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_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时间:2020-02-29 01:04: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论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论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实训基地,以“工学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使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互利共赢,本文对市场经济下的中职烹饪专业学习提出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其实施中的难题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以供现代职业教育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于2005年出台的,在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的方针政策,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还可以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其关系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意义重大。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依据

“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而使自身工学相长,成为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是一种教育制度、一种育人模式以及一种工作探索。它代表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政府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尝试的一项新指标。“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及学校管理制度,探索新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以及考核学生成绩的方法,进而制定长期有效的工学结合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中职烹饪专业的优势

以江苏常州为例,在建设中职烹饪专业省级示范性专业的过程中,笔者对常州餐饮业进行大量调研,从市场调研结果来看,餐饮企业愿意参与“工学结合”与学校合作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短缺。有的企业因扩展或转型需要大量人才,但是从社会上直接招聘困难较大,还需进行培训。此时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受过完善教学的备选对象。他们只需提出相关的用人要求,派出业务指导人员就可以完成培训工作,这样不仅解决急需用人的问题,还节省了人力、物力。

其次,招收实习生可以降低餐饮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遇到临时大型宴会时,顶岗实习生的到来解决了他们的用人之急,也降低了餐饮企业的运行成本。若面

向社会招聘则成本就相当高,权衡利弊,与学校合作接收顶岗实习生是其最佳选择,有所牺牲也十分值得。

再次,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动性较强,因此,餐饮企业需要储备一些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三、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订单式的“工学结合”培养措施

常州地区餐饮企业的阶段性人才需求境况如下:4月、6月、9月为餐饮淡季,11月至3月为餐饮业旺季,临时大型宴会等需要阶段性人才。结合具体情况,我校与一些酒店,如竺山湖度假村、万豪国际大酒店,合作实施了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方案:第一学期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到合作企业参观学习;第二学期在校学习烹饪专业技能,企业委派骨干为学生上课,指导学生烹饪技能;在第二学年,在餐饮淡季时将学生派到企业学习烹饪菜肴制作,在餐饮业旺季和临时大型宴会时学校将学生派到企业顶岗实习。由此,学生可以完成了角色的过度;学校也完成了培育人才的目标,也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技能岗位的完美对接,解决了企业用人的燃眉之急,最终实现了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的互利共赢。

2、学校与企业联手共建校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改革活动的展开,企业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要调动企业积极性,让其主动为培养人才做贡献。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其产品研发、文化内涵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均是重要的内容,因此,学校必须抓住这长抓不懈的内容,站在互利共赢的角度与企业进行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的实现途径,学校烹饪专业尝试与上海酒店合作共建“仿真酒店”,其内部设立的岗位、设备设施等均以酒店为样板,在运作过程中,学校与酒店签订了协议,酒店派骨干为学生进行技术讲座。教学中利用“仿真酒店”,让学生分别担任各个岗位角色,从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成果。将科目综合于一体,如中西烹饪、酒店管理、酒店礼仪、成本核算、酒店营销等,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渗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较大提高。

3、学校建立“产品研发中心”的平台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学校应当在此方面利用自身优势与企业合作。学校应该研

发创新菜肴,并免费提供给长期合作的酒店,同时把职业技术优秀的学生输送给企业,进而达成三方互利共赢。

4、培养“尖端”技术人才,解决企业用人之需

在此次调研中,笔者发现餐饮企业都有自己的招牌产品,但是制作这些“招牌产品”的人才奇缺。学校应挑选相应特长生,与企业一同培养,这些学生应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以及强化训练,以便学生毕业到企业后能为企业所重用,成为技术骨干。

四、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的难题

首先,实施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必须共同严格执行。学校代表了两个主体,始终为学生在“结合”中受益做出不懈的努力,在教学上严格要求,使学生达到各项培养目标的标准;但是企业考虑则是工作效率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因此实训很难进行。

其次,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对学校的行为不理解,特别是在餐饮业淡季没有报酬给学生,导致他们认为学校出卖他们的劳动力给合作企业,是有利所图的,尤其培养计划有变时,部分学生会产生其他异议。因此,学校与企业在签订培养协议的同时,还应将其与学生绩效考核相结合,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工学结合”的优势。

再次,“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德育教育较弱。“工学结合”模式符合企业的要求和特点,而企业的第一要意是要发展,因此必然把工效和利润放在首位,很少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导致学生不能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这就需要在制定培养协议时,学校与企业应从双方角度考虑共同研制,制订出合理的方案并严格执行。

结束语:

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互利共赢,突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职业教育特色,加强了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得到了强化。企业管理者和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技能人才。参考文献

[1]卜雪梅.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5).[2]陈王劲,汤欣.五年制高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3]谢春山,包丽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4]许曙青.关于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8,(6).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改革创新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改革创新实践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沈玉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教育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教育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教育论文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教育论文摘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

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摘要:为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并实践了“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下载论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职烹饪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