村级防疫员很少经过专业培训,理论知识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不能有效提高防疫质量。

5、免疫反应无补偿。导致防疫员不敢足剂量注射,为减少事故,怀孕、患病动物漏注,降低了防疫密度。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要以乡镇为单位,根据村别多少、人口、农户数量、畜禽实际饲养量、规模养殖情况等为参考,测算办公经费,每个乡镇在3—5万元适宜,根据工作业绩好坏,考评拨付,确保乡镇中心有钱干事、乐意干事、安心干事。

2、提高待遇。各乡镇两名防检人员既然属局派驻人员,就要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核发待遇,不能搞县乡差别,按照全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统一发放,实现系统内的公平。村级防疫员的工资不能低于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人员聘用手续,缴纳“三险”。

3、定期培训。由县局组织,对所有防疫员一年一培训,增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每年定期考试考核,合格者继续聘用。

4、健全防疫员录用和激励机制。在核定全县村级防疫人员总人数不变的的基础上,每年按照空缺人数,由县局统一制定招聘方案,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明确最低服务年限,优先参加全县畜牧兽医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可参照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考试方法)让愿意从事畜牧兽医事业人员真正能在基层锻炼、学习、成长、发展,晋身有机会,前途有盼头,工作有激情。

5、出台免疫副反应补偿制度。《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新动物防疫法已生效实施4年了,而至今没有出台补偿标准和补偿程序,为基层实施动物防疫造成了工作难度,由此引发的矛盾极大的降低了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县应迅速出台免疫副反应鉴定方法、责任承担比例、补偿标准、补偿程序等相关内容的制度。

防疫调研报告

凉州区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作为我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事关畜牧业的......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努力提高贫困山区村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村委会的调研思考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

贫困山区农村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农村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贯彻“三个代表”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贫困山区......

贫困山区社会实践报告

贫困山区社会实践报告......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我县下辖15个乡镇,167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

下载贫困山区防疫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贫困山区防疫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