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题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项目部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同一课题研究现状
㈠课题研究背景
近三年来,我校在首批中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中发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种“供”与“求”的矛盾:一方面市场上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对口率低。究其原因,虽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方法与市场脱节,学生学不能致用,实践动手能力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专业教学改革入手,我校尝试走一条“工学结合”的基础上,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成绩。在2005年教育部就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曾指出,“我们要把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开拓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已成为中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三位一体”的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已成为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我校最早开设的具有27年办学历史的计算机专业尤有必要深入探讨和实践。
㈡国内外同研究可借鉴的经验
横观世界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都很注重“工学结合”。早在1903年,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就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这是“工学结合”的最早雏
形。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配合与服务的作用。加拿大“行业协会”是企业与学院自发组成的固定组织:其有关活动得到加拿大人力资源开发部fHRDCl的资助。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安排注重学以致用、切合实际。国家二级三级技工的课程70%的时间用于技能训练,30%的时间用于理论学习.而且在考核中侧重能力考核。
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表明,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在 1957年就提出了“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措施和办学形式。2005年教育部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职成[2006]4号文再次强调了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高校。事实上,中职学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多种专业教学模式探索,对专业发展,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显得重要。课题组希望通过此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工学结合下“三位一体”模式课题的研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的依据。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㈠“工学结合 ”的概念
“工学结合”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活动。
㈡“三位一体”的概念
三位:项目为主导;理实一体化;工作室为载体。
一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以项目为主导,构建传统课堂+实践课堂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以工作室为载体,进行开放性教学。
三、课题的选题意义
㈠课题研究的意义
⒈通过组织对计算机专业市场调研,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对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⒉通过对“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实现学生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
㈡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对比研究,来找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下专业改革发展有效途径,对专业、学生成长甚至终生发展影响重大的途径有哪些,是此课题的创新与超前之处。
四、课题研究思路、目标、内容及方法
㈠研究思路
由学校计算机教研组牵头,依托信息技术学部的一线骨干教师的力量,组成研究团队,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寻找工学结合下专业教学改革最佳的实施办法,并扩大影响力。
㈡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工学结合为运作平台,研究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方法、有效途径,为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际依据,为其他专业提供参考经验。
㈢研究内容
⒈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⒉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⒊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和实施以后,对学生影响力的研究;
㈣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采用课堂观察、记录、分析以及对话交流、企业深度访谈、市场调研、个案追踪等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方法展开研究。
五、课题实施方案
㈠研究过程与步骤
⒈2013.06—2013.07:课题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文献梳理分析,确定研究总思路和研究方法;
⒉2013.08—2013.09:课题开题阶段,收集文献,研究资料,对课题方案论证修改、补充、完善,并进行访问、访谈、全面实施课题;
⒊2013.10-2013.11:对比研究阶段,通过实践、探索、调查、研究,寻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的有效途径;
⒋2013.12-2014.05:行动研究阶段,根据对比实践情况,通过访谈、调查、跟踪问卷等方法,对学校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实践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索,研究实施效果,寻找修正最佳途径;
⒌2014.06-2014.07:收集数据与资料的整理;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⒍2014.08—2014.09:课题结题阶段,整理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㈡研究人员及分工
㈢预计完成的研究成果及其形式
⒈完成《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⒉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编写数个案例,编写相关专业校本教材。⒊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⒋建设若干工作室,如“新农村工作室”,能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为当地计算机技术在人才和技术上提供资源。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摘要:为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并实践了“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摘 要】 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培......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报告旅游专业在完善与创新本校“113”和“ZGY”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定位、旅......
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